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勇 于國章


摘要:新常態背景下,為探究我國上市公司整體研發投入效用水平,現選取2013-2015年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實證分析了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以及高管激勵在二者關系中的調節作用。經實證分析得出結論,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同時發現內部控制指數對上市企業研發強度與企業績效關系產生了顯著正向調節作用。此外,還對高管激勵調節作用的作用機理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研發投入;企業績效;內部控制;調節作用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6)08-0144-03
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中央作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力圖打造發展新引擎。而創新戰略成功與否的關鍵一點就在于研發投入的強度和效率,R&D;活動雖然在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由于其具有收益周期長和收益不確定等特質,往往使得企業的創新活動實施效果大打折扣。而隨著對R&D;投人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注意到研發投入的實施效果還受到其他重要因素的影響,這極大影響了R&D;項目的投資效率,而作為公司治理重要內容的內部控制便是其中之一,其會通過監督和激勵機制來影響R&D;項目的執行效果,最終影響企業績效,因而公司內部控制被作為R&D;投入與企業績效關系的調節變量被引入。本文在實證檢驗中利用層次回歸方法,充分辨識公司內部控制變量的調節效應,并且進一步考察調節效應的作用機制,為提高中國上市公司R&D;執行效果、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供一定的理論指導和實證經驗。
一、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一)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對于R&D;投入與企業績效的關系,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多數研究結果證實了R&D;投入與企業當期財務績效具有正相關關系。Barcena-Ruiz等(2014)認為研發投入是企業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Sheng-Syan。Chen等(2013)研究發現擁有更高研發水平的公司,更易于從其他公司招聘更多的關鍵員工,可以獲得研發投入更多的溢出效應。國內研究中,張其秀等(2012)研究了2007-2010年國有制造業上市公司,研究表明R&D;對公司績效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少數學者研究發現R&D;投入與企業當期績效不具有相關關系或者呈負相關關系,例如陳建麗等(2015)發現研發強度對當期企業績效有顯著負向影響,Guo.等(2004)使用中國軟件行業的數據檢驗發現,R&D;強度與企業利潤率、生產率均負相關。
熊彼特的新經濟發展理論認為經濟發展是創新的結果,只有新技術與知識創新即“創造性破壞”才能促使企業優化企業生產要素,最終獲取競爭優勢。因而研發投入強度是保持經濟健康穩定增長的關鍵所在,適度強化研發投入有助于迅速提升技術水平,通過技術創新促進經濟增長,提升國家競爭力。綜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1:企業R&D;投入與企業財務績效具有正相關關系。
(二)內部控制在R&D;投入與企業財務績效關系中的調節作用
R&D;投入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升企業績效,但R&D;支出對企業績效的提升作用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其中關鍵的一點便是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如Yeh等(2008)的研究結果顯示,市場對那些董事會規模比較小且獨立性比較強的企業的R&D;支出有更強的反應,可見不同治理結構下R&D;投入與企業績效表現出不同的關系,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能夠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從而提升企業績效,從方法上說,公司治理水平對二者關系有調節作用。而內部控制作為企業各級管理層正確行使職能的控制體系,也必將對二者產生調節作用,并且隨著企業內部控制水平的不斷提高,會通過完善監督和激勵機制來提升R&D;項目的執行效果,進而對R&D;投入與企業績效起到正向調節作用。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2:內部控制對R&D;投入與企業績效關系具有正向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