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馨

摘 要:隨著藝術領域的不斷發展,高校古箏教學迅速普及,但受到師資力量、學生人數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古箏教學過程仍存在部分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此,“分層并進”教學策略產生,能較好地提升學生古箏學習興趣和專業演奏技巧,本文以“分層并進”為基礎,從學生基礎情況、古箏教學方式和古箏作業等三方面科學的進行分層,重點闡述其在古箏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分層并進 古箏教學 分層教學 教學方式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逐步提高,對藝術的需要也越來越高,同時,也清楚地認識到音樂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而作為擁有三千年優秀傳統的古箏更是受到了人們的青睞,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深入研究古箏教學策略和方式,越發凸顯其必要性。需要注意的是,古箏彈奏技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實踐性強且學習周期長,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不斷積累,從而達到“質變”的目的。
一、根據學生基礎,合理分層
古箏是一項實踐性強、周期性長的音樂學習活動,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斷改進教學理念和方式,增強教學的可行性和實用性,利用“分層并進”等新型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境,提升學生古箏彈奏的熱情和積極性。
受到生活背景、學習時間、個人興趣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古箏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會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將學生合理的分成“基礎組”、“提高組”和“競賽組”,并針對三個不同層次,展開科學教學,協調三個不同層次學生教學情況,提升學生整體演奏水平,其具體的特征和在全班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1.“基礎組”學生的教學策略
基礎組學生主要包括:對古箏學習興趣不高、在學習過程中自控力較差、注意力較難集中等三種類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古箏的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別,再加上古箏演奏技巧難掌握,容易讓學生產生消極、焦躁等不良學習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如在日常多播放輕松愉快或古典箏曲目給學生聽,重新培養學生對古箏的興趣。基礎組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較大,遇到比較困難的古箏曲目,易退縮或放棄,教師可以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從最簡單的曲目開始,一步一步打好學生基礎,激發學生古箏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2.“提高組”學生的教學策略
提高組學生主要包括:具備一定古箏基礎、對古箏學習有較好興趣、能較好地控制自身情緒等三種類型。提高組學生比基礎組學生古箏彈奏技藝要高,因此,教師可以適當提高古箏演奏曲目難度,并幫助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目標,拓寬學生古箏演奏空間,使得學生正確認識到自身潛能,加強學生自身自我管理意識,提升學生應對挫折能力。通常情況下,提高組學生表現既不突出也不差,屬于中等水平,再加上學生性格一般比較內斂,從而使得教師往往忽略掉這一部分,如果想充分發揮“分層并進”教學模式優勢,必須重視提高組學生,激發學生上進心。
3. “競賽組”學生的教學策略
競賽組學生主要包括:古箏基礎好且學習時間長、心理素質好、接受能力快等三種類型。古箏比賽類型多,能較好的全面考察學生古箏技藝,高校通常比較重視這一類比賽。在選拔參賽選手時,可以根據學生古箏基本功、練習自覺性等方面,全面考核學生綜合能力,選擇最合適的參賽選手。教師在培訓競賽組學生時,可以適當播放高難度參賽曲目,并致力于提升學生古箏演奏技藝。
二、根據古箏教學目標、模式,科學分層
古箏教學目標和模式也應根據學生興趣、掌握情況等方面科學分層,結合學生表現情況,動態制定三個不同層次教學目標,即基礎組目標、提高組目標和競賽組目標,并給予相對應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不斷進步。
1. “基礎組”學生的教學目標、模式
針對基礎組學生,其教學目標應盡量貼近學生實際情況,加大對基礎組學生的監督力度,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控力,切實落實日常基本學習任務,提高學生古箏演奏興趣和基本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后時間,通過“一對一”教學模式,發揮“分層并進”的優勢,讓提高組和競賽組學生幫助基礎組學生,在幫助基礎組學生夯實基礎的同時,加強同學間交流,增強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全班同學共同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建立基礎組學生古箏演奏信心,協助學生完成可行目標,多關心基礎組學生,建立和諧師生關系,不斷提升學生古箏學習興趣。
2.“提高組”學生的教學目標、模式
針對提高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提高教學目標,并豐富日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積極探索古箏藝術領域。首先,掌握古箏最基本演奏技法,樹立古箏學習榜樣,教師在培養提高組學生時,也不應懈怠其基本技法的演奏,必須不斷夯實其基礎,為學生進入“競賽組”打下良好基礎;其次,引導學生主動向競賽組學生學習,鼓勵其大膽表現自己,積極應對古箏演奏過程挑戰,教師可以創建古箏演奏分享平臺,多讓學生在日常教學中適應競爭氛圍,并讓競賽組學生指導提高組學生技法,促進兩者之間交流,共同提升古箏技藝。
