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恒山
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一步。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頭痛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訓練;課堂教學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通常讓學生最頭疼的應該就是寫作課了。教師一般都認為小學作文教學是從三、四年級開始的,因此,在學生一、二年級的時候,教師單一地抓拼音和識字教學的訓練,結果到了三、四年級突然學起寫作文來,學生會感到不知所措,因為學生連起碼的語言表達能力都還沒有具備,就算教師費盡心思,講得口干舌燥,焦頭爛額,也難以達到效果,漸漸地,教師和學生提到作文都覺得頭痛,學生不想上作文課,怕寫作文,所以作文教學往往是事倍功半。其實,作文教學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必非得等到三、四年級再開始,因為它需要時間的積累,而這從學生剛入學的一年級就可以開始了。
一、教學方法
首先,從教師來說,對自己要提高要求。這是因為現如今信息高速發展,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這時如果教師不及時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永遠都是傳統的老模式,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產生厭煩心理。而且要注重題材的廣泛性,這是由于總是讓學生寫一些命題作文,學生往往寫不出來,因為學生缺少的不僅僅是生活的經歷,還有提煉自己生活經歷的能力,所以學生這個時候還無法寫出能達到教師要求的作文。此時教師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通過讓學生講故事或者介紹自己的愛好、家庭等方式逐漸讓學生學會如何將心中所想用文字表述出來。其次,教師在訓練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要給學生好的示范模板,引導學生在課例中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最后,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性,這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中會有意無意地給學生規定框架,甚至連如何開頭、如何收尾都告訴學生,也就是所謂的應試模板。這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是萬萬要不得的!教師應該教學生品讀范文,品味其用詞造句的美妙之處,再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所想所感任意發揮,一篇作文的可貴之處不在于遣詞造句有多么規范,而是要有自己的思想。作文的思想來源于生活,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小學生的生活更是單純美好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取材于生活,能將所見、所聞、所聽、所想寫出來就完成了作文的一半,剩下的部分教師再進行批閱指導。
二、閱讀積累
小學生在寫作中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閱讀量少,積累的素材少,這樣即使能寫出簡單的語句卻不能成為優秀的作文。這就要求學生廣泛閱讀,積累語言和素材。首先,讀是寫的基礎,寫以讀為前提,只有學生讀得多了,寫作時才能文思如泉涌,下筆如有神。廣泛閱讀,積累語言和素材是解決學生“有話道不出”的重要方法。語文課標就明確規定了小學生的閱讀量,可見這是十分必要的。當然,閱讀不能漫無邊際,教師要做的就是給學生推薦適合小學生的文學精品、歷史名著或者有利于語言表達的童話故事等,以便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課外閱讀強調的是學生對素材和語言的內在吸收和消化,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可以讓學生把讀到的精彩的、喜歡的句段摘抄下來,方便時?;匚?。同學之間可以互相交流閱讀,這樣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久而久之,學生讀得多了,積累到一定程度,積累的語言自然會很豐富,寫作時對語句運用自如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這時候學生寫的作文已不再青澀,變得豐滿、圓潤,帶有明顯的個人風格,這就是學生大量閱讀,厚積薄發的效果。此外,在大量閱讀的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學生可以寫每天的見聞,也可以寫閱讀的讀后感。日記是語言積累和鍛煉的最好方法,而且寫作范圍很廣泛,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寫作空間。學生漸漸養成一個習慣后,再讓學生寫周記等,難度就會降低很多。
三、培養興趣
頭痛于作文的學生,還是因為沒有從中找到寫作的樂趣,而興趣是寫好作文的最佳動力。作文教學要取得一定的成效,語文教師必須挖掘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寫作為主動寫作,逐漸讓學生樂于去寫。前面提到學生一開始要大量閱讀積累,在這一過程中一部分學生會從中體會到文字的美妙,進而喜歡上閱讀寫作,這是最自然培養出來的興趣,也是持續時間最久的。這只存在于較少的一部分學生,而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的興趣要通過其他方式培養。教師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最后,作文的評閱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寫作興趣。此時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就顯得相當重要,可以從精神上給學生喜悅感,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發現學生作文中的亮點,尤其是寫作欠佳的學生的閃光點,一個詞的巧妙運用、一句點睛之筆都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逐漸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參考文獻:
黃全明,陳樹寶.小學語文教育科研[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