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敏
摘 要: 網絡時代來臨后,不僅我們的生活被媒體信息改變,教學也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利用數字化感官,將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知識形象化,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效率至關重要,因此在新時代來臨之際,利用微課教學已經不是一個夢想。本文將從微課走入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必要性進行探究,進而對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以下建議。
關鍵詞: 微課 高中生物 教學應用
高中生物教學是一門以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對自然了解認識的教學課程,但由于傳統的生物課堂教學單一,以一種填鴨式教學方式進行生物教學,因此課堂成了教師的個人秀場,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微課教學,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從學生主觀意識出發,是真正想學生所想的現代生物教育。因此對于教師而言如何利用微課,構建高效課堂,是未來生物教學中教師的必備技能。
1.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微課的必要性
微課走入高中生物教學,可謂是時代的必然發展趨勢,首先微課是教育改革后倡導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利用先進的現代化信息技術衍生而成,利用無線網絡、電子屏幕、多媒體電視墻及微格教室組合而成,這種授課方式對于接受過傳統生物課堂的學生而言,充滿新奇的想象,雖然微課使用的是一種虛擬空間技術,但是學生感受的卻是真實的課堂,因此可以說,這種虛擬的微課是可以不限制時間地點的,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由地支配學習時間,也可以將一些難點知識循環學習,不但打破傳統生物教學的限制,而且體現教學的公平性。在微課環境下,每一個學生都接受最先進的生物學習方法,打破地域的限制,進而大幅度提高學生生物學習效率[1]。
對于高中生而言,正處于青少年的過渡時期,心智發展沒有達到成熟化,心理可塑性非常強。然而傳統高中生物教學,對于學生而言太過枯燥乏味,在自控能力不強的情況下,學生很容易對生物學習感到厭倦。而微課生物教學,將傳統的黑板粉筆轉變為電子屏幕,將抽象的知識轉變為音頻、視頻等模式,為學生創建一個強有力的視覺沖擊,在心理感官作用下主動學習,是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同時有利于教師優化課程設計,利用網絡資源的豐富性,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讓學生在多姿多彩的生物課堂中,感受生物學習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2.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通過以上分析了解到,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是未來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能夠將抽象內容具體化,并通過開展新穎的教學方法,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處很多,以下主要提出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幾方面的應用方式。
2.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在課程剛開始的幾分鐘,有效地導入課程,往往會在課程開始時,就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讓學生在一個最佳的狀態中學習生物為生物教學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進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2]。因此,教師可以在開課之際利用微課為學生播放一段聲情并茂且知識凝聚的微課視頻,就可以有效地抓住學生的眼球,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本知識上,從而帶動學生思考課上問題。如在學習動物細胞工程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播放一段動物細胞分裂過程的視頻動畫,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展示,為學生揭露動物細胞的分裂過程,同時為學生引入這樣的知識問題,如什么是有絲分裂,什么是減數分裂,分裂間期與分裂期染色體又是如何變化的,讓學生通過觀察視頻內容,了解細胞分裂過程中的知識,通過這種創設情境的方式,更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教師一定要選擇符合教學情境的視頻資料,不要盲目選擇一些沒有目的性的微課,否則就達不到預定的教學效果。
2.2演示課堂實驗,彌補實驗空缺
生物教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離不開一些生動有趣的教學實驗,然而從現有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驗分析,受實驗器材的陳舊、場地限制、課程進度計劃等因素的影響,很多生物教學實驗都是通過教材翻看與教師的口述實驗過程完成生物實驗的,這就削弱了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與消化。而微課可以很好地彌補課上實驗的空缺,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視頻,將動態化的實驗操作呈現在學生面前,有效地加深學生對于實驗操作的流程記憶,達到殊途同歸的教學目的。如在胡蘿卜素的提取學習中,這種實驗是通過高新的實驗設備,與精確的技術分析與萃取技術才能實現的,可以說幾百斤胡蘿卜只能提取出幾克胡蘿卜素,因此胡蘿卜素比黃金還要珍貴。這種實驗在高中生物課堂是很難實現的,可是利用微課,學生就可以觀看國家專業生物團隊的胡蘿卜素提取過程,從而增加實驗的可見度,深化學生對高中生物知識的了解。
2.3構建知識網絡,理清知識框架
與初中生物教學相比,高中生物教學知識更抽象化,其是以認識生命系統作為教學出發點的生物課程,因此為學生構建一個系統化知識板塊,從而建立一個以生命系統為整體性的知識網絡框架,對于學生高中生物學習至關重要[3]。而微課教學正是從這一概念出發,通過視頻特寫、知識回放及圖像的慢動作停歇等,提高知識的交互性,進而讓學生發現生物知識之間的內部聯系,將學過的知識與新知識有效融合,實現新舊知識的替換,繼而構建出屬于自己的知識脈絡。如“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這節課程,就可以利用微課按照:神經調節→激素調節→體液調節→免疫調節這樣的知識脈絡,通過圖文組合,為學生構建一個有層次的知識體系,進而深化學生的生物概念。
以上是筆者通過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三個應用,闡述微課的使用價值,而在現實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的使用方向其實更寬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只有不斷對微課進行深入探究,通過精心設計微課軟件,才能使微課與高中生物教學更好地融合,但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微課的使用方法,才能使微課生物教學更人性化、智能化、高效化。
參考文獻:
[1]肖安慶.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創新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5(28).
[2]周新.微課程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設計和開發[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張國華.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前景[J].新課程(中),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