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肖群
【摘 要】分析中職生的現狀及產生不良現象的原因,提出班主任管理策略:嚴格管理,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樹立目標,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家校合力監督教育,引導學生合理利用互聯網。
【關鍵詞】中職學校 學生現狀 班主任工作 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7B-0066-02
目前,國家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發展規模逐步擴大,由此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如生源質量逐年下降,學生的綜合素質普遍較差。學生入校后常有厭學情緒,違反校規校紀問題突出,甚至出現違法現象等,這些現象也引起了學校和教師的擔憂。筆者總結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對中職學校學生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學生產生不良行為的原因,尋找切實可行的管理對策及育人方法,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中職學校學生全面發展,為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及班主任工作提供參考。
一、中職學校學生的現狀
(一)文化課基礎薄弱,出現厭學情緒。從初中進入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文化課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能力不強,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比如,有的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課,或跟同學聊天,或趴在桌子上睡覺,或低頭玩手機、看小說;有的學生對老師布置的作業持消極態度,要么不做作業,要么直接抄襲他人的作業;有的學生甚至連技能操作訓練也不參加。這些學生學習動機不強,有厭學情緒,意志力普遍比較差,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就想放棄。這種現象不利于學校形成良好的學風,阻礙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漠視學校的校規校紀。很多中職學校的學生處于青春期,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他們的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紀律觀念淡薄。有的學生經常出現遲到、早退、曠課等現象;有的學生喝酒抽煙,違反校規校紀;有的學生混淆是非,沒有正確的價值觀;有的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常為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與同學大打出手,出現打架斗毆現象;有的學生甚至敲詐勒索,做出違法的事情。這些學生對教師的批評教育,非但不聽,反而辱罵和頂撞老師,并且屢教不改。學生的這些不良行為,這些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不但影響了正常的教學工作,而且甚至有可能自毀前程。
(三)上網成癮,沉迷網絡。中職學校的學生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有的學生在接觸網絡后便一發不可收拾,熱衷于上網聊天和玩網絡游戲。上網成癮,甚至晚上偷偷翻墻出去上網,導致白天沒有精力聽課。不僅影響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影響了學習。特別提醒的是,有的學生因為上網又不明是非,所以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中職學生出現不良現象的原因
導致中職學校學生出現厭學、漠視校規校紀、上網成癮的因素多種多樣,認真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家庭教育缺失。很多中職學生來自農村,他們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這些學生跟著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有的老人對孩子過于溺愛和放任,一味地滿足孩子在金錢上的需求,對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課業學習缺乏關心。有的中職學生的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教育方法又簡單粗暴。如果孩子在學業上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和標準,就實行“棍棒”教育。這些學生往往也有性格暴躁的特點,逆反心理較為嚴重。有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成績較差,進入職業技術學校后,學習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都感到十分吃力,導致對學習失去熱情,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二)學校管理缺位。一般而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的高低與學校的學習氛圍、教師的教學方式等因素關系密切。目前,有的學校為了招攬更多的學生,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如何擴大招生方面,往往忽視了校園環境的改善、教學設備的更新等方面,沒有建設好學習的硬環境。從教師來看,有的教師不太重視分析研究學生心理,不根據學生的新變化適時調整教育教學方法,教學方式陳舊,上課缺乏趣味,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有的教師為了在年終考核環節獲得學生的認可,對學生的違規違紀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導致學生認為教師管理松弛,從而出現各種違規違紀現象。
(三)互聯網監管有待改善。互聯網作為新的信息傳播媒介正逐漸得到普及和發展,也成為了中職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互聯網在管理方面也還存在疏漏,部分中職學校的學生容易受到網絡虛擬世界的影響,沉迷于網絡而無法自拔。尤其容易受網絡游戲、網絡暴力的不良影響,將學業棄之不顧,甚至出現違法亂紀行為。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班主任管理的三種策略
中職學校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與學生接觸最直接最親密。除了要具備較高的道德修養,還要具備比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比較廣博的學科知識和比較深厚的文化素養,能夠機智靈活地處理新時期學生出現的問題,積極尋求改進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把握學生的心態,有效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嚴格管理,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學生管理難度大是中職學校班主任的心聲。中職學校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因此,班主任必須實施嚴格的管理制度,制定規則,維護秩序,才能實現有效管理。從學生入學第一天起,班主任必須要求學生認真學習中職學校的規章制度,組織學生制定班級管理公約,對于違反校規校紀或屢教不改的學生要根據規章制度做出相應的處罰。同時,班主任要做出表率,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公平公正,對學生的批評和處罰要不偏不倚,做到有理有據。此外,班風建設、學風建設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良好的班風、學風對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自我約束力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可以通過獎罰分明的制度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給表現優異或學習有進步的學生獎勵,學期末及時將這些學生的名單報備德育處;鼓勵后進生樹立學習目標,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對班級出現的不良學習風氣要及時進行糾正和制止;對違反校紀班規的學生要嚴肅處理,哪怕是成績優秀的學生,如果違反校紀班規也要堅決取消獎勵。
(二)樹立目標,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學生進入職校后,班主任首先要引導學生樹立職業理想,明確學習目標。比如,通過校友的先進事跡、就業形勢講座、主題班會等形式引導學生搞好職業規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習觀,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其次,班主任對學生的學習要進行適當指導,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及時了解學生的課業情況和實訓技能,同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講故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十幾歲的中職學校學生還是比較好動的,他們喜歡到工廠、車間去學習和實踐。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的這個特點,與各學科老師商量,在完成了理論內容學習后,增加學生的實驗和實訓的時間,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從而建立學習自信心。
(三)家校合力監督教育,引導學生合理利用互聯網。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引導學生、教育學生,班主任要密切聯系學生的家長。可以通過書信、電話、網絡等方式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將學生在校的情況和學校信息傳達給家長,讓家長對孩子和中職學校有更多的了解。轉變家長對中職技術教育的認識,積極互動地配合班主任做好監督教育工作。網絡在學生學習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也容易被網絡中的不良信息誤導,做出錯誤的判斷。因此,首先,要加強對學生進行上網指導和網絡教育,可以通過班會的形式,向學生講解網絡知識,讓學生了解網絡文化,引導學生規范用網,形成良好的上網習慣,提高學生抵御網絡不良信息的能力。其次,加強與學生家長溝通,引導家長多關心孩子,讓他們充分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同時要求家長限制孩子上網的時間,尤其是晚上上網的時間不能過長,更不能通宵上網,通過家校合力,為學生創建一個綠色和諧的網絡環境。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職學校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遇到的問題會更加多樣化,管理工作也將愈發困難。無論如何,班主任必須做到與時俱進,針對學生的現狀,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尊重學生的需要,分析學生產生不良現象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優秀的技術人才,提高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