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炳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32-01
在長期的調查和訪談中,發現部分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不夠濃厚。基于小學生的這種學習現狀,根據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特點以及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及當代國內外教學過程理論,采用文獻訪談法、調查法、觀察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筆者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分析其缺乏興趣的原因,結合本人工作經驗,經過一個學期的課堂實踐,并借助同事的一些經驗,制定出一套激發和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興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必要保證。在筆者的觀察及研究中發現,如果學生對某一學科有濃厚學習興趣,那么該學科的成績較好;反之,如果學生如對某門學科缺少學習興趣,則不大可能在該門學科的學習中取得較好的成績。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到:“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因此,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就必須重視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一、關心學生,培養數學學習興趣
古有言:“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充分發揮個人的人格魅力,注重以情動人,注重師生間的感情的溝通和培養,建立融洽、和諧、友好的的師生關系。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的壓力,班級中的各種瑣事,以及教師的個人原因,教師往往忽略對學生在生活上的關和愛護。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生活上很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無人體貼和照顧,特別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以及跟老人一起生活的這些孩子,特別需要得到老師的“愛”,教師要更多地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關注他們是否開心。多利用課間時間與學生聊天,多了解學生內心的真正想法,出現問題時及時解決。
二、創設良好的開端,激發數學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堂課的開始就不能讓學生提起精神來,那么課堂效率肯定會大打折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更得不到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得不到調動,學生思維必定不會開闊,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不會積極開動腦筋去思考,甚至會導致整堂課死氣沉沉,學生的思維處于靜止的狀態,教師上課也沒有激情。而一個成功的導入能夠引人入勝,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帶著學習的欲望和問題,愉快地開始一節課的學習,學習效果肯定不會差。
三、創設故事情境
小學生喜歡聽故事,在課堂教學時適當運用一定的故事,把數學問題賦予一定的故事情節,將數學問題巧妙地融入到故事情節中,整節課就像一個又一個的連環畫一樣,用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情節連接起來,讓學生整節課都處在一個故事當中,一個個的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就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學生,必然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注意力也會相對集中。如果再恰當地添加一定的語言描繪,輔以生動的畫面,學生肯定會非常感興趣,讓學生在感受故事情節中帶著疑問去學習,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用學生熟悉的人物、童話故事或連環畫中的故事作為數學情境,為學生講故事,必定能受學生的歡迎,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運用這些故事來創設故事情境是最受學生們歡迎的,也是彌補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好方法。
例如:在講“分數的初步認識”中,開課后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唐僧,孫悟空和豬八戒等四人從西天取經回來后到處游山玩水,一天他們飛過了我們會昌縣的上空。看見到處都是黃橙橙的臍橙,豬八戒嘴饞,央求師傅下去看看。師徒四人來到了一處果園,果園的老板請師徒四人品嘗新鮮的臍橙。
這時師傅唐僧卻說:“吃臍橙可以,但是我得考考你們。”
“師傅師傅,快說快說”孫悟空還是猴急猴急的。
“好,把4個臍橙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幾個?”
孫悟空說:“2個。”
“好,把2個臍橙分平均成兩份,每份是幾個?”
沙和尚說“師傅,我知道,是1個。”
“對了。八戒,師傅再考考你,把一個臍橙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幾個?”
八戒想了半天也想不到,同學們,你們知道是多少么?用數字怎么表示?
這樣,一節課“分數的認識”就通過故事,有趣的引出來了。學生既感受到了故事的樂趣,也能從中學習相關的知識。
四、動手實踐,引發數學學習興趣
同樣的內容,老師干巴巴的講授,與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學習效果是完全不同的。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參與到課堂中去,還能夠通過自己的操作,獲得一定的數學結論,通過這樣的經驗學到的數學知識,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是對學生數學能力提高的一個非常有效、快速的方法。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能力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學習數學的興趣自然也就會比從前更高。
五、利用數學美,增加學生學習趣味性
英國數學家羅索曾提出:“數學,如果正確地看它,不但擁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數學中的美,不僅表現在數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還表現在它的精確美、抽象美、邏輯美、簡單美、符號美、和諧美、對稱美、秩序美的統一。數學美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既可按數學美的內容分為結構美、語言美與方法美;又可按數學美的外在表現形式分為形態美與神秘美。但“其基本特征均為:簡潔性、統一性、對稱性、整齊性、奇異性與思辯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哪門功課感興趣,就會喜歡學習哪門功課。
有了興趣,學習才會更高效,學生才能更主動的尋求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每個學生都滿懷興趣,想知道數學的魅力,想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那么學生便能懷有極大的興趣學習,并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成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那么數學學習的主動性也會發生變化,由原來的被逼無奈到現在的我想要學習,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并伴隨強烈的學習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