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娟
[摘要]考試是高等院校重要的教學環節,是考察和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必要手段。本文剖析了體育院校大學英語現有考試模式的弊端,從而提出體育院校大學英語考試改革的相應建議及改革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對完善體育學院大學英語考試制度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提高體育大學英語教學水平提供了保障。
[關鍵詞]體育院校 大學英語 考試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190-02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交流的日益深化,對英語人才的綜合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對體育院校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考試是高等院校英語教學質量監控的重要環節,同時對教學過程和內容也具有一定的引導、檢測、反饋作用,考試不僅是對學生在一定階段學習內容的檢測,同時也是對教學的一種監督。考試作為一種實現教育目的的手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雖然經過長期實踐辦學,體育院校已經形成一整套比較傳統的、完整的考試制度,但也存在科學性和創新性不足、機械性較強的弊端,如考試形式單一化、考試內容模式化等,難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一、目前體育院校大學英語考試存在的問題
(一)考試形式單一化
現階段我國體育院校大學英語考試多數以閉卷考試為主,開卷考試較少。有極少數體育院校是開卷和閉卷相結合,無論是哪種考試方式,考試內容是重理論知識,輕實踐運用和交際技能,失去了語言本來的教育功能,即交際應用功能;另外,考試題多為答案固定且唯一的主觀題,學生在試題答案中不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發揮。這種考試形式的單一化,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導致了“高分低能”的現狀,無法通過考試選拔真正體育英語人才,大大降低了考試的有效性和學生的探索欲望。
(二)考試內容模式化
由于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課堂注重英語基礎知識及語法的教學,忽略了語言的基本交際和運用功能。考試內容重點是教師一學期課堂講授的內容,側重于記憶,這種考查內容只要學生能準確回答試卷題目即可得高分,考試內容只考查了學生掌握課本內容的能力,無法體現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另外,考試題型基本是固定的選擇題、選詞填空、英漢互譯、閱讀理解等,容易導致學生死記硬背,不理解試題本質,所以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考前突擊幾天就可以得很高分數。這樣的考試內容抑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分析能力,卷面分數無法體現學生真正的英語水平。
(三)考試成績評定格式化
學生成績的評定是教學評價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活動。長期以來體育院校大學英語考試成績評定一般分為兩部分,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不同院校兩部分成績所占比例不同,最高的卷面成績占總成績的80%,最低的卷面成績占總成績的40%。但無論是哪種比例的考試模式都是強調學生的終結性學業成績,并把其作為衡量學習結果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指標。
由于現行體育院校大學英語考試模式存在以上幾點弊端,為了更加完善考試制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我們應該采取更加完善的考試對策。
二、體育院校大學英語考試制度改革的主要對策
(一)考試方式多樣化
體育院校大學生有其自己獨特的特點,所以應根據學生實際英語水平和體育大學英語課程的特殊性進行有效的、操作性強的考試。在傳統筆試考試的基礎上,增加其他考試方式。
1.加大口語考試力度
英語學習的最大目的就是交流。目前體育院校大學英語主要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模糊,導致多數學生英語交際困難,甚至是“啞巴”英語,難以開口說話。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在考試中加大口語考試所占比例,激發學生課堂講英語的欲望,加強學生對英語口語的重視程度。口語考試可以隨堂進行,學生根據自己實際英語水平,通過抽簽方式確定口語考試題目或自擬題目。考試內容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學生自己用英語陳述確定的題目,另一部分是教師就確定題目提出問題,學生給予相應的回答。教師根據學生口語表達的實際能力,給予一定的分數。
2.加大聽力考試測試
考試內容的變化對學生會有很大的激勵效應,如果加大口語在考試成績中所占比例,那么學生在日常英語學習中就會更加重視口語的交際和練習,因為考試對學生學習及教師授課都有一定引導作用。
3.加大影視欣賞測試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精髓,二者密不可分。英語語言的學習離不開一定的語言文化背景,離開語言文化背景下的英語教學只是簡單的語言教學,與教育部要求的大學英語教育的實質差之千里。在教學中常見語言文化傳播途徑有兩種,一種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授課內容及課文背景傳授文化知識;另一種是學生通過影視欣賞切身感受文化知識。“外語影視以其最直接、最真實、最準確的方式集中表現著文化場景,并以其豐富的語匯和具體生動的形象傳遞著異域文化的語言習慣、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與行為準則。”在考試中,給學生播放一段視頻或著名電影的剪輯,要求學生在固定的時間內發言或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應重視視頻或電影中文化的滲透。教師盡可能地選擇發音標準、語速適中、沒有污言穢語的影片,影片主題內容要有豐富的文化背景內涵。
(二)考試內容完善化
