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龍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美術課堂倡導體驗學習方式。結合課堂教學從體驗學習的內涵、基本特征和主要方式三個方面闡述了一些思考與實踐。
關鍵詞:體驗學習;思考;實踐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筆者認為,體驗學習可以較好地解決傳統學習方式中存在的上述許多問題,美術課堂應該倡導運用體驗學習。
一、體驗學習的內涵
體驗學習是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親自參與或置身某種情景或場合,以任何可用感官為媒介,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關注、欣賞、評價某一事物、人物、環境和情感,從而獲得某種知識、技能、情感,進而影響其態度、價值觀的過程。下圖為體驗學習循環圖:
二、體驗學習的基本特征
1.個體的差異性
體驗是一種親歷,是經驗積累的過程。體驗者的經驗和價值取向不同,個體體驗的程度以及由此產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在指導學生活動體驗時,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針對個體的差異性因材施教。
2.學生的主體性
體驗總是與個體的自我意識緊緊相連,只有學生自主地去體察知識經驗、認識事物并獲得自己的感悟,激發自身的情感,并以自我的面目參與時,才真正獲得了主體的體驗。
3.過程的開放性
學習的過程是主客體交融的過程。開展體驗性學習,把學生的生活和經驗引入教學過程,整合各種教學資源,使教學內容成為開放的生動有趣的充滿活力的各種學習活動,建立寬松自由、民主平等、生動活潑的師生互動的美術課堂教學情境。
三、體驗學習的實踐運用
1.情境體驗讓學生身臨其境
情境體驗是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來使學生獲得豐富情感體驗的學習方式。多姿多彩、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情境,是學生獲得豐富情感體驗的途徑。
課例一:
初中美術《水》一課中,涉及了關于感受水的形態美,筆者設計以下教學片段:
(1)閉眼傾聽“雨水、溪流、波浪、瀑布”四種不同的水聲,要求學生邊聽邊聯想與水聲相關的畫面,并說出不同水的形態特點與內心感受。
(2)欣賞馬遠《十二水圖》中“長江萬里”“秋水回波”“黃河逆流”“云生滄海”四幅水圖,比較分析不同的形態特征、線條特征及文本意境,得出這些作品概括表現了不同環境下水波的特性和情態,提煉了物象的本質特征,并做了程式化的處理和表現,使畫面和諧、美觀的學習心得。
不同的課堂內容應該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這能夠使學生如身臨其境般地體會教學內容,引起學生的情感感染和情感共鳴,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
2.操作體驗讓學生興趣盎然
操作體驗是通過讓學生從事一定的動手操作活動來獲得豐富體驗的學習方式。通過操作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深刻體驗有關知識,領悟其中道理。
課例二:
《書法的點畫之美》中在講解“寺”字時,引導學生,先從整體來看猶如一個金雞獨立的人,進行想象,拋出問題:如何站得穩呢?“腿”也就是此處的豎彎鉤,使字站穩。如何掌握平衡協調呢?靠橫向的筆畫。同樣是“橫畫”,它們分別有什么不同?請學生上來寫寫,感受一下它們的不同。動手體驗,讓學生了解了長短不同、起筆收筆不同、方向不同、寫法的不同這些晦澀難懂的書法技法。運用象形等手法,使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事物聯想到書法字體的結構,讓學生了解書法用筆的重要性。
通過這種操作體驗,運用生動鮮活的操作活動可以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操作中趣味盎然地理解、掌握和感悟有關理論知識。
3.探究體驗讓學生提高認知水平
探究體驗是通過設置探究性問題,讓學生從事一定的課堂探究活動,以獲得豐富體驗的學習方式。
課例三:
《標志設計》選取學生非常熟悉的公共廁所的標志作為探究體驗的素材,讓學生來探索了解設計中兩種常用手法,并嘗試著讓學生應用。首先,在黑板上畫兩個相同輪廓的直立人,讓學生進行設想,添加一種簡單的視覺符號來區分男女。然后,教師給其中一個人畫上裙子。因為一般認為女孩子穿裙子,男的不穿裙子,學生自然也就明白了。這說明了只用簡單的一個視覺符號可以比較形象地反映出男女在特征上的差別,這種手法就是用某一事物的外輪廓進行設計。接著,教師引導以下一系列問題:大家有沒有看過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中的小品《不差錢》,還記得小沈陽穿的那條紅色的格子布裙嗎?如果在男女都穿裙子的國家也用這樣的辦法來設計廁所標志顯然是不合適的,那怎么辦呢?假如我們可以給男的加個煙斗,是否可以把穿裙子的相同部分去掉呢?如果去掉,標志的功能依然存在嗎?同學們,你們再看這個標志只是顯示我們人體的哪個部位特征?這說明通過抓住某一事物局部特征也可以來設計標志。最后,作業布置為運用以上兩種設計手法,對自己比較喜歡的一種動物分別作簡單的標志形象設計。
可見,這種探究體驗的方法真實、實用、有效,貼近學生實際,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強調學生“經歷、體驗、探索”。體驗學習提倡學生學習既要用腦去想,又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綜上所述,體驗學習的重要價值體現在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的真實感受,而這種內心感受是形成認識、提升能力的原動力,它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品質,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沈玲娣,陶禮光.體驗學習的理論與實踐[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Z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