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娜
摘 要:隨著新課改政策的深入實施,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同時,現階段初三語文教學的效率一直都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其主要原因就是老師在面對高考壓力的同時其教學內容不受學生重視。小組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可以不斷提高初三語文教學水平,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研究。因此,選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三語文課上的應用這一課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學習欲望;教學理念
通過調查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三語文復習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能夠提高初三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本文選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三語文課上的應用這一課題進行研究。首先,結合現階段初三語文復習的現狀,從而提出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三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其次,分析現階段初中語文復習實施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結合現階段初中語文復習實施合作學習現狀,從而提出相應的策略,希望能夠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三語文課上的應用水平。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三語文課上應用的必要性
1.增強學生學習欲望,掌握相關知識
通過調查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學習興趣的提高,同時,它還可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小組合作學習還能使教學課堂生動化,讓學生從傳統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中脫離出來,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合作、交流以及溝通是其三大主要環節,在這三大教學環節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制定聯系較為密切的教學計劃,從而創造出較為順暢的教學模式。通過連貫的教學程序,學生對于相關的語文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促進學生扎實地掌握相關語文知識。
2.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教學效率
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素質教育的實施。在初三語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對其他學生優點的學習,互幫互助,進一步促進學生各項技能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最大的優點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積極發揮學生自身的能動性,從而不斷創造出最佳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教師會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科學地分配每一段時間,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以及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三語文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研究發現,現階段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三語文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初三語文復習的效率,為了不斷提高其教學水平,我們必須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1.僅以小組合作為主體的單一化傾向
現階段,由于合作學習的優點逐漸被一線教師認識到,這種教學方法開始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過程中,但是在初三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實施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由于部分老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以及含義缺乏全面的了解,這導致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實施逐漸偏離正常軌道。
2.合作學習迷失方向
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實施過程中,老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課堂上,教師不僅僅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同時也是指導者。教師應該控制整個教學活動的進程。但是,通過調查發現,部分小組合作學習已經開始迷失方向。其主要原因是部分老師認為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同學之間的相互學習,根本不需要老師進行相關指導,老師只需保持好課堂紀律就好。更有老師認為自主合作學習就是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根本就是放任自流,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往往得不到較高的效率,進而影響小組合作教學方法的實施。
三、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三語文課上應用的策略
為了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三語文課上的應用水平,結合現階段初中語文復習實施合作學習現狀,從而提出相應的策略。
1.更新教學理念,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并不是萬能的,教學方法要結合實際的教學環境,因此,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教學環境、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實際需求進行相關教學活動的設計,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其應用水平。
2.教師要對整個課堂進行監督
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對整個課堂進行監督,從而把握整個教學活動的進程。一旦發現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有偏離主題的現象就要及時予以提醒。在初三復習時,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多讀并回顧原文,然后共同確定復習目標,將時間控制在一課時左右。通過對整個教學進程的把握,才能不斷地提高教學效率。
通過上文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這一方面的研究。本文結合現階段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際應用情況,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以上建議,希望能夠不斷提高其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安彩英.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角色定位[J].學周刊,2015(30):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