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民
摘 要:化學是初中開設的理工類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小組學習的教學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對于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初中化學;小組學習;高效課堂
初中生對于新事物充滿探究的欲望,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這種性格特點以高效的教學方式奠定學生化學發展的基礎,在調節其學習狀態的同時幫助學生取得更多的收獲。以高效的初中化學課堂為學生的化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創設小組學習化學課堂
小組學習是以“共生效應”為基礎建立的教學方式,把學生單獨面對的問題提升到小組共同探索的層次,幫助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充分地挖掘學生的潛力,促使其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知識的探究當中。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及性格特點做一個系統性評估,依據自己的調查結果對學生進行平均化分組,保持小組探究過程的均衡性,讓學生互相帶動組員的成長,這種科學化的分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較好的環境中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加速其個人發展的進程。其次,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由進行分組,規定幾個人一個小組,由學生選擇自己的組員,小組內的成員都是學生自己選定的,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他們參與新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有更加寬廣的學習空間。不論哪種分組方式教師都要因人而異,為學生創設優質的化學學習小組,并且在每一個小組民主選舉出小組長,讓學生自主式地管理自己的小組,提升小組凝聚力的同時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從心中明確其成績與小組平均成績、小組課堂表現及小組名次的進步幅度密切相關,逐漸培養學生的主人公意識,進而更好地提升初中化學課堂的有效性。
二、構建小組教學高效課堂
1.多樣小組教學,提升理論效率
小組學習是一種靈活的教學手段,教師既可以單獨應用,又可以結合其他的教學方式使用,有助于增強教學方式的多樣性,讓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新鮮的感覺,進而提升理論課堂的有效性,讓知識點深入學生的內心。首先,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化學知識進行引導教學,以簡單熟悉的生活為教學素材,帶動學生自主參與到化學知識的探究當中。比如,在教學“金屬材料”的時候,教師提問學生謎語“古代也是金”,這個謎語的謎底是銅,在小組探究之后逐漸引導學生猜出謎語的答案,然后引出關于金屬材料的知識,以謎語為教學起始點,在增強學生學習欲望的同時深化生活中金屬材料在學生心中的印象,讓學生在小組內具有更加強烈的知識探究欲望,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升金屬材料教學的有效性。其次,教師可以把課堂與時代發展相結合,以信息技術為引導進一步提升小組學習的有效性,加速初中化學課堂的發展進程。比如,在“水的組成”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水已經非常的熟悉,現在和學生一起探究水的組成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困惑,而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形象地展現兩種原子結合形成水的過程,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的化學知識,有助于提升其學習的有效性,并且教師在播放水形成的動畫之后,讓學生在一起探究該過程中還需要什么條件,拓展學生思維的同時為小組提供話題,讓他們把自己的想象力運用到化學課堂當中,讓陌生的問題帶給學生更多探究的樂趣,奠定其化學課堂的發展道路。小組探究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教師要依據知識點的不同靈活地進行運用,合理挖掘學生的潛力,使得學生在化學課堂中取得更多的收獲。
2.探究小組教學,高效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傳統的課堂中教師都會進行演示實驗的教學,而學生因視線或者是其他的因素沒有取得更多的收獲,對學生化學課堂的發展不利。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學習構建探究式的實驗教學,讓化學實驗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帶動學生更好地成長。在實驗課堂中,教師要先和學生一起對實驗的目的及意義進行系統性的了解,讓學生心中的化學實驗更具目的性。接著教師要鼓勵學生小組設計實驗流程,在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要對其進行一定的引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提供給學生必要的實驗設施,讓他們自由地投入到化學實驗當中,滿足學生對于新奇的化學實驗的探究欲望。然后,教師再依據學生的實驗結果對其實驗中的優點與缺陷進行針對性的評價,幫助學生找到自身思維上的缺陷,提升其化學實驗的能力。最后,教師再進行演示實驗的教學,讓學生在心中對比與自身實驗存在的缺陷,奠定高效化學實驗的發展基礎。或許這種實驗的過程會消耗很多時間,但是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化學比教師直接教學的印象更加深刻,對于學生個人的成長及化學學科的發展都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初中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利用小組學習方式對其進行高效的化學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取得更多的收獲,對其今后的發展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顧靜.試論初中化學體驗式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中學化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