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愛華
【摘 要】基于新課改背景,傳統教學模式和方法的落后性逐漸顯現出來,主要體現在無法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難以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因此,為了盡快達到新課標的教育要求,部分教師開始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模式進行創新,但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之處。鑒于此,教師應對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識的培養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意識;培養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育要“以人為本”,不斷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較之其他學科,小學數學知識難度較大,課堂趣味性較低,這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或厭學情緒。因此,適時創新小學數學課堂模式,轉變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非常有必要。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
一般認為,數學知識的邏輯性與嚴肅性非常鮮明。同時,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通過知識灌輸的方式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這樣師生很少進行有效互動,學生難以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這樣的課堂教學氛圍十分枯燥、乏味,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習效率也不高。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化,有些教師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不知道如何處理好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以至于課堂教學的氣氛非常凝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完全發揮,難以保證教學效率。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需求,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部分教師開始引入情景教學法,以期創設愉悅、輕松的教學情景,為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創造有利條件。但由于教師沒有充分理解情境教學的基本涵義和應用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出現了情景生硬、單一,學生不感興趣等問題,因而沒能充分發揮情景教學的積極作用。
二、促進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識培養的對策
(1)創新傳統教學模式。由于小學生的理解和認知能力有限,通常能夠對直觀性較強的數學知識形成較好認識,而難以充分理解抽象的數學理論與公式。為了確保學生能夠牢固掌握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有必要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以有效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主動思考、解答問題,從而對數學知識形成較深刻的印象和深入的認識。例如,在進行《長方體的認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積極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實現有效談話、問答、共同操作演示與小組討論。再讓學生舉例說明自己見過的長方體物體例子,并適時糾正錯誤舉例;在結束基礎理論教學以后,再組織學生完成長方體積木玩具的游戲,讓學生按規定拼成需要的長方體,并教學生認識頂點、棱和面,最后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總結長方體的一般特征。
(2)營造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一般認為,愉快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應該是建立在融洽、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上的,只有師生保持真摯的情感關系、平等民主的交互活動,才能創建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學生才可能愉悅地接受課堂教育,主動學習數學知識[2]。所以,為了營造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嘗試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關系。為此,教師要將學生當做朋友,用心傾聽學生的聲音,認真教授每一堂課,多用積極、熱情的態度回應學生的每一聲問候,耐心教授學生數學知識,同時多鼓勵、表揚學生尤其對是那些數學成績和理解能力相對落后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比較自卑,不太相信自己,一次善意的鼓勵和真誠的交談很可能會給其帶來無窮的學習信心和動力。同時,教師可以嘗試合理運用肢體語言,如微笑為學生解答數學問題,適時輕輕拍打學生的肩膀、撫摸學生的臉龐,這些動作能夠在不經意之間拉近和學生的關系,獲得學生的信任。
(3)有效實施情境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既有助于激發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也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提高學生的遷移運用能力。為了充分發揮情景教學的作用,教師有必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開展有關工作。首先,教師要對情景教學的基本概念、運用方法形成全面的認知,意識到情景教學能夠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并知道如何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其次,在創設教學情景時,教師要將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需求納入考慮范圍,以確保學生對設計的話題感興趣,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再者,教師應當靈活采用多種途徑和方式來創設有趣的教學情景,以免學生產生厭倦感。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小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自制力較差,認知能力不強,如果教師不能夠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吸引其注意力,使其集中精神學習,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很難充分吃透數學課堂中的抽象概念與理論。因此,為了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識的形成,保證學生能夠全面掌握數學知識,教師要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正視和學生的關系,營造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對情境教學形成全面認知,有序開展情景教學,適時將小組合作學習引入課堂,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對評價方法進行創新,全面掌握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