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彪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教學理念也在發生著改變。同時,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理念不斷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教學模式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作為新時期的初中化學教師,需要從初中生的心理和學習特點出發,立足于教材本身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實現教學結合,以學定教。從教與學兩個角度對初中化學進行思考,在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同時提升化學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教學結合
化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與農業、能源、環境保護等知識緊密結合,它是系統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基礎。同時,初中化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旨在讓學生在了解基礎化學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化學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而奠定一定的學科基礎。在新的時期,需要對初中化學教學進行優化,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廣泛參與到課堂中來,掌握化學的基礎知識與技能。這不僅是初中化學教學的必然要求,更是學生發展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養的重要舉措。下文將以措施的形式對初中化學教學“教學結合”“以學定教”進行探討。
一、明確學習化學的目的
化學是初中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學生大多在九年級才開始系統學習,但是這一時期卻能深刻影響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認識,激發對化學學科的興趣。作為新時期的化學教師,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化學學科的本質,了解化學的重要作用。一般來說,初中化學學習的知識包括但不限于化學中的基礎概念與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簡單化學反應,雖然較為淺顯,但是卻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深遠。同時,化學作為一門實驗性學科,需要利用化學實驗來對知識進行更為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走進實驗室對化學知識進行“闡釋”。
二、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巨大推動力,讓學生好學、樂學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一方面,初中化學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觀察,發現教學中學生感興趣的因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和學生一起掃除學習中的“攔路虎”。另一方面,學生由于剛接觸化學,對于一些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和基礎概念還缺乏系統的了解,在實際學習時往往感到化學知識十分抽象難懂,從而選取“死記硬背”的方法對化學進行學習。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極為不利,甚至讓原有的興趣消失。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使課堂教學變得更為生動有趣,在講授化學知識時可以適當貫穿一些相關的小故事,如居里夫人發現兩種新元素釙(Po)和鐳(Ra)的過程,以及火藥的發明過程等,讓學生了解化學與生活緊密相聯。
三、精講多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是現代教學的基本要求,與教學質量的提升密切聯系。課堂教學需要師生共同參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做好教學中的引路人。但是長期以來,“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長期存在,學生機械地接受知識,盲目地記錄筆記,缺少自己的理解,這與新時期的教學理念相悖離,也不利于學生技能的培養與提升。就初中化學課堂來說,要形成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機制,讓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得到提升,同時,讓學生在短短的45分鐘內,吸收教師講授的化學基礎知識并非易事,這就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對教材本身加強理解,并從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情況出發,對一些重點問題、難點問題加強引導,讓課堂教學發揮實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教學結合
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而且能夠形成更好的學習效果,鞏固學習成果。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在上課前要形成預習新課的好習慣,首先,在預習中找出學習內容中的難點與重點,這樣,學生在聽課時更有針對性,能提高聽課的效率。其次,能夠對書本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課堂記筆記時不盲目。最后,也能夠對自己的自學能力進行培養,預習是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的領悟能力與理解能力也會獲得提升。同時,在課后,學生也應該進行及時的溫習,在課堂中由于時間有限,學生很難完全熟練地掌握每一個知識點,通過復習,學生往往能夠更加透徹地掌握這些知識點。古語說“溫故而知新”,在復習過程中,學生往往能夠將以前學習的知識與新知識建立聯系,獲得相對完善的知識體系。
化學是初中時期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科,它不僅在中考中占據一定比例的分值,還將對學生思維模式的形成、自然素養的提升有產生為深刻的作用。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要從教與學兩個維度對課堂教學進行思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新時期教學獲得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曹元元.淺談初中化學理論知識的教與學[J].化學教與學,2013(3):23-24.
[2]李春燕.初中化學分化點的探討和教學對策[D].蘇州大學,2008.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