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決卓瑪
摘 要:藏語文教學在素質教育中承擔著十分重要的任務。在藏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認真落實教學大綱,注重藏語文素質的全面培養,切實幫助學生打好知識基礎和學習基礎,以落實素質教育。
關鍵詞:素質教育;藏語文;課堂教學;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25-01
一、更新傳統教育觀念
我們每個藏語文教師必須認識到,素質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實施素質教育也必須做到“目中有人”。就課堂教學而言,這個“人”無疑就是全體學生。因此,作為藏語文老師,在授課時應面向全體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盡其能。然而應試教育的誤區就在于:一方面,施教者未能完全明白這一點,只強調了自己的主導地位,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教學方法,是滿堂灌、一家言,久而久之,學生只是接收器、盲從者,談不上應用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施教者缺乏“全體”意識,注意的只是幾個學習尖子。圍繞尖子施教,針對好生發問,冷落了其它學生。這種做法,大大挫傷了后進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藏語文課堂教學要實施素質教育,就要一改應試教育的弊端,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上要盡可能地創設和諧的氛圍,采用靈活多變的形式,使學生在愉悅中完成知識的學習。
二、注重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素質教育是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高層次、高質量的教育。實施藏語文素質教育要求有高素質的藏語文教師。藏語文教師要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樹立素質教育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和質量觀,在教學中遵循素質教育的全面性、主體性、發展性和實效性原則,以現代的教育觀念和科學的教學原則指導藏語文教學實踐。藏語文教師還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師德修養方面,應具有崇高的使命感、高尚的道德品質和高度的政治思想覺悟,忠誠事業,獻身教育,熱愛學生,以自身的形象和人格影響教育學生;在業務能力方面,要有廣博的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較高的教育理論素養,較強的教學能力以及較強的審美能力、語言表達和書寫能力,能恰當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育科研方面,能向科研要教學質量,樂于學習,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總結。
三、教學中要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眾所周知,素質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因此,作為藏語文老師,在授課時應面向全體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盡其能。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上要盡可能地創設和諧的氛圍,采用靈活多變的形式,使學生在愉悅中完成知識的學習。其具體施行辦法如下:
1、激發學生興趣,樹立自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自覺學習的內部驅動力,“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孔子的話,說明了興趣在藏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我要求學生課前做好預習準備,課中采用比賽、模擬等方式來展示預習的內容。復述課文故事,看誰的復述更準確、生動,從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對文中的生字詞的音、形、義的掌握,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出題考,形式多樣。這樣,學生可以在活動中,不僅掌握了知識,還增強了競爭意識。同時,提高了學習興趣,收到了好的效益,這些都給學生留下了高興的記憶,我國教改的先行者魏書生曾說過:“高興的記憶,永不忘。”這說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讓學生好學、樂學。從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使藏語文學習豐富多彩,學生在參與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展示了自己的風采,在心里上獲得了成就感,極大地增強了自信心,使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的發揮。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主體優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就是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學習成為一種活動。他主張,教師應當使學生看到、感覺到、觸摸到他們不懂的東西,使他們面前出現疑問,讓學生對自己的知識倉庫加以清點回顧,把可以解決面監問題的知識都拋出來繼續思考,教師同時給予必要的啟發誘導填補空缺,引導學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識,在掌握知識中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教師為主導即要求教師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激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一觀點的核心就是要把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地獲取知識,讓學生主動參與探求知識的過程,使學生主動性得到發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不斷進行教法改革,提高教學效率,優化課堂,向四十分鐘要質量,盡量少布置作業,堅持“以學習語言文字為主,以課堂練為主,以讀為主”的藏語文教學原則,推廣“一法為主,多法為輔,優化教法”的課堂教學結構,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另外,還應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把愛心和微笑帶進課堂,努力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友好的人際關系,使學生的心理壓力將到最低點。
總之,藏語文教學要落實素質教育,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從根本上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只要這樣,才能切實把藏語文學科的素質教育建立在藏語文基本功訓練上,從而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 翔,藏語文課堂教學與素質教育[J],成功2007(04).
[2] 楊耕妹,淺談藏語文課堂的教學方法[J],中學教學參考,2009(07).
[3] 王秀麗,藏語文教育過程中學生的能力培養研究[J],時代教育,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