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明
摘 要: 隨著社會進步,很多事物都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教育作為喚醒一個時代的武器,自然要隨著時代改變。舊的教學環境下,要求學生跟著教師在黑板上一板一眼地被動學習,而新課程背景下,學習變成了主動的事,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人,主要靠學生自己思考歸納。在數學這門重邏輯思維的學科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成了關鍵。課本教學已遠遠無法滿足多變的社會,讓學生積極參加有關數學活動便成了好方法,自己尋找數學規律,尋找學習數學的快樂。本文主要講述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進行小學數學教學。
關鍵詞: 新課程 小學數學 教學對策
一、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有關數學活動
舊的時代已經過去,任何新事物都要有新方法。如何讓一個人對一件事物印象深刻,最好的辦法并不是講述給他聽,而是讓他切實經歷這件事。教學也是相同的。要讓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有十分深刻的印象,言傳身教是不夠的,否則只會讓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效果適得其反,所以讓學生參加有關數學方面的活動是十分必要的,讓他們在數學情境下學習,相信在數學的奧妙之下會使他們心中好奇的種子萌發,自己提出問題,然后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之下找出答案。不但可以消除以往課堂教學的枯燥無味,還可以讓學生對學習有新的體驗,在學習中尋找快樂,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大大提高學習數學效率。
該如何讓學生參加有關數學的活動?便要靠教師的引導了。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得明白這節課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制訂一個教學計劃,以防教學過程中產生教學空白。接下來的教學按照計劃進行,教師可舉出一個隨處可見的有關數學的例子,前提是該問題的解決方式在學生所學知識范圍之內。讓數學回歸到具體,讓學生明白數學并不是書本上那些死記硬背的東西,而是靈活的、有邏輯性的、需要掌握方法的。問題提出之后,學生先自己思考,若無法得出答案,可大家互相討論,直至找到解決辦法。活躍課堂氛圍,擺脫以往死氣沉沉的課堂環境,讓學生相信憑借自己的力量也能解決問題,從而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生活中的數學例子數不勝數,學生要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對學習數學是非常有幫助的。小學數學為以后數學學習奠定基礎,應使小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從生活中舉出數學例子可以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應用的廣泛性,從而堅定學好數學的決心。小學生的學習意識淡薄,單從書本上難以對數學這門抽象學科有具體的認識,所以生活可以讓小學生認識數學,從而探索數學,找出數學規律。通過轉化數學概念為生活實例,讓學生學著將已學知識和生活經驗相結合解決問題。如提出問題:媽媽早上去菜市場買菜,土豆2塊錢一斤,西紅柿3塊錢一斤,媽媽總共買了3斤土豆,兩斤西紅柿,總共用了多少錢?這個問題的提出自然而然讓學生聯想到生活實際,從而在腦中構建數學模型,達到教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的目的。將數學回歸生活可分為兩個步驟。
1.在生活中體驗數學
數學往往是抽象的,要是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效果將會有很大增強。在生活中體驗數學,要求教師在平時課堂上多舉出生活中的數學例子,引發學生思考,將學習具體化。并且多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數學、體驗數學。從新教材中可以看出,以往古板的學習模式已不復存在,很多地方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如調查家庭用水情況,調查小區年齡分布等。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了解數學的普及情況和實用性。
2.在生活中應用數學
學習是為了應用,學習數學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所以在生活中應用數學是學習的最終目的。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隨處可見,可以說數學是生活運用最廣泛的學科之一。讓小學生在學習之余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難題既是幫助了解數學、走進生活,又是對所學知識的最好檢測。
三、改變評價學生數學學習情況的標準
新課改明確指出用作業情況、考試成績作為反映學生數學學習情況的標準在現如今這個要求全面發展型人才的社會已不再適合。若教師僅看重考試成績,不但不能幫助學生多方面學習,反而會導致學生死讀書、讀死書,甚至可能加劇學生的作弊情況。所以,多方面評價學生才是教師應努力發展的方向。
1.增加日常課程評價比重
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多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不僅幫助教師了解每個學生,還能使學生更加了解自己。教師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態度、優勢及不足之處,以這些作為自己評價的根據,結果將會更加準確,幫助學生提升自己。在日常課程評價中,要求教師走近每個學生,通過向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等方式總結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了解程度。
2.多元化評價
每個學生的性格不同,愛好不同,自然影響數學學習,所以,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性格差異,不能對所有學生統一標準,應對每個學生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如活潑好動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靜下心多做些數學習題,而對于安靜內向的學生,則要鼓勵他們用開闊性思維學習數學,多與其他學生就數學問題進行探討。
世界日新月異,數學教學方法時刻變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學習要有一個整體或部分改變,目的是使教師教學方式更適合當代學習數學的小學生,更滿足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在此目的下,老數學教師要改變以往老師說、學生聽的教學方法,新數學教師要從新課程要求出發,練就一套最合適的數學教學方式。讓小學生對數學有興趣,充滿好奇和期待。
參考文獻:
[1]張秀麗.淺談新課課標下的小學數學[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11).
[2]李亞民.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練習的實施[J].新課程學習(上),2011,(5).
[3]姚永芳.分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學周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