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昌
【摘要】隨著我國幼兒教育事業不斷改革與發展,幼兒園教師的職業能力逐漸成為幼兒教育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因此,對幼兒教師職業能力的要求和探討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成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是指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相集合的教學活動中形成的,順利乃至完美完成教育任務的能力或技能。客觀上,解決幼兒教育的根本就在于提高教師的職業能力,進而實現幼兒教師的職業化、專業化。
【關鍵詞】學前教育 學生 職業能力
我們幼兒教師在畢業后不能馬上全心進入幼師角色,歸結其原因就是不了解幼兒園的常規工作,不了解相關的教育模式,除此之外,就是學生自身的教學能力薄弱,與家長、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較差,導致教學作用發揮受到制約。針對上述學前教育學生的情況,我們必須探索出提高學生職業能力不全面的問題所在以及解決對策、建議。
1目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存在的問題分析
1.1學生專業技能實踐能力較弱
主要表現在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很多教學內容都是專業理論多于技能實踐,從而導致了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缺乏,我們在學習了理論知識之后,不能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從而讓學生形成理論多于實踐空有理論實踐起來職業能力很弱,影響了學生獨立動手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重視知識的傳授,不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尤其是不重視教學能力的訓練。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1.2學生的“彈、唱、跳、做”職業技能基礎較差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職業技能中實踐性強的鋼琴、聲樂、舞蹈、手工等實踐性強的專業職業技能沒能全面達到教學培養目標,學生對于“彈、唱、跳、做” 等基本技能要缺于練習與實踐,導致學生職業技能不夠扎實穩固。在創新能力方面也有問題,例如在教學思想,課程安排等方面沒有適應新的形式,導致幼兒教育脫節,沒有重點對教師的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無論是在人才觀還是在教育觀念上,都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
1.3學生欠缺全面的專業知識與職業素質意識
作為幼師專業的學生具備全面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質是對從事幼兒教師職業人員的整體要求,可我們的學生不但專業知識不牢固、扎實,而且,還對自身職業素質缺乏意識,對于,專業知識欠全面職業素質意識薄弱等方面的問題普遍存在于我們的教育主體中,幼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這三個方面是職業素質的基本要求。而且,教育觀念素質、文化知識素質、身心審美素質和幼教能力素質是幼兒教師應該具備的職業素質,其中教育觀念素質是先導、文化知識素質是基礎、幼教能力素質是核心、身心審美素質是保障。
2學前教育學生職業能力提升策略
2.1建立可行性高、目標明確的教學模式
這里所提的三課就是“理論課 + 技能課 + 實踐課”,按照不同的專業大類進行招生,然后按照不同的方向進行培養,最后按照系統進行方向培養,這個模式的優點就是強調社會的需求,按照社會需求來培養專業性人才提高專業能力使其專業化,當我們完成學業后,讓大家有用武之地。為了讓該模式得到有效落實,還制定了配套的社會行業需求導向→培養目標→評價與管理機制,在該機制中要堅持以基本素質和應用能力的培養為主,面向全社會和學生,堅持專業性、實踐性、創新性這三個原則,提高整體幼師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與教學質量。
2.2建立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為了培養好學生,教師隊伍要有高素質、高水平和高技能,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使用重點培養、普遍提高、內選外聘、優化結構的教學策略,教學目標是培養出國家級的學術帶頭人,提高整體的教學科研水平,同時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學團隊,里面都是著名的專家、教授,還有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的教師隊伍要具備高水平、高學歷和高師德。
2.3培養創新能力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盡早參與到創新創業的活動中來,學校可以設立創新創業學分,這也是我們的必修課,在學校學習生活中,可以建立自己的創新創業社團, 完善創新創業機制,在整個校園中營造出創新創業的氛圍,從而提高我們參加創新創業的積極性。除此之外,對于音樂綜合、美術、舞蹈等專業技能課程,要實行教考分離制,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完善,讓考核標準更準確完善,對于評委的選擇上,可以邀請專家與校內專任教師共同參與學生考核,讓該項工作的影響力更大,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在溝通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創新機制的發展。進行五大領域綜合教法教學時,要使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例如案例剖析、口試、考證、情境創設解決、教學模擬等,在擬定考題時注意創新性思維,在最大限度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3加強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建議
3.1學校應建立扎實穩定的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機會
為了加強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達到學校的培養目標實踐與理論知識的更好結合,培養具有全面專業知識與極強職業技能與實踐經驗的優秀合格幼兒教師。還要制定相關的培養目標和職業技能培養方案,增加先進的基礎設施,以滿足教學實訓的要求,有計劃的安排學生到各個幼兒學校有目標的進行見習和實習,進而為學生實習和就業奠定良好的職業基礎。
3.2完善學生專業知識體系、提高職業素質培養
在學生走出校園的時候如何能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那就是加強學生專業素質與職業素質的培養。專業素質培養包括兒童舞蹈創編、鋼琴伴奏、手工制作、講故事、教學活動設計、幼兒衛生保健等,職業素質包括職業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素質。學校應該通過開設專業課程的設計、幼兒教師職業技能的考核、幼稚園優質課程展示、幼稚園優秀教師工作匯報等形式,加強學生專業素質與職業素質教育。
總結:通過上述分析得知,在進行提高我們幼師職業能力與培養職業素質的過程中,一定要從人才需求入手,制定出符合社會發展,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在培養中重視監督與保障,保證培養出扎實的學前教育理論知識,同時還具有很強的實踐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周世華.依托創新實驗區建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學前教育人才[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7):145-145.
[2]楊曉萍,李靜.學前教育[M].重慶;西南大學教育出版社,2011:12
[3]李建梅.與時俱進創新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J].教育與職業, 2014(1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