3. “競賽組”學生的教學目標、模式
競賽組學生基本功掌握情況較好,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可以適當提高對競賽組學生的要求。對于競賽組學生專業技能,應要求學生全面掌握基本技法,并致力于高難度技法演奏,盡量沒有技法障礙;對于競賽組學生日常表現,可以科學增加學生練習強度,讓學生聆聽多層次、多類型古箏曲目,如古典、現代等,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引導學生立足于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現代文明,創造更美的古箏旋律;對于競賽組學生教學方式,應多讓學生指導其他層次的學生,既能讓競賽組學生認識到自身不足,也能提升學生表達能力,更好地應對競賽過程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
三、根據古箏作業、教學方式分類,規范分層
不同學生層次應布置不同難度的作業,并結合學生練習情況,科學評價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多以鼓勵、表揚的方式,發現學生在古箏演奏過程優點,以“分層并進”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綜合競爭力。
1.“基礎組”學生的古箏作業、教學方式
在布置基礎組學生作業時,可以讓學生多練習課堂曲目,從最基本的古箏技法開始,如彈奏某個音節等,不要求學生短時間之內學會某個曲目整個篇章彈奏,夯實學生最基礎技法。教師在講解古箏彈奏時,應采取親自示范、仔細講解等方式,在學習全新古箏演奏曲目時,教師必須細心觀察基礎組學生情況,及時幫助學生形成演奏曲目整體印象,并悉心指導每個音符,激發學生古箏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審美意識。需要注意的是,基礎組學生通常自控力較差,教師可以借助競賽組學生力量,采取“一幫一”模式,監督基礎學生完成相關作業,發揮“分層并進”優勢。
2.“提高組”學生的古箏作業、教學方式
教師布置提高組學生古箏作業時,必須注重提高組古箏演奏技巧。提高組學生對自身認識程度不夠,可能會忽視古箏基本功,因此,教師可以融合古箏基礎曲目和較難曲目,針對性提升提高組學生演奏技巧。在講解古箏曲目時,應先讓提高組學生預習,并通過示范等方式糾正提高組學生存在的問題,培養學生良好古箏演奏習慣。
3. “競賽組”學生的古箏作業、教學方式
競賽組學生對古箏基本功的掌握情況較扎實,因此,教師需要布置部分有難度的演奏作業,以開展音樂會為目的,不斷夯實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提升學生競賽競爭力。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創作古箏曲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舉辦小型音樂會,將學生學習成果全面展示出來,并科學評價學生表現情況,全面提升學生在競賽過程表現。
四、 “分層并進”教學方式在古箏教學中注意事項
“分層并進”的教學方式是對因材施教的改革,只有結合學生發展需要,制定不同的古箏培養方案,讓學生在優雅的古箏旋律中受到熏陶,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使其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通過采取“分層并進”教學方式,教師可以發現,“提高組”和“基礎組”學生占整體班級的80%以上,屬于古箏教學主體,教師應根據該類學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技能掌握程度,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并布置恰當的作業,以先進帶后進,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力性,施以對應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找準定位,促進學生不斷探索古箏領域。在每個學期末,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舉辦小型觀摩會,并讓學生自主評定成績,營造輕松愉悅的音樂氛圍,促使學生不斷成長。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分層并進”新型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古箏教學過程,能有效提升學生古箏演奏技藝。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綜合考慮學生演奏水平、教學方式和方法等因素,布置多層次古箏作業,統籌專業理論知識和古箏實踐活動之間的關系,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古箏學習興趣,挖掘學生藝術潛能。同時,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職業道德水平,致力于研究“分層并進”教學模式新途徑和策略,以自身精湛古箏彈奏技巧帶領學生徜徉于藝術海洋,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
注釋:
徐菲菲.淺析當前高校古箏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及解決的對策[J].音樂時空,2015,(14).
管紜萩.試析當前古箏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實戰性[J].亞太教育,2015,(23).
張玲玲.現代古箏集體課教學模式探討[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28(4).
魏軍.“MOOC”在高校古箏專業教學改革中的應用與研究[J].黃河之聲,2015,(2).
劉利連.高校古箏教學中音色的訓練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北方音樂,2015,35(13).
劉利連.高校古箏課程教學模式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系為例[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3,(2).
龍昱冰.探究普通高等師范院校民族器樂教學發展——以湖湘風格古箏曲為例[J].音樂大觀,2014,(10).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