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喜來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對學生素質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升。學生的生活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因此,在生物教學中,老師要運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生活方式。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學生積極的生活方式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掌握更多的知識,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生活態度。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的經驗,對學生積極生活方式的培養簡要探討。
[關鍵詞]生物教學;培養;積極生活方式;實踐
學生的素質不僅僅包括文化素質,還包括學生的生活態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由于網絡的不斷發展,中學生中觸網、厭學等問題嚴重,究其原因不難發現,是學生消極的生活方式導致的。學校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如果能夠在學校中開展對學生的積極生活方式教育,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那么應該怎樣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方式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生活目標
在班級中,難免會有些學生沒有生活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多為混日子的狀態。這樣的情況對學生的發展非常的不利。如果學生不能夠在學習或者生活中樹立明確的目標,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沒有動力,使學生在比較懶散的生活模式下學習。因此,老師想要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就要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
在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結合生物學家的基本事跡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能夠掌握生活中的重要道理,引導學生更加努力的學習。當老師發現學生沒有學習動力的時候,可以結合孟德爾經過八年的研究才得出孟德爾遺傳定律來引導學生。孟德爾在研究的時候就是因為沒有放棄,追隨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在不斷地研究與探索中才發現了孟德爾定律。學生在學習的也要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在目標的引導下,學生也要向孟德爾一樣堅持下來,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以達到預期的成功。當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達成自己的目標之后,就會逐漸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并樹立下一個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
二、引導學生實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學生形成積極生活方式的基礎。因為只有學生具備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壯的體魄,使學生免受病痛的困擾。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老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進行引導。
為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學生首先要做到按時進食。結合生物課程的基本內容,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將人類營養學的知識貫穿到教育中。在發現學生有不良生活習慣的時候要適當引導,幫助學生不斷地改善。由于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的時期,如果學生的飲食不能夠保障,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因此,在講授生物知識的時候,老師要將合理膳食的章節重點探討,幫助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養成良好的習慣。老師要著重聲明學生挑食、偏食的習慣帶來的影響。此外,老師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膳食結構和自己的身體狀況來設計日常的飲食。通過學生自主動手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進而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強化學生珍愛生命意識的培養
在生物教學中,我們打開教材就會出現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小生命。在學習的時候,學生牙可以感受到地球的美好。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方式,就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聲明生命的美好和重要性。通過引導,讓學生體會到在平時尊重生命、享受生命的重要意義。
由于生物教材中包含了多種多樣與生命相關的素材。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不同內容,通過生命的重要性這一條主線進行連接,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首先,通過來接地球中的眾多的生命讓學生體會到生命的重要意義。然后,老師可以結合胚胎的形成過程講解母親的不易和生命的可貴。最后,老師可以結合生物鏈來講解人在生物鏈中的重要作用等等。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形成一個完整體學習體系,而且可以幫助學生人知道生命的重要意義,在生活中形成珍愛生命的意識。
四、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態
積極的生活方式離不開學生的良好的心態。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皆可以利用賞識教育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態打好基礎。在對學生回答問題開展評價的時候,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以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問題。然后結合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評價。通過這樣的方式,老師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此外,老師還要培養學生的受挫能力,讓學生明白遇到挫折并不是什么壞事,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如果有必要,老師還可以找一些患有生物學中難以根治的疾病的人快樂生活的例子。通過這樣的房還是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抗挫能力。即使在今后的學習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難,學生也會迎難而進,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勇敢面對生活給與的挫折。
五、在生物教學中幫助學生改變不良習慣
在中學的時候,學生正處于人生中的叛逆期,有些人會出現吸煙、酗酒、生活無規律等情況。這樣的情況會嚴重的限制積極生活方式的培養。為了能夠在生物教學中恰當的引導學生,老師可以結合生物教材中的內容,讓學生認識到不良習慣的害處,進而引導學生改正不良習慣。
在課前導入階段老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自己睡眠的基本情況。然后結合生物教材中的知識進行探討,找出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并從教材中找出這樣做的不利影響。此外,老師還可以結合現實中的例子進行講解,加深學生的印象。此外,老師還可以結合不規律生活方式對學生造成的危害來引導學生健康生活。通過老師的不斷講解和探討,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掌握更多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生活方式。
中學生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生物老師要明確自身的使命,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積極的生活方式。為了能夠達到這一目標,生物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滲透積極的生活方式,使學生的整體都得到一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潔.如何培養學困生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11).
[2]包澤金.如何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2(20).
備注:總課題:全國教育科學教育部規劃課題《未成年人生命與安全教育系統工程的科學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