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軍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面對新課改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從事初中數學教學的老師來說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永久課題。要達到目的,以多年的教學經驗和體會來看只有依靠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
關鍵詞:關愛學生;激發興趣;尊重差異;高效課堂
進入初中后,隨著課程的增多及學習內容的拓寬加深,部分數學內容從具體變得抽象,由文字描述變成符號、圖形展示,原來的個別好學生也感到力不從心,因此找到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關愛學生,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
初中學生正處于心理敏感期,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學生的情緒,尤其現階段留守兒童劇增,他們無法像其他孩子那樣得到父母的關愛,親情缺失使這部分孩子變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而無心學習,對我們的教學工作無疑造成了無形的阻力,因此,教師平時應多過問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況,伸出力所能及的援助之手。和學生交朋友,尊重學生,遇到學生犯錯誤時不要一味指責批評。一次一個平時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多次請假,上課無精打采,通過學生我了解到這個學生近期迷戀上了上網,我找到這個學生,沒有提他上網的事,當時我正在制作課件,我就讓他幫我操作,當他不會時我給他指導,以后有幾次課余時間我說自己有些地方不會操作請他幫忙,他很高興地和我共同完成了課件制作,制作中我和他談及網絡的危害性,長期玩游戲對學習不利,他當時啥也沒說,但后來學習中變得很認真,初三畢業考取了我市重點中學。如果我當時處理不當可能會毀了這個孩子一生。所以平時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可忽視,他們“親其師”必然會“信其道”。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要得法,學要主動。主動來自興趣,興趣需要培養。教師首先要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設計中要聯系學生的客觀實際和數學現實,使教學內容不是空洞無物,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時要有激情,幽默風趣、繪聲繪色,做到入課堂則情滿課堂,登講臺則情溢講臺,用感情去點燃學生的智慧,用心感受、用眼觀察學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教學中盡量做到:①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在進行一元二次方程教學時,我事先讓學生用一張長30 cm,寬20 cm的紙板在四個角上截去相同的小正方形做成400 cm2無蓋長方體盒子,課堂上我要求學生算出截去小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學生通過分析,很快列出方程:(30-2x)(20-2x)=400,整理后得到x2-25x+100=0,那么,如何算出小正方形的邊長?學生帶著極大興趣進入了新知識的學習。②充分利用現有網絡技術。網絡資源為課堂多媒體應用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集聲、文、圖于一體,尤其是計算機輔助教學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相似三角形性質”的教學中,我通過幾何畫板的演示,變換兩個相似三角形的形狀,并給出對應數據,學生很快發現相似三角形對應高、對應中線、對應角平分線的比是一個定值,這個定值就等于相似比。一改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變靜態為動態,學生學習興趣倍增,同時課堂容量處理得也恰到好處,學生輕松愉快地接受了學習內容。③增加趣味性,增強吸引力。初中數學的教材改革之一是在課文中穿插了“想一想”與“談一談”等欄目,知識性和趣味性并重。它對求知欲旺盛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誘惑力,可以培養學生閱讀、動腦、觀察、想象的思維能力。如“關于圓周率π”體現了我國人民無窮的智慧,激發了學生的熱情。《黃金分割法》一文不僅介紹了黃金分割問題的提出、作法和證明,而且指出黃金分割在幾何作圖上的作用及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穿插于課堂的趣味教學,不僅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尊重學生差異,分層教學
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每個學生的智力、身心發展、各人的知識需求都有所不同,面對這些差異,任何整齊劃一的做法注定要失敗。所以我們要正確對待差異,設法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善于發現學生潛在的素質和閃光點,絕不能用一個標準衡量所有學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了階梯式問題和習題,實施分層教學,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教學中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肯定學生成績,哪怕是一個小問題回答正確都要給予肯定。學習差的學生更需要鼓勵,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增強學生成就感,力求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獲。
四、精講多練,增強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節課只有45分鐘,要想在一節課內完成教學任務,除了要求教師自身具有淵博的知識,較強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外,更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是備課。一是備教材,教師要深刻地理解授課內容,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精神實質,明確教材重點、難點、學生易錯點,根據授課需要和學生實際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確定詳略和取舍。二是備學生,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已經具備哪些知識,哪些內容通過學生思考和討論能夠自行解決,哪些內容需要給予一般性指導,哪些內容需要重點指導和個別指導,使教學具有明確的針對性。課堂上盡量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講練結合,使學生在參與中思考學習。同時初中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不能持之以恒,具有間斷性的特點。針對學生這種特點,教師應當把握好講課時間。實驗證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通過精講多練,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還可使課堂教學目標集中,有利于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總之,教無定法,這些只是我個人的一點體會,我們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根據實際情況尋找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力爭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李秀鳳.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東方青年·教師,2013(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