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晉
【摘要】區域游戲作為幼兒的一種有效學習方式,現越來越受到各幼兒園的重視。而以往的區域游戲的創設存在著教師主觀高控現象嚴重、幼兒不感興趣等問題。這樣的游戲環境不能滿足幼兒學習的需要與發展。而在實踐工作中我們通過讓中班幼兒參與區域游戲設計和布置、參與收集和準備材料、參與區域游戲操作和管理的整個過程,發現中班幼兒在與班級區域游戲的互動中,不僅大大激發了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滿足了幼兒心理需要,而且使幼兒對學習更加主動,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同伴交往能力,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的發展,同時也幫助教師提高了區域指導能力。
【關鍵詞】自創區域游戲 實踐 收獲 思考
一、問題的提出:
1.目前幼兒園區域游戲創設中存在的問題
據浙江學習教育信息網公布:最新對全省十所不同級別幼兒園30個班的實地考察及對杭州市32所幼兒園的問卷調查統計表明:有73.26%的幼兒園重視或十分重視區域活動的開展,由此可見,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園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價值得到越來越多幼兒園和老師的認可,所以創設一個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能促進幼兒個體發展的區域環境是關鍵所在。但目前在區域環境創設過程中,教師高控制的現象十分嚴重,大部分教師在創設時考慮的是“我想怎樣布置?我認為應如何創設上?以教師預設為主,帶有教師個人主觀愿望;存在著幼兒對區域材料不感興趣等問題。
2.中班幼兒自創區域的意義和可行性。
本文中所指的自創區域游戲指的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遵循幼兒年齡特點的前提下組織幼兒參與區域設計、參與收集和準備材料、參與區域布置和操作、參與區域管理的整個過程。即讓孩子全身心參與區域環境創設的同時,教師則隱身于整個環境創設活動的背后,相信孩子,給孩子表現的機會,體現了幼兒自我學習、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特點。
二、我們的實踐
1.激發興趣、集思廣義
指南強調兒童是在與同伴及環境的交往、實踐活動中不斷發展的,教師必須要給孩子以自我發展的機會。我們認為讓中班幼兒參與自己班級的區域創設正是這樣一個機會,因為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提高,讓他們對更多的事物表現出好奇好問,而對區域活動也已有了一定的經驗,喜歡探索的欲望也更為強烈,有一定的挑戰性的事情更能激發他們活動的興趣。
2.自主選材、主動收集
材料是幼兒開展區域活動的物質基礎,幼兒在操作材料的過程中獲得信息積累經驗和發展能力,因此材料是促進幼兒發展的載體。以往區域創設好以后,材料的收集、更換也是老師頭疼的問題。每次要收集一些材料,總要發動家長,大動干戈,有時收到的是一樣的材料還造成堆積,有時一次次的收集讓家長也難免有抱怨。如何改善這一狀況呢?我們認為對于中班孩子的行為有意性明顯開始發展,并有了初淺的任務意識,所以可以嘗試讓幼兒來主動收集一些材料。
三、我們的收獲
1.成功體驗,樹立幼兒自主意識。
我們始終尊重孩子們的想法,注重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參與,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試想當孩子們看到自己喜歡的兒童樂園從想象中慢慢一步步變成現實,真正可以看的見、摸的著,可以進去玩耍,當他們智慧的結晶展現在環境中時,他們不僅體驗到了成功和與創造的樂趣,更會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表現出極大的快樂和滿足,并且孩子們自己創設的區域中活動使幼兒能更投入,更專注。
2.豐富語言,促進幼兒社會交往。
兒童心理學表明,學齡前兒童處于自我中心階段,正是社會化的起步,急需在與同伴交往中學習理解他人,認識自我,把握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擺脫自我中心,而且中班孩子正是語言表達的關健期,所以整個自創區域過程中,孩子們用到了最多也最重要的辦法就是集體討論、分組協商。每次都為幼兒提供了大量說的機會。在一次次的表達和爭論中,孩子們從一開始的之言片語漸漸到一句完整的話最后到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看到了他們的進步。而且當自己的想法受到同伴的接納、贊賞和許可時,也大大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贏得了自己在同伴團體中的地位及友誼關系,促進了同伴間的交往。
3.解決問題,發展幼兒良好個性。
通過這次班級自創區域,我們發現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如在給我們活動室取一個好聽的名字時,孩子們發生爭論,最后他們決定通過投票選擇,票數最多的為勝。孩子們在區域操作時還學會了協商、合作的能力,如有三個孩子都選擇了美發屋,但美發屋里只能有一個理發師和一個顧客,怎么辦呢?孩子們只好自己商量,改變角色,當理發師的小助手等;采用輪流的方法解決矛盾,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了等待,學會了合作,學會了相互協調。
四、我們的思考
1.老師在幼兒自創區域中的作用
當然幼兒在自創區域中發展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了我們教師的作用。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認識的知識是粗淺的,有時無法直接解決所遇到的問題,這時我們并不急于告訴幼兒解決的辦法,而是引導孩子利用他們已學過的本領,一步一步地學會把問題解決好。在傾聽孩子討論的時候,我們經常能很好地發現到許多幼兒的閃光點,但幼兒自己并不能發現,這時就需要老師將它“發揚光大”,將它肯定。幼兒往往會因為遇到困難而放棄成功的機會,這時就需要的教師進行幫助、引導,給幼兒心理帶來希望。所以教師的指導作用還是很大的,只是我們要明確一點:只有從孩子中來的東西,孩子才樂于接受,并把所有吸收的知識通過游戲自由地表現出來。
2.自創區域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及時調整
當然我們的班級自創區域活動還將不斷進行下去,創設的區域還不是很完善,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通過這次幼兒班級自創區域的實踐,使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幼兒參與教室環境建設,能使教室環境更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更能激發他們對環境的興趣與注意,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要,而班級區域環境創設。它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幼兒主動學習為主的游戲過程,在幼兒參與區域環境的整個過程中體現了師生互動,人與環境的互動,這樣的環境建設便是有更高層次、更深刻內涵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教育的時機,要有靈活應用的教育方式,讓幼兒真正地成為區域活動的主人,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讓環境和材料與幼兒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2]《幼兒園教育工作指南》教育部教育司組織編寫
[3]《幼兒教育——教育教學》2011第1、2期浙江幼兒教育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