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貴發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大力建設農村教育是時代的需求,更是我國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但是就目前來說,我國農村總體上的教育機構還遠遠沒有達到國家的期望值,教學質量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些因素影響下,導致我國農村孩子的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農村幼兒私立民辦幼兒園較多,公辦幼兒園較少,管理不規范,幼兒教學小學化嚴重等。本篇文章主要針對新形勢背景下對農村孩子教育問題進行相應的研究探討,以期通過制定有效的措施,不斷促進農村幼兒教育在新形勢背景下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新形勢;農村教育;幼兒教育
盡管我國教育總體上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績,但是地區之間仍舊存在著較大的發展差距,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幼兒教育更是落后。幼兒教育是實現人才培養的關鍵時期,是關系著我國未來社會主義力量培養的重要舉措。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以及《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頒布和實施,對大力發展農村幼兒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動和鼓勵作用。所以,在新形勢背景下,相關單位和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認清新形勢背景下農村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制定措施保障農村幼兒教育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一、農村孩子教育存在的問題
農村幼兒教育是我國整個教育發展體系的重要環節,因此,必須要全面客觀地分析農村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才能制定措施加以解決
(一)私立幼兒園多于公立幼兒園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農村的幼兒教學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小學教學連在一起的,不管是教育主體還是家長都對學生的學前教育不大關注。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幼兒教育的重視,才開始逐漸將學前教育從小學中分離出來,形成獨立的幼兒園,但是由于受到農村種種因素的限制,公立幼兒園發展十分緩慢。[1]據不完全統計,農村幼兒園數量僅僅占總體的7%,在一些偏遠地區,農村公立幼兒園也只有兩三所,而且一般都集中在鎮上,覆蓋率較低。在這種背景下,很多私立的幼兒園就逐漸興起,但是私立幼兒園注重盈利,辦學規模小,教育人員的素質不高,也嚴重限制了我國農村幼兒教學的發展。
(二)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
由于農村幼兒園大多數都是私立幼兒園,受到教育經費以及創辦者自身的價值取向的影響,導致幼兒園教師隊伍不穩定、不專業。首先農村幼兒園的教師隊伍流動速度過快,影響了幼兒教學的連續性,降低了幼兒教育質量。其次,農村幼兒園教師,沒有專業的幼兒保育知識,不能夠全面這對幼兒的需求實施教學。
(三)農村幼兒教育的可持續化較低
幼兒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有規律、有節奏、持續地進行,才能體現出學前教育的效果,并且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進行完善的課程設置、生活常規的教學才能保障學前教育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但是,就目前來說,農村幼兒園辦學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大多都是保姆式辦學,“只保不教”的現象普遍存在,不能夠正確地對幼兒實施教育,也就沒有體現出幼兒園的教育功能,限制了孩子教育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二、新形勢背景下,完善農村孩子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引進幼兒教師人才,穩定教師隊伍
穩定的幼兒教師隊伍是保障幼兒園實施教學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所以,幼兒園要積極地對外引進人才,培養和打造一支具有高穩定性、高素質、高技能的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村幼兒教學的需求,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促進農村幼兒教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家園共建,讓家長積極地參與到幼兒教育中來
構建家園共建機制是目前提高農村孩子教育質量的有效措施,不僅有利于幼兒教育的發展,更有利于幼兒身心發展的需求。在進行家園共建機制過程中,幼兒家長要充分行使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配合幼兒園做好幼兒教育工作,提高自身的素養。[2]首先,幼兒園要加大對家長的宣傳工作,向家長宣傳正確的幼兒教育知識和方式,轉變家長的幼兒教育理念。其次,幼兒園等相關的教育主體要建立相應的培訓機構,培養家長的幼兒教育能力,從而保障幼兒園和家庭形成合力,促進農村幼兒園的大發展。
(三)政府要發揮自身的職能,加強管理,加大資金投入,實現農村幼兒辦學的現代化
地方政府要清楚地看到農村幼兒教育的現狀,并要積極地有所作為,加強對農村幼兒園的管理,完善監管制度。同時,成立農村幼兒園建設專項資金,引進現代教學設備,改善農村幼兒園的辦學條件,讓幼兒始終處于良好的環境中學習,從而在新形勢下,不斷提高農村孩子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樊楠.當前我國農村幼兒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09,18:162+164.
[2]金光發,趙敏.農村幼兒教育多樣化辦學形式的利與弊——以云南省騰沖縣農村為例[J].學前教育研究,2011,0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