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樂奎
[摘 要]小學體育課堂趣味化和生活化,能夠引發學生的興趣,提高體育課堂學生的參與度,有利于培養孩子的運動意識和運動習慣。因此,小學體育課堂趣味化和生活化成為了教學研究的熱點。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體育課堂趣味化和生活化的必要性,然后細致討論了具體的趣味化教學策略和生活化教學策略。旨在為小學體育教研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課堂;體育趣味化;體育生活化
一、小學體育課堂趣味化和生活化的必要性
1.達成小學體育教學目標的需要
小學體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增強學生的身體機能,培養孩子的體育鍛煉習慣。體育教學內容對人的身體協調性和反應能力等有一定的要求。不同運動天分的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會有不同的表現。部分身體協調性差的孩子很難一次學會教學內容,這就給孩子帶來了挫敗感不利于孩子體育興趣的培養。趣味化和生活化的體育課堂,削弱了體育運動技能的訓練氛圍,營造了一種快樂的體育課堂情景。寓教于樂的形式,能讓孩子樂觀地面對體育教學內容學習中的挫敗感,最終培養出良好的體育運動興趣和習慣。
2.巧妙利用孩子心理特征的需要
小學學齡段的孩子非常貪玩,好奇心非常強。體育教學生活化和趣味化,有利于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從而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體育運動當中。長期的體育教學,必然會增強孩子的運動能力和身體機能。趣味教學巧妙利用了孩子的心理特征,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果。
3.培養孩子終身鍛煉習慣的需要
學校體育課堂是教會學生基本的運動技能和技巧,讓學生明確運動的重要性。體育運動要終身鍛煉才能終生受益。將體育課堂生活化,會讓體育與生活場景或者生活用品聯系起來,即便走出校園,看到曾經體育課用過的物品,就讓學生聯想起體育鍛煉,從而形成終身鍛煉的好習慣。
二、小學體育課堂趣味化和生活化的教學策略
1.小學體育課堂趣味化的教學策略
第一,利用音響和道具營造快樂的氛圍。體育與音樂和美術都是藝術的表現形式,在體育課堂上運用音樂元素和美術元素,可以增加體育運動的愉悅感。小學低齡體育可以適度參考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這既是給孩子一個很好的幼小銜接過程,又實現了體育課堂趣味化。對于小學中高年級,在體育課堂上使用音樂和美術藝術表現形式,也能夠豐富孩子的藝術情趣,有利于孩子對體育藝術的追求。例如,在60米趣味跑比賽中,可以每隔十米就設計一個任務,可以是吃一塊糖,也可以是計算一道題,也可以是完成個指定動作。每隔任務關卡都有卡通人物做標識,可以是灰太狼,也可以是光頭強,還可以是喜洋洋。這樣就讓孩子每跑十米都是在奔向快樂。
第二,通過課前預熱來引燃孩子們的運動熱情。例如,在課前預熱時,可以用《小蘋果》的音樂和簡化后的舞蹈。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對單調的跑步預熱活動的排斥,同時也在歡快的音樂中跳動其孩子的情緒,從而教學內容的學習做好鋪墊。
第三,使用風趣幽默的教學語言。小學體育課堂的趣味化,本質上是從兩個層面著手的。一方面是營造一個有趣的客觀氛圍,讓孩子感受到樂趣;另一方面是教師運用幽默的語言指導學生的訓練,化解學生訓練出錯的尷尬。例如,在整理隊形的時候,老師可以模仿許三多的口音,從而增強體育課的趣味性。親其師則信其道,老師幽默風趣富有魅力,會提升孩子課堂的參與度。載入,在進行向左向右轉練習時,有些孩子左右不分,經常出現錯誤。老師不妨幽默地說“寶寶去哪兒(套構熱播節目《爸爸去哪》)”。這樣的教學語言,就讓孩子感覺到在體育課上即便犯了錯,老師也不會不喜歡我,從而讓學生愛上體育課。
2.小學體育課堂生活化的教學策略
第一,教師應從實際生活出發,改造教材。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聯系生活中熟悉的場景及事例,指導學生通過將自身生活體驗與體育知識相結合,來感受到體育的真諦。例如,對孩子柔韌性的訓練,可以通過做體前屈的運動來拉開韌帶。學生開始時要盡量雙手著地,當學生的韌帶拉開后,可以讓學生站在臺階上實現雙手著地,這就讓教材中的器械變成了生活中常見的臺階。
第二,利用體育器材,實現生活化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必須具備一定的硬件條件,對體育教學來說,硬件條件則是指學校中的體育教學場地及相關的體育設施、器具,教師在進行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硬件條件,將體育器材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發揮出自身的創造性,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改造成體育器材,例如,在練習投擲技巧的時候,教師在給學生傳授投擲方法的同時,可讓學生把注意力放在投擲球上,并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號召其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一些塑料瓶等相類似的東西,制作成投擲球。此外,可以在礦泉水瓶中裝上水或者不同質量的沙子來做啞鈴。學生在自主“研發”體育器材的過程中,不僅得到了樂趣,同時也實現了生活化教學的目的。此外,還可以直接使用生活中的場景。例如,在兒童樂園進行長跑,在廣場上進行廣播體操訓練,在樹蔭下鋪張瑜伽墊來做瑜伽訓練等等。這可以啟發學生,體育運動不局限于體育課堂,而是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課堂趣味化和生活化能夠讓孩子在歡愉的氛圍內完成體育課教學內容,身體素質得到提升,體育運動興趣提升。在體育課堂趣味化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音響和道具來營造趣味課堂,讓音樂的韻律和美術的藝術與體育活動融合在一起;要在課堂教學內容開始前給學生預熱,讓學生有躍躍欲試的想法,從而有利于孩子快速進入上課狀態;要在教學中使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讓孩子的情緒得到放松,感受到體育課的魅力。在體育課堂生活化教學中,要對教材進行適度改造,將教材中的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從而拉近體育與生活的距離;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來制作體育器材,讓學生養成靈活取材,隨時隨地鍛煉的習慣。
參考文獻:
[1]胡群英. “以生為本”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J].運動.2016(07).
[2]張萬雄. 小學體育趣味教學[J].學周刊.2016(26).
[3]李偉. 讓小學體育課堂充滿活力——以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創新教學為例[J].內蒙古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