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芬+++郭海濱
【內容摘要】新課程改革之后,學校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越來越重視,以往教師采取多課時、多任務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應新的課堂,它不僅違背了教師教學的規律,也增加了學生額外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讓學生的負擔變得更加沉重。本文結合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對教師采用互動性進行化學教學進行相應的探討與分析,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相應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 互動性教學 方法策略 問題分析
初中化學講解的是基礎自然科學知識,學生學好初中化學可以為他們將來的學習做好準備,幫助他們夯實自身的化學基礎。學生從初中開始學習化學知識,因此幫助學生學好化學,教師在初中就需要緊抓學生的化學學習,讓學生對化學學習感興趣,從而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在化學知識海洋中積極探索。化學互動性教學指的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互動學習,教師通過與學生進行互動來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化學知識,讓學生學會化學實踐技能。
一、教師通過互動引導學生思考化學問題
新課程改革之后,學生成為化學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喪失了教學主體地位,負責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化學是理科學科,因此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為了幫助學生學好化學,教師必須著手引導學生在化學課堂上思考,讓學生在主動思考中掌握化學知識,幫助他們夯實自身的化學基礎。比如,在學習鎂燃燒、堿式碳酸銅分解以及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這些化學實驗時,筆者就引導學生進行實踐,讓學生在實驗室中完成這些實驗。實驗完成之后,筆者會提問學生,他們在實驗的過程中學到了什么,是否發現所有的這些實驗都有一些共同點?問題提出之后,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很好地激發,他們開始思考剛剛完成實驗的共同點。
實踐表明,筆者采取的互動教學成功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思考,激發出他們化學學習的主動性。初中生是剛剛接觸化學學習,因此他們的知識點很薄弱,自身也沒有形成一個化學知識框架。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化學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學習,讓學生知道這個化學問題與哪些知識點相對應,從而節約學生的化學學習時間,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
二、教師可以采取開展課外活動來與學生進行互動
化學與自然科學有著很大的聯系,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讓學生在課外完成化學學習。對初中生來說,課外活動比課堂教學更加有趣,他們會更積極地參與課外活動,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機會也會變得更多。化學課外活動的開展形式非常多樣,常見的課外活動有化學競賽、化學小成果展示、化學園地等,每一種化學課外活動都有各自的特點,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課外活動。比如,筆者在進行化學教學時,筆者會每四周組織學生進行知識講座,讓學生講解生活中常見的工業危害、溫室效應以及酸雨等現象內在的化學性質,通過建立知識講座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認識到學好化學的重要。
三、教師建立教學情景來與學生進行互動
教學情景是教師教學的催化劑,它能夠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始終擁有學習的動力。教師可以采用創設教學情景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習化學知識。比如說在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這一課時,筆者就采用創設問題情景進行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筆者告訴學生,在意大利有一個地方被稱為死亡之谷,這個死亡之谷非常古怪,當人牽著一條狗走進去的時候,人會保持健康狀態,但是小狗卻很快就會暈倒。而人如果蹲下來他們馬上就會和小狗一樣暈倒。這種現象非常奇怪,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初中生的好奇心非常強,當筆者給學生講完故事知識,學生慢慢進入學習的狀態,他們很好奇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實踐表明,學生已經進入學習情景之中,因為他們對筆者講解的故事很感興趣,所以每一個學生都積極的參與課堂學習,筆者的教學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四、教師采用提問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都會發現學生在課堂上有時會表現得精神萎靡,他們的注意力也很難集中在課堂中。為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注意力,教師可以采用提問互動教學,通過提問讓學生始終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提問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互動教學模式,通過提問,教師可以引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形成主動思考問題的習慣。以筆者教學為例,筆者給學生講解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得實惠,筆者就以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實驗作為參照,讓學生結合這個實驗來推斷二氧化碳與石灰水的反應有什么樣的現象。筆者提問學生,久置的氫氧化鈉會發生變質,那么石灰水在久置之后是否會產生同樣的現象呢?通過提問,筆者成功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讓學生認真思考課堂問題,學生的學習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