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湖
【摘 要】闡述作者探討了許多年并實踐了許多年的一種教學方法——說卷,講明怎樣說和說什么的問題,并在最后提出幾點說明。
【關鍵詞】物理教學 說卷 知識點 解題過程 解題方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8B-0088-02
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筆者探討了許多年并實踐了許多年的一種教學方法——說卷,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方法,在使用過程中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以下筆者具體談一談具體實施的辦法。
一、說卷的定義和依據
首先,說卷是學生對教師評講試卷的模仿。是學生說試卷,教師聽其解題過程。
荷蘭著名的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認為,學校的教學必須使學生由被動地聽,發展成為主動地獲取,使學生主動地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學習。
我們平常的試卷評講,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現在是反過來,讓學生講,教師聽,即學生變成教師,教師變成學生。教師講,學生聽,則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被動地去學,即是要我學。現在是學生講,教師聽,則學生處于主動的地位,學生就主動地去鉆研試卷,分析試卷,千方百計地想辦法把試題講清楚。這樣他的主動性上來了,發展成了我要學。這些是說卷的理論依據。
二、怎樣說
說卷,是指學生當著教師的面說試卷,是一種個別化的教育。具體地說,就是學生把試卷逐題地對教師說。可以學生講教師聽,也可以教師問學生答。所以教師需要放低權威和姿態,轉變角色,要變成學生思維的欣賞者、聆聽者、獻策者和促進者。師生在融洽、平等、自由的研討中促進了各自的發展,正所謂“教學相長”。
三、說什么
說什么,是由教師按說卷的要求對說卷者進行事先布置的,可讓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
(一)說知識點
對于一道題目,學生要說清楚這道題涉及哪些知識點,這些知識點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它們之間是如何聯系在一起的,要一一說出來。如果長期這樣訓練,說卷者對高中物理的絕大部分內容的知識點就很熟悉,這樣對說卷者是大有益處的。
〖例1〗如圖所示,實線是一個電場中的電場線,虛線是一個負檢驗電荷在這個電場中的軌跡,若電荷是從 a 處運動到 b 處,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電荷從a到b加速度減小
B.b處電勢能大
C.b處電勢高
D.電荷在b處速度小
〖解析〗說卷者應該說清楚的知識點有:(1)電場線的疏密與場強大小的關系。電場線密的地方電場的強度大,電場線疏的地方電場的強度小,所以粒子在 b 點的加速度大,所以A錯誤。(2)在曲線運動中,合外力的方向與運動軌跡的關系。由圖可知,電荷做曲線運動,所以F電 的方向應指向運動軌跡的內側即向下;根據負電荷的受力方向與場強方向相反,可知場強方向向上,如圖所示;再根據“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逐點降低”判斷,a 處電勢高于 b 處電勢,C選項不正確。(3)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的關系: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如圖所示可知電荷的速度方向與所受電場力的夾角大于90°,可知電場力對電荷做負功,所以 b 電勢能高于 a 處電勢能,B選項正確。(4)合外力做功與動能的關系:合外力做正功動能增加;合外力做負功動能減少。電荷是從 a 處運動到 b 處,合外力對電荷做負功,則動能減小,即速度減小,D選項正確。分析如下圖所示。
(二)說解題過程
有些學生解題時,喜歡對參考答案,只要結果與答案相同就萬事大吉,這是一種不好的解題習慣。如果一味追求結果,不重視解題的過程,雖然在解題中會遇到歪打正著,但偶然巧合變“錯錯得正”的情況,學生不容易發現,還以為自己做對了。只有通過說卷,才能發現其錯誤。
〖例2〗質量為 m 的小球在豎直平面內的圓形軌道內側運動,經過最高點時恰好不脫離軌道的臨界速度為 v0,則當小球以2v0 的速度經過軌道最高點時,對軌道的壓力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