陳悅
摘 要:語文學習要想呈現別樣的精彩,就要注重形式的變化多樣性。在語文課堂創新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分析問題的角度,讓學生在多彩多姿的學習活動中獲得知識,提升能力,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讓語文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創新教學;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2;G62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7-0082-01
語文學科是一門豐富多彩的學科,在語文教材中,不僅有精美的插圖、生動的文字,還有有趣的故事和曲折的情節。但是在談及語文課堂的時候,一些學生卻表示提不起興趣,這與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有一定的關系。作為語文教師,只有讓自己的課堂時時出新,讓語文課堂高潮迭起,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
一、以生為本,開放課堂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要求做到以生為本,構建開放性的語文課堂。在這樣的課堂結構下,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活動的主人,自主質疑、自主探究,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知識,形成能力。這樣能最大程度地給予學生自由,也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如在教學《蘋果里的五角星》這篇課文時,學生們一看題目就感覺非常奇怪:“蘋果里怎么會有五角星呢?”“是什么樣的五角星?”“是真的五角星嗎?”看到學生們好奇的目光,教師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自主探究,尋找答案。教師拿出幾只蘋果和幾把小刀,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這就是我們平時非常喜歡吃的蘋果,這幾只蘋果里都藏著五角星嗎?現在大家分成幾個小組,一起想一想,怎樣才能找到蘋果中的五角星。”這樣的課堂活動一下子讓學生們興奮起來,大家拿著蘋果和工具,積極地琢磨如何得到五角星。有的將蘋果雕刻成五角星的形狀,有的怎么也找不到五角星,最后一組同學打破常規,對蘋果橫切下去,終于看見了里面的五角星的形狀。這樣,學生再學習文本就變得非常容易理解了。這時,教師適時引導:“在別的水果中有沒有五角星呢,課后大家試一試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改變了以前講授的教學方式,而是將課堂變成了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的活動課,讓他們在親自參與中獲得文本中相同的體驗。同時,這樣的課堂設計能讓學生積極參與,輕松解讀文本,使他們的自主性得到了發揮,獲得了豐富的知識和獨特的體驗,是非常生動、有效的教學課例。
二、另選角度,更弦易轍
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讓學生們對語文課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這還遠遠不夠,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學習角度的變化,讓學生通過不同角度的學習對文本進行創造性解讀,這樣的教學改變也有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和提高。如在教學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的過程中,很多教師總是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句詩作為解讀這首詩的切入點,但是在作者進行教學時,是從“風光不與四時同”這句話切入,引導學生體會在這首詩中的風光具體指的是什么。通過學生們的探究和思考,他們找到了詩中提到的荷葉、荷花還有荷塘等景物,這樣的答案和詩中營造出來的詩情畫意就鏈接起來。在此基礎上,作者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僅僅是因為這樣的景物楊萬里就發出了‘風光不與四時同的感慨嗎?”顯然不是這樣,于是學生們深入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進行解讀,意識到這樣的感受還和楊萬里所處的時間、地點以及面對的人物有關系,在和友人道別的時候看見的風景自然和其他人眼中的風景有區別。在這首詩的教學中,作者另辟蹊徑,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解讀詩歌,步步引導,層層深入,讓學生對文本進行了創造性解讀,獲得了與眾不同的體驗。
三、巧借網絡,自主探究
科學技術的進步讓網絡教學也進入了課堂,而學生們也非常喜歡網絡。因此,借助網絡進行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創新,也對語文學習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通過網絡讓學生交流、體驗,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黃山奇松》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為了讓學生直觀感受“黃山奇松”的獨特風姿,特意根據文本的內容構建了專題網站。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只要進入這個專題網站,就能瀏覽關于“黃生奇松”相關的文字介紹以及圖片資料。這樣,學生在欣賞或者觀察圖片資料的基礎上解讀文本中的文字描述,就變得比較容易。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鼓勵學生自己通過網絡找一找關于黃山奇松、奇石等美景的資料,配合自己的文字介紹制成視頻資料,上傳到專題網站和大家一起分享,讓整個課堂教學過程變得直觀具體,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收獲。網絡的使用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和直觀的印象,實現了文字和圖片資料的有效鏈接,有助于學生的分享以及交流,而且符合學生對網絡的好奇心,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結束語
總之,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力求新穎,要學會不拘一格,構建別開生面的課堂形式,讓學生在新鮮、新奇的課堂形式中徜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愛上語文,使語文課堂呈現別樣的風景。
參考文獻:
[1]崔巒.小學語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強語文教育、提高教學效率的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07(12).
[2]王延鳳.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鼓勵性評價的問題及改進[D].湖南師范大學,2015.
[3]蘇婉麗.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