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 要: 民族地區所具有的特點致使公共文化服務表現出特殊性,而民族地區的文獻卻承載了該地方的民族文化,所以,民族地區圖書館一定要積極的收藏當地文獻,并結合地區特色,對自己的服務品牌進行打造,進而對民族地區有效實施便利性、基本性以及均等性與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務。
關鍵詞:民族地區 文獻 公共文化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6-0039-01
公共文化服務就是公共部門想要保護公民擁有的文化權利,并使公民在文化這方面提出的要求得到滿足。而對公共文化產品進行管理的過程來說,圖書館提供給人們的服務活動是主要公共文化服務,民族文獻屬于民族地區圖書館當中的主要館藏,可以促使民族地區所具有的公共文化服務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一、民族地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所具有的特殊性
1.民族特點使文化需求變得極其特殊
所有的少數民族都具有數據自己民族一種語言,有部分少數民族還具有較為濃厚的宗教信仰,這些民族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以及種種民族特點,致使他們變得極其特殊,且文化需求也極具個性[1]。
2.民族居住特點使民族地區擁有了特殊的公共文化服務
少數民族雖然人口非常少,但分布面積卻很廣,我國64.5%的面積都是民族自治區。而在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這個體系時,一定要對便利性、基本性以及均等性與公益性等加以分析和考慮。此外,民族地區的實際居住情況以及自然條件使公共文化服務成本非常高,半徑極大,想要使公共文化服務實現便利性以及均等性非常困難。
3.民族地區圖書館所提供的文化服務具有特殊性
現在民族地區圖書館在為人們提供服務時,不但要使用漢語這種國家通用的語言,還應該提供給他們本民族的語言文字服務,收集一些同該民族文化相符合的文獻信息資源,把他們當作該民族人民的讀物,這樣少數民族人民就可以感覺到圖書館對自己的認可以及認同,進而獲得到更多的文獻信息,并使自己的閱讀權利得到保障[2]。
二、民族地方文獻當中承載了民族地方的文化
民族文化屬于某一個民族在經過不斷地發展而形成的精神和物質兩項結果的總和。而少數民族呈現出來的文化屬于中華民族文化當中不可分割以及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其中民族地方文獻可以記錄該民族區域內的社會現象、群眾活動方式、自然現象等,同時還記錄該地區的生產、民俗、文教事業、經濟、藝術和政治等眾多方面,民族地方所具有的文化屬于民族文獻發展以及生產的基礎,同時也表現了地方文獻所具有的獨特特點[3]。從民族地區文獻內容上來看,它主要傳承了該民族的特色文化,同時還具有保存、交流、傳播與繼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此外,還將眾多準確豐富的資料提供給文化研究人員,意識人們在研究民族文化方面拓寬了廣度以及深度。而民族地區圖書館屬于收藏民族地方文獻的一個機構,所以,必須承擔起保護與傳承民族文化的責任。
三、民族地區圖書館應該擔負起保護以及傳承民族地方文化的任務
1.對民族地方文獻進行搜集
想要把民族地方文獻繼續的傳承下去,并讓廣大少數民族人民可以在圖書館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獻,就一定要民族地方文獻進行收集,民族地區文獻當中費正式出版物有很多種,同時不能把訂購當作主要的收集渠道。例如:我市圖書館時常會到各單位、作者家與書攤走訪,把諸多價值極高的民族地方文獻收集到圖書館當中。又如:內部出版物、正規出版物、報刊、照片、報刊、光盤、手稿、圖書等,內容包含了蒙古族風俗、蒙古族歷史、志書、行業年鑒等。最近這些年,我市圖書館還收集和保護了大量珍貴手稿,積極同書法家和市作家等進行溝通,同時還收集了諸多書畫作品以及文字作品與名人手稿,并且還專門為其布置了展廳和名人手稿館。
2.收集了大量非典籍的知識信息
民族地方中文獻具有多樣的承載形式,典籍就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在收集民族地區文獻時,還應該收集一些非典籍的知識信息[4]。例如:民俗活動、手工制作技藝、曲藝、舞蹈、民族音樂、傳統戲劇、體育競技等多種文獻資源,現在圖書館當中的收藏技術以及設備越來越先進,可以復制以及錄像和錄音這部分信息資源。蒙古族很早就擁有了吟誦傳統,鄂爾多斯也具有十分豐富的民間口碑文獻,如:敘事詩、贊詞、祝詞、歌謠等。針對這部分口碑文獻,既要記錄相關文字信息,又要錄制其全過程,有效挖掘其中所蘊含的知識,探究該民族文化構成相應的典籍。
3.對信息資源共享機制進行構建
民族地區文獻屬于民族地區圖書館必須重點收藏的一項內容,大多數圖書館都建立相應的文獻不,積極收集和整理民族地方文獻。而針對收藏地方文獻而言,圖書館同圖書館可以進行相應的傳遞和交流,進而達到優勢互補的目的。這樣在建設數據以及整理、利用、共享和開發地方文獻時,就可以構成相應的管理體系和規模。同時在收藏和整理地方古籍時,一定要同博物館保持聯系,在收集非典籍知識信息時,應該同保護非物質文化的部門進行溝通和交流,進而豐富館藏資源。
此外,民族地區人口密度非常小,面積非常廣,所以,想要將此方面的缺失進行彌補,就需要進行數字化與網絡化建設,使圖書館可以為少數民族人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而現在圖書館有著有限的建設經費,所以開展數字化工作就必需從圖書館所具有的特點入手,構建獨具特色的產品,提升產品可以被眾多人所關注。并且數字化這項工作會涉及到眾多技術,所以,各方面的工作人員一定要積極的進行合作,進而為讀者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務。
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地區圖書館提供給讀者的文化服務具有滿足人民文化需求、為人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等特殊性,針對這些特點的存在,民族地區圖書館一定要擔當起自己的任務,例如:對民族地方文獻進行搜集、收集了大量非典籍的知識信息、對信息資源共享機制進行構建等,以使民族地區圖書館持續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春生.論高校圖書館民族地方文獻的收集與整理[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5):250-251.
[2]王興華,林媛媛.民族地方文獻的開發與保護——以廣西桂林圖書館為例[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29(3):156-158.
[3]姜璐.關于加強民族地方文獻開發與利用的幾點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4,24(11):43-44.
[4]蘇博川,馮宇.論民族地方文獻在文化旅游發展中的作用--以桂東南地區為例[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4(6):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