體育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進入社會后能以英語作為應用工具,來滿足未來工作的需要。但以往體育院校大學英語考試試題內容多是考核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缺少考核學生應用知識及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觀試題。在今后的考試中,應減少識記性試題及書本原題的比例,考試內容注重知識的基礎性與全面性相結合。試卷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覆蓋本學期講授內容的90%以上,而且要有側重點,試卷內容要與體育院校學生實際英語水平相吻合。教師在命題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純粹機械記憶性的試題,多一些培養和鍛煉學生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試題,例如英語寫作、補全口語情景對話、新聞聽力等考試內容,考核的知識點要與社會對體育英語人才的實際需要相匹配。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
(三)成績評定多元化
考試評分的目的不僅是讓一個分數印在學生的成績單上,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好地改進。現行的成績評價標準主要以考試分數衡量學生一定階段學習的整體情況,這種以偏概全的評分體系已經無法很好地實現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測量,成績評定多元化已迫在眉睫。
1.期末卷面成績評定
現在幾乎所有體育院校大學英語課程都進行學期期末卷面測試,卷面總成績為100分,卷面成績占學生總成績比例卻不盡相同,最高占80%,最低占40%。期末卷面成績是學生總成績中占比重較大的一部分,也是總成績核心部分。一般體育院校只有卷面成績60分及60分以上才算及格。
2.平時成績評定
平時成績一般包括以下幾項:學生英語作業(一般每學期兩次)、課堂回答問題、課堂出勤、課堂筆記、課前英語演講、課堂測試等。平時成績多數占總成績20%—60%。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實際英語水平,選擇自己有優勢的項目得分。課堂提問采用學生舉手自主回答問題的形式,也可以隨機點名抽查,這種提問方式能夠督促學生課堂認真聽講,課后認真預習,增加課堂師生互動,使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對課堂講授內容的掌握程度。課堂筆記主要記錄教師課堂所講重點,并不是照抄所有講課內容。課堂筆記迫使學生上課必須認真聽講,否則跟不上教師上課進度。課堂測試是對一段時間課堂講授重點內容的回顧,使學生溫故而知新,并且督促學生養成及時復習的好習慣。這些平時成績測試方式有效地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人文素質成績評定
最近幾年有些體育院校正在逐漸采用人文素質成績評定。人文素質主要指學生課堂表現及道德素質。課堂表現包括上課聽講注意程度,上課是否看手機、睡覺、看課外書等;道德素質是指學生是否在課堂上尊重教師、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人文素質成績評定實際與學生學習成績無關,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品德素質。這種評價能培養學生尊重規律、尊重科學的精神,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交往意識和團隊協作意識,努力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引導學生真正學會做人,使學生深刻地意識到道德素質在學習和成人過程中的重要性。
三、體育院校大學英語考試改革遇到的問題
體育院校大學英語考試模式,考試內容及考試評價體系的改革,確實扭轉了多年來“一卷定乾坤”的局面,改變了以前只重視學生成績結果,忽略教學過程的情況。新的考試評價體系使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注重對學生進行客觀完整的評價,但在改革過程中也遇到一定問題。
(一)學生適應考試改革的能力有待提高
多數學生已經適了改革前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考試模式及評價體系,改革初期應給予學生一段適應過程,使學生逐漸適應新的改革體系,否則學生可能在這一過程中失去學習信心和興趣,甚至會出現有些學生全盤否定自己英語水平的現象。
(二)教師改革意識的轉變
很多教師受到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把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自己教學的唯一目標,形成教學內容為考試服務的尷尬局面,一味注重學生成績而忽略學生運用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出現中式英語、啞巴英語等。傳統考試體系下,教師課堂教學更多的是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并未實現學生課堂主體的意愿。教師要深刻地意識到考試是評估學生知識技能掌握程度的手段之一,不是全部。教學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教學這個途徑,使學生獲得將來進入社會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考試只是對這一過程的一個監測,引導和反饋。
(三)改革條件不足,抑制改革前進
目前全國只有個別綜合排名在前的體育院校英語教學設施比較齊全、先進、完善,但多數體育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設施條件有限,抑制了考試改革的進行。例如,有的體育院校大學英語授課為3—4個班合班上課,學生總數在80—130之間,英語授課效果要達到最佳程度,必須控制學生人數不超過30人。目前部分體育院校英語上課人數的急劇增加,導致課堂口語、情景對話等教學模式很難開展,或者很難及時開展,效果也不佳;另外,據調查目前少數體育院校英語語音實驗室較少,甚至幾乎沒有。一個班級一學期只能在語音實驗室上幾次聽力課,學生聽力水平普遍低下,甚至有學生厭惡聽力課。
四、結束語
考試對教學有一定引導作用,同時考試也應該服務于教學目標,二者關系密不可分。體育院校大學英語考試制度的改革關系到體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因此應充分發揮考試“指揮棒”的作用,使高等教育走向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才軌道。只有對現有的體育院校大學英語考試制度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才能有效改革目前現有的不完善的考試體系,以尋找更加適合與體育院校的英語課程的考試模式,促進外語教學的發展,進而促進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取得顯著的積極成效。
【參考文獻】
[1]肖龍英.新形勢下大學英語期末考試改革初探[J].考試周刊,2009(32).
[2]鄒瓊.現代教育理論與大學英語考試制度改革[J].改革與戰略,2004(01).
[3]李湘慧,陳翠芳.高職高專英語課程考試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1).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