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
摘 要: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實施游戲化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向學生滲透信息技術知識,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將“以學生為本”的觀念落實到位,實現教師的“樂教”和學生的“樂學”,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符合新課標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定位。本文結合實際,對游戲化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闡述,以期為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初中;信息技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8C-0049-01
游戲化教學指的是將游戲和教學實際結合起來,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游戲活動,讓學生在一種輕松、興奮的狀態中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提高自身能力。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實施游戲化教學,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便于學生在“做的經驗”中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筆者針對游戲化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展開闡述。
一、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游戲化教學
探究式游戲化教學旨在借助游戲活動的開展為學生營造一個智力環境,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而獲得知識,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還利于教學目標和素質教育目標的達成。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思考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為了達成知識與技能目標,即初步掌握封面的組成部分和布局方法,知道插入圖片和藝術字的方法,會對圖片、藝術字的大小和位置進行更改等,教師可以開展一場“校刊封面設計師選拔大會”,將學生分成幾組,每組派一個代表應聘設計師,其他同學當親友團,使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景體驗,盡快地進入角色,參加“校刊封面設計師選拔大會”的匯報和答辯,這個過程中,學生為了應聘上設計師,都使出渾身解數,對校刊封面的設計進行自主探究,應聘的“設計師”和其他親友團通過小組協同合作共同探究出設計封面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和創新精神都將得以激發,且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正是信息技術這門課程設置的目標和意義所在。
二、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技能訓練式游戲化教學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應用性都很強的課程。只有加強技能訓練,促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操作技能,才能實現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目標。《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也要求教師要保證學生的上機時間,由此可見,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學生要想掌握信息技術技能,僅僅依靠老師的講解和一兩次的上機實際操作是無法達到的,需要進行反復的練習。不過,在單調重復性的操作練習中,學生會慢慢失去練習的興趣和信心,打退堂鼓。若將游戲融入到教學當中,讓學生借助游戲活動的開展進行操練和練習,則容易維持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技能練習的興趣,利于學生逐漸提高技能水平。例如,為了讓學生掌握簡單裁剪圖片、組合和分解圖片、摳圖的方法,教師可以變傳統的講解和演示為學生自由發揮創作,將學生自己的照片作為需要處理的圖片,鼓勵學生通過自由想象完成摳圖、組合圖片等操作,這個過程可以由易到難,從簡單的P圖逐步過渡到較為復雜的P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學生在興奮的狀態下不斷進行P圖練習,促使其逐步掌握技能。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競賽性游戲,可以讓學生間進行競賽,也可以讓學生同計算機系統進行比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為超越對手不斷進行技能練習,在良性競爭中逐步提高技能水平。
三、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引導式游戲化教學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應用引導式游戲化教學,促使學生在游戲和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新知識、探究新知識和鞏固新知識。首先,教師要在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為學生創設游戲情境,實現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待學生進入游戲情境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游戲中對將要學習的新知進行探究和鞏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對他們進行個別指導和集體指導,針對學生的困惑問題做出畫龍點睛的講解和說明。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表個人意見,也可以鼓勵學生相互討論,同時還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實際操作時間。這樣在保證學生樂于學習的同時,使教學過程更加優化。
總之,為了滿足新課標的要求,實現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推進素質教育的目標,教師要從以往的知識講解者轉變為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掌握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將游戲活動融入到具體活動中,讓學生品嘗到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生變被動地學、枯燥地學為主動地學、愉快地學,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在這個過程中得以發揮,進而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實現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孫秋林.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的應用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