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禮平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當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問題探究當前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要素。由于物理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因此教育應該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注重引導學生的不斷的思考,并能將自己的想法付諸于實踐,這是培養初中學生契合素質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模式的要求。
關鍵詞:初中物理;培養;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366-01
初中物理實驗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物理的相關知識,由于學生對物理的基本操作和方法的掌握能夠帶動學生對物理的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這將幫助學生養成科學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著較為積極的意義。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我國的教育應經從應試教育逐步轉向到素質教育,因而實驗教學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但傳統的實驗教學體系培養模式還不能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的需求,因而應轉變原有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創新能力施展空間。
一、現階段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當前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是實際的實驗效率偏低,多數情況下實驗效果不能達到預期的標準,雖然實驗過程中有較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但實驗的實際收效卻不理想,故此可以判斷物理實驗的普遍受重視度不夠。很多學校的物理實驗數目不能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即使部分學校已經完成相關的要求,但是實驗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第二,學校和教師存在著輕視實驗思想的狀況出現,導致部分學校存在著“做實驗不如講實驗”的情況出現,最終學生應參與做的實驗變成教師的演示實驗,最后演示實驗變成不做演示,而是教師給學生簡單講解的實驗狀況。另外教師對實驗教學也沒有充分的重視,教師不愿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實驗教學方案上面下大力氣,最終出現的問題是實驗教學方法的形式太過于單一和陳舊;部分教師單純的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安排實驗,對學生的實驗能力培養沒有明確的計劃性,也就缺乏目的性,最終導致整個實驗教學系統形同虛設。教師在實驗教學活動中也是一手包辦,導致學生缺乏動手和動腦的機會,因而實驗教學模式非常僵化,并且教學方式的呆板表現在一個班級的學生在同一時間做同一個實驗,運用相同的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并要求學生在固定的時間內全部完成,且得出相應的實驗結論,因而部分學生就會看其他學生如何做,自己則跟隨其他學生做,特別是當幾個學生合做一個實驗的時候,有少數的同學只看不做,更談不上留心觀察實驗的記錄和數據,不記錄相關的實驗數據,學生的思考也就無從談起。
二、實驗中培養學生創新發展的有效方略
1、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 培養學生創新興趣
著名的教育學家曾說過,學習的最好的辦法即對所學材料有所興趣,由此可以判斷興趣是學生最為強大的求知動力。通常情況下,當學生擁有了創新探索新意識的思想以后,才能對知識有新的感悟和理解,也能用心去體會知識學習的快樂。物理學習亦是如此,當學生對物理知識和規律有認知的欲望后,才能將所學的物理知識全部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學生也能由此養成良好的學習動機,進而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創新學習潛能,讓學生在心中形成良好的創新欲望。因而,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做實驗一方面能夠讓學生通過實驗印證自己學習過的知識,另外也能鞏固新知識,最為重要的一方面即實驗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因而在教學中,教師需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然真的觀察或者采用學生直接動手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手眼配合能力,用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實驗時,可以先在一個瓶口向上的位置上放置一片硬紙片,然后在硬紙片上面放置一個機電,并且用最快速的時間將硬紙片全部抽離走,讓學生觀察當時雞蛋的變化情況學生發現雞蛋會落入杯中并毫無損壞。這個現象就能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另外在八年級電路課時,教師給學生兩個小燈泡和兩只小開關,同時提供導線、電池,讓學生將這些元器件自動的連接在一起,教師接下來進行講解,分析各類元氣件存在的優點和缺點,并且結合電路的連接方式總結不同連接方法的優點和缺點,并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和動腦的過程中,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很多學生能夠想出不止一種的連接方式,教師也有感意外。
2、改進實驗刺激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般情況下,無論是教師的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參與的動手實驗,參照的主體都是教材,并要求在實驗中嚴格的根據教材的步驟完成各個實驗步驟。雖然教材上的步驟能夠讓實驗順利的完成,并能保障實驗的成功率,減少實驗以外情況的發生,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給學生留下的印象不夠深刻,因而較難在印象上讓學生得到進一步的知識升華,并且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定學生的思維發展狀況。故此,教師可以通過突破教材方式,改進實驗過程的方法。另外學生在操作和試驗的過程中,應在確保不違背實驗原理的情況下,讓學生大膽的改造實驗,進而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八年級物理中《光的直線傳播》為例,若直接將激光照射到空氣中也許不能看到直線傳播的路徑,但是在實驗時為能清晰的看到演示光的傳播路徑,就能采用想空中噴射水霧的方法,但由于水霧在空中的留存時間較短,可視時間也不長,為讓實驗效果更為冥想,用一個大的雪碧瓶子,在瓶口電一盤蚊香或者一支香煙,在瓶中的煙霧散去后,用激光照射,就能清楚的看到煙霧中存在著紅色的光線,演示的光線在液體中呈現出直線傳播的方式,液體若運用藍色的硫酸銅溶液,那么當激光手電全部照射在液體上面的時候就能清楚的看到紅色的光線,這樣的改進方式讓實驗效果更為明顯,另一方面也給學生一個提示,即學習時要以書本為基礎,可以有自己的獨立思維,在不違背原理的情況下,可以找材料實踐自己的想法,創新中不斷突破自己的思維定勢。
結束語:
合理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不但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尊重事實,堅持真理的良好學習態度。總之,物理教師在物理教學時應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讓素質教育在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有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 施友桐.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
[2] 況忠榮.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