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本英
摘 要:教學設計是整個教學過程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確立教學目標,確立教學重點,安排教學過程”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方面。我們必須把它當做一個重要的課題認真研究,從而提高每一個任教者的業務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設計;開發;智力
教學設計是整個教學過程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一般說來,每上一節課之前,教師要在充分了解班級學情的基礎上,本著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能力的原則,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一節課的教學設計,至少要包括這些內容:
一、要確立恰當的教學目標
所謂教學目標,就是一節課旨在達成的標準。這一點很重要,在確立時,必須要遵循這樣的幾個原則:一是要接近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最近發展區;二是要能順暢的對新舊知識起到銜接作用;三是要能夠使學生在認真學習的情況下達成目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跳一跳就能夠摘到果子”;四是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因此,在確立教學目標的時候,教師必須“吃透教材,吃透學生,同時還要吃透自己”,才能使所確立的教學目標切合實際。比如說“一元一次方程的認識”這一內容,就應該確定這樣的教學目標:1.深入理解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能區分一元一次方程與其他數學等式的不同;3.在語言描述中,能找出等量關系,會列出并熟練解答一元一次方程。這三項目標有理解記憶性的目標,也有辨識異同性的目標,還有動手操作的目標,應該說比較全面,也切合教材文本和學生智力的發展實際。
二、要確立恰當的教學重點
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總要分出輕重主次,教學也是這樣,要抓住重點,重點是核心,是綱領,把核心的問題突破了,把綱領性的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學過程的時間分配上、教學技法的使用上,都要向這方面靠攏,在這方面多花時間。比如說“一元一次方程的認識”這一節課的教學重點,很顯然就應該放在對“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上,學生剛剛接觸“一元一次方程”這一知識,必須要先弄明白,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特點,必須要滿足什么要求等。這樣,就可以在教師講述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研討探究,把這幾個有關的問題弄清楚,這樣,對接下來知識的學習也起到一個引領的作用。
三、要恰當安排教學過程
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過程這一點非常重要,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做《統籌方法》,談的就是關于合理安排工作程序的重要性。做好一件事情,必須講究程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再做什么,必須要科學籌劃、合理安排,否則會“走瞎道”,白白浪費時間。就“一元一次方程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在教學程序上就可以做這樣的教學設計:教師先舉例:“2x+3=9
3y+4=10 2a-4b=7 3c-5c=6 xy+9=x+1……”,這些等式中都含有未知數,推導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就叫做方程”。再引導學生猜想判斷方程的兩個條件是( )和( )?這樣的設計意圖在于讓學生對方程的概念有個清晰的認識。然后進行知識反饋,判斷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1)2+0=2 (2)3x-7=8 (3)x+y>5 (4)a+b (5)c=8 (6)3y<6 (7)2x+10y+z=30 (8)y2+y=10由此為下一步學習打好基礎。接著進行課堂訓練,對一元一次方程知識進一步確認:教師進行語言描述,學生邊聽邊列出方程。
(1)x等于5可列出方程( )
(2)y的0.5倍與8的和是10 可列出方程( )
(3)5與3a的差等于16可列出方程( )
(4)長方形周長等于10,其中長是4,求寬?可列出方程
( )
(5)三角形的面積是20,底是5,高是x可列出方程( )
這樣的教學環節意圖在于:讓學生感知等量關系的存在,知道對未知的量可直接設成未知數,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興趣所在。還可以讓學生在互動的情境中完成一次方程的導入練習,教師觀察引導;也可以把學生列出的方程依次列在板面上,讓學生仔細觀察這五個方程有什么共同點,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自己嘗試歸納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和思想,教師最后給出補充,對本節課的學習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接觸過方程,所以對方程的理解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這對課堂的教學情境與環節的流暢性也會起到積極作用。
總之,我們一定要認識到,教學設計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每一個教師都要給它足夠的重視,要當做一個重要的課題把它研究好,從而提高每一個任教者的業務能力,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吳宏.教師專業化發展視域下中學數學教學設計[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
編輯 丁可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