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教育階段英語網絡化教學,自身具備較強的語言情境性、真實性;以高職生為主要核心,充分展現了高職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互動性強等優勢。這也就要求了高職英語教師必須要及時實現角色轉換與教學方式的不斷創新革新。英語教師可以借助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演示式、交互法等不同的教學模式,不斷探求網絡環境下高效開展英語課堂的新途徑。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職英語;英語教師;教學轉換
我國相關教育部門在最近這幾年相繼頒布了諸多有關于《高職教育英語課程教學標準》的內容。其中側重強調了:“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先進多媒體教學技術,聯合大量的網絡資源有效開展教學活動。”高職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改革的主要途徑即為:網絡化,網絡教學已經成為了未來教學改革的趨勢[1]。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從根本上打破了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并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交流方式,為英語課堂教學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個十分優越的平臺。為此,筆者在文中主要對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教師的角色轉換與教學方式的多樣性進行分析。
一、英語網絡化教學特性
(一)語言真實形象
在過去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習語言是完全依靠英語教師自我的語言表述與學生自己的思維想象進行構建的,而現在的多媒體網絡教學技術,則可以如同放映電影般將語言學習情境進行有效展示。網絡技術有效的將教材內容、聲音、圖片、視頻等進行有機的結合,并全面構建其學習思維,并在頭腦中不斷勾畫并創造與之相匹配的形象生動、繪聲繪色的語言環境;將單一枯燥的教學內容轉變成為最為直觀形象的知識內容。最為純正的英語語音,形式多樣、視聽結合、立體的語境,可以有效的將班級中學生直接帶入至英語學習活動中。
(二)教學核心為學生,充分展現學生學習能動性
現階段,高職教育英語網絡化教學,主要是以高職生群體為主要核心,充分展現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其不僅全面構建了一種學生自我可控的系統,貼合學習要求的語言信息進行自主輸入輸出的知識體系。在此種全開放的學習情境下,高職生每天除了日常的學習時間以外,都可以依據自我的喜好、學習能力、學習時間進行編排學習目標,并自主展開英語學習。通過全面科學的學習自測,教師可以全面的獲悉學生的學習反饋,班級中學生則也可以及時的了解自我的情況,進而發現自我的學習問題,并有效解決其問題[2]。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不斷發揮出自我的學習潛力,這與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二、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教師的角色轉換
當前階段,網絡環境下的高職英語教學的復雜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師這一服務者的身份。英語教師借助對互聯網網絡的不斷優化與完善,為班級中的學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英語教師不僅僅只是一個教學學科落實的組織者、教學計劃的制定者、教學質量的測評者及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同時還是教學內容的供給者。教師作為最不可或缺的信息渠道,高職教育階段中的學生可以借助教師的信息服務,有效的獲悉學習知識,同時進一步的掌握最為先進、最實用的綜合能力[3]。網絡環境作為一種最為直觀的教學平臺,教師需要依據教學發展的需求,不斷進行優化和完善、歸納總結、及時更新大量的適用于本次課程教學的教學內容,進而不斷完善網絡教學環境,進一步確保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網絡環境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一)情境教學法
學生在借助網絡資源自主進行學習過程中,通過反復的觀看一段教學視頻、圖像對話,學生會不由自主的產生一種“身臨其境”學習感受。教師需要鼓勵班級中學生大膽嘗試變換其中的一個角色,并使其更加充分的參與到學習對話中。現階段,高職英語網絡教學環境下的教學系統,會自主對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分,學生的最終成績也將同步的顯示在學生眼前。此體系中,網絡教學充分展示了最為真實有效的語言情境,學生可以自主進行模仿其最為純正的英語發音。學生在面對計算機進行學習過程中,有效的避開了英語教師與同學,進一步消除了學習緊張感,可以放心大膽的進行講學英語。情境教學模式更加適用于英語口語教學課程,對班級中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的提升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二)合作學習
當前階段,合作學習主要是指將班級中學生科學的劃分學習小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分工,共同協作來有效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合作學習模式則十分適用于高職英語的一些實踐性質的教學課程。例如,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戶外救助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將班級中學生科學的劃分成為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按“救護隊”、“圍觀隊”、“救援隊”等,每一個學習小組內的成員都可以自主進行選擇角色,嚴重遵照發現問題、尋求幫助、外部支援、集體救助等程序。學習小組內的每一位成員任務的完成質量,都會影響學習小組整體的工作質量。為此,小組內的學習成員之間需要相互管制、相互配合、一同進行研討問題的解決辦法,進而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此種合作學習模式,會有效的幫助學生熟悉外部環境,并在不斷試煉中學習成長,不斷提高學習能力等等。
(三)演示法
英語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課件,在教學課件中有效插入一些教學鏈接,將音像、文字、圖片、剪貼畫或者一些其他相關的文件資源進行合理融入至教學課件中,以此來全面構建多媒體教學課件,并運用它來有效處理班級中學生的學習問題。如,為學生進行劃分重點側重點、語言點,闡述英語教學文化背景等。英語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演示其教學內容,并直觀的進行闡述教學內容的內在含義。其同時也是最為直接的一種教學信息傳播的過程。
(四)交互式
借助網絡進行信息傳輸,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都可以進行的一種全新的語言交流渠道;其不僅可以借助網絡資源進行語言交流,還可以借助其平臺進行文字交流;不僅可以一對一面對面的學習交流,同時還可以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或者是整個班級體的學習交流等。交互式教學方法,十分適用于解答學生的學習疑惑、進行集體學習討論、布置學習任務、考試測評等活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在文中主要對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教師的角色轉換與教學方式的多樣性進行分析,分別以英語網絡化教學特性、高職英語教師的角色轉換以及教學方式的多樣性這三個角度進行分析,以期可以有效推動我國高職英語教學工作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5;28-31.
[2]陳謙.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與探索[J].華南熱帶農業人學學報,2015.05;89-91.
[3]賈國棟.現代網絡技術與人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J].外語界,2015;02-23-27.
作者簡介:陳文,男,四川成都人,1974年7月,研究生,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基礎課部副教授,從事高職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