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征錦
摘 要:在小學低段體育教學中利用情境教學法,給小學生不同的體育學習體驗,有利于體育教學質量的快速提升。立足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小學低段體育課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教育;課堂教學;體育課;情境教學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體育教學得到了更多重視。在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中,依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選擇體育教學方法,是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重要前提。情境教學法具有形象性與生動性,與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相符。
一、在小學低段體育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
很多教師認為體育課堂就是運動的課堂,不需要學生思考問題,也不需要學生動腦,這是極其錯誤的教學觀點。在小學體育課堂中設置一些問題,能夠調動小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在課堂中保持頭腦靈活。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提出有效的問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會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提出問題,要注意提問的關鍵點,結合體育學科的特點進行提問。小學低段體育教學的難點是體育運動技巧的教學,依據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水平,準確設計問題的難度,讓課堂問題更加符合實際,才能啟發學生的思維。用問題構建一個思考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習得體育運動技巧。
比如,在講解起跑姿勢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小學生展示自己的起跑姿勢,讓學生擺好自己的姿勢,并思考一下哪個起跑姿勢起跑最快。這一問題具有比較性,加上學生擺好的姿勢,問題具有形象性,有利于小學生思考。在分析、思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育學習過程變得更有樂趣,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二、在小學低段體育教學中創設音樂情境
從表面上看,音樂與小學體育教學并沒有太大關系。但在體育教育事業創新發展的今天,將音樂與體育教學活動結合在一起,能夠豐富課堂教學情境。音樂,能夠激發小學生的想象力,更能讓學生律動起來。在小學低段體育教學中適當加入音樂元素,能夠調動小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更能消除他們體育學習的疲勞感。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的優勢,引入一些節奏感較強的音樂作品,并引導學生隨意律動,舒展自己的身體,感受體育學習給自己帶來的美感。
小學生好動愛玩,每一個學期,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選擇他們喜歡的音樂作品,針對音樂作品的旋律編造一支屬于他們的舞蹈或者韻律操。低年級小學生的音樂審美與體育教師的審美不同,教師要落實民主思想,通過投票的方式選擇本學期的韻律操音樂。再鼓勵每一位小學生想一個動作,將其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套個性化的韻律操。在音樂作品播放的過程中,體育課堂中的音樂情境得以形成。學生會積極開動腦筋,貢獻自己的力量。當韻律操創造完成后,教師可將其作為每節課的熱身活動,使小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找到成就感。
三、在小學低段體育教學中創設故事情境
小學生喜歡聽故事,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創設故事情境,將體育教學內容融入小學生喜歡的形式中,營造具有童趣的體育教學氛圍,能夠促進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要多多了解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小學生喜愛的故事類型,將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編制成故事。一邊講故事,一邊實施體育教學,有利于體育活動的活潑化。
比如,在講解立定跳遠運動時,教師可以結合場地條件,編制一個小故事,讓小學生扮演故事中的主角。如“小青蛙回家”的故事就可以成為構建故事情境的有效憑借,讓小學生扮演小青蛙,以青蛙跳的方式走路,培養小學生的跳躍能力。教師一邊講故事,學生一邊表演。學生表演走進叢林,前面有許多石頭(引導學生奮力向上跳),石頭后有一條小溪(引導學生跳遠),小溪里有小魚兒(學生模仿小魚動作)。在故事情境中,小學生認真聽教師講故事,規范自己的動作,提高跳躍能力,有利于立定跳遠水平的提升。
四、在小學低段體育教學中創設責任情境
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更要關注小學生的體育意識培養。大多數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很少與同齡人互動交流,沒有責任感與合作精神。低年級是培養小學生個人品質的重要時期。教師要從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出發,設計一些集體項目,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感,使小學生意識到他們在體育學習活動中的角色。利用責任情境的構建,組織小學生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進步,加強自我管理,是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之舉。
比如,在練習短跑時,很多小學生為了爭得第一,不顧他人安危。在練習中,對他人的摔倒視若無睹,缺少責任意識。教師要利用學習規則促進責任情境的創設,將學生分成小組練習,并明確告知小學生小組學習的評分,會從練習的成果、小組成員的精神面貌與小組練習秩序入手,引導小學生在關注速度的同時,關注情感與責任,利用小學體育教學促進小學生全面成長。
五、在小學低段體育教學中創設游戲情境
游戲情境,對于小學生來講最有吸引力。將小學生喜愛的游戲形式融入小學體育課堂中,其有趣的內容與豐富的形式會成為小學生愛上體育學習的理由。游戲教學對于小學生體力水平提升、智力開發都有積極作用,更能培養學生勇敢、仁愛的良好品質。結合低年級小學生的特點,選擇最合時宜的游戲活動,才能使情境更加真實,體育更有魅力。
如在障礙跑練習中,教師可以利用“送信”游戲鼓勵學生參與體育學習。讓每一位小學生思考一種障礙,可以借助體育設備,如墊子、鉛球等物。對每一位小學生進行編號,送信員要隨機抽三個號,接受三個障礙考驗。歷經障礙去送信,看哪一位小學生是最佳送信員。在游戲中,體育課堂氛圍活潑自由,小學生會成為體育課堂的主體,并樂于成為課堂的主人。用游戲情境更新體育教學模式,是體育教學進步的表現。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提倡以人為本的體育教學,也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在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中,利用情境激發小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學習觀念,才能促進體育教學魅力值的上升。以提高學生身心素質,培養體育技能為目標創設情境,是尊重小學生體育學習權利的表現,也是創新教學的實踐。
參考文獻:
[1]單維杰.關于改進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青少年體育,2015(12).
[2]李穎.淺談如何實現小學體育教學的高效性[J].學周刊,2016(8).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