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梅 石靜


[摘要] 目的 探討α-硫辛酸、甲鈷胺、前列地爾聯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該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2015年以前收治的39例患者設為對照組,采用甲鈷胺和前列地爾治療,將2015年后收治的39例患者設為觀察組,采用α-硫辛酸、甲鈷胺、前列地爾治療,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狀況、神經傳導速度及臨床癥狀評分狀況。 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TSS總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正中神經、腓淺神經的感覺傳導速度和運動傳導速度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較高,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無差異,P>0.05。 結論 臨床使用α-硫辛酸、甲鈷胺、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神經傳導速度,治療效果顯著,且患者療后不良反應癥狀輕且少,值得推廣運用。
[關鍵詞] α-硫辛酸;甲鈷胺;前列地爾;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2(b)-0010-03
糖尿病是引起周圍神經病變的主要因素,隨著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提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發病率也在不斷提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常出現代謝紊亂、血管損傷等多種癥狀,致殘率較高。臨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主要采取對癥治療和病因治療兩種方式。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相關并發癥的發生與氧化應激損傷存在聯系。α-硫辛酸屬于臨床常見抗氧化劑的一種。此次研究中探討α-硫辛酸與甲鈷胺;前列地爾聯合使用的治療效果,以期為臨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提供參考,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該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1999年)》,均屬于2型糖尿病;均未出現其他嚴重糖尿病并發癥;排除2周內使用糖尿病神經病變藥物治療的患者;排除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患者;重要器官無嚴重疾病;均無嚴重精神疾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將2015年以前收治的39例患者設為對照組,男女比為17:22,年齡48~73歲,平均年齡(60.7±4.3)歲;糖尿病病程1~11年,平均病程(4.6±1.7)年。將2015年后收治的39例患者設為觀察組,男女比為18:21,年齡48~72歲,平均年齡(59.2±3.8)歲;糖尿病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3±1.4)年。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斷標準
①排除脊椎病變、顱腦病變、乙醇、藥物等相關因素導致的周圍神經病變;②跟膝腱反射出現減退或消失;③出現四肢疼痛、麻木、感覺異常等相關癥狀;④肌電圖顯示患者神經傳導減慢[1]。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如進行運動、飲食控制、胰島素等相關降血糖藥物治療,控制血糖。保證患者治療前血糖保持穩定狀態。觀察組給予患者靜脈滴注600 mgα-硫辛酸注射液(德國史達德大藥廠,國藥準字H20050385)+250 mL生理鹽水(上海百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3250)、500 μg甲鈷胺注射液(日本衛材株式會社,國藥準字H20130206)+10 mL生理鹽水、20 μg前列地爾(哈藥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565)+40 mL生理鹽水治療,1次/d。對照組患者給予甲鈷胺和前列地爾治療,用藥狀況與觀察組相同。
1.4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進行3周治療,每日定期對患者血糖狀況進行監測,并對患者進行血常規檢查、肝腎功能檢查。使用TSS(神經病變主覺癥狀問卷)對患者臨床癥狀進行評分,主要包括刺痛、灼燒感、感覺異常、麻木四項,以此評價患者病癥嚴重程度,每項0~3.66分,總分14.64分[2]。分數越高患者病癥越嚴重。
使用肌電圖記錄患者正中神經、腓淺神經肌電圖感覺傳導速度(SNCV)及運動傳導速度(MNCV)狀況,對比兩組患者神經傳導速度。
根據臨床檢查結果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癥狀發生狀況。
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跟膝腱反射基本恢復,SNCV及MNCV神經傳導速度增加5 m/s以上;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跟膝腱反射明顯改善,SNCV及MNCV神經傳導速度增加5 m/s以下;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變化或出現惡化,跟膝腱反射,神經傳導速度無變化[3]。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方法
上所有數據結果均采入到SPSS 18.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確保錄入過程客觀真實,正態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正態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總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TSS總評分為(4.2±1.1)分,對照組為(7.4±1.3)分,觀察組患者治療后TSS總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t=11.73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神經傳導速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正中神經、腓淺神經的感覺傳導速度和運動傳導速度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2.3%與對照組64.1%相比明顯較高,P<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療后不良反應癥狀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1例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狀況,2例患者出現頭暈頭痛癥狀,對照組患者中1例患者出現頭暈頭痛癥狀。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7.7%與對照組患者2.6%相比無差異,χ2=1.054,P>0.05。
3 討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相關研究結果顯示,代謝紊亂、細胞因子異常、神經營養因子缺乏、血管損傷、氧化應激、免疫反應等均是該病的重要影響因素。患者除出現糖尿病癥狀外,還會出現腹脹、麻木、疼痛、出汗、跟膝腱放射減慢甚至消失等癥狀,易引起患者伴隨焦慮、抑郁等相關精神疾病癥狀,甚至將會引起患者病殘,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
臨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包括以下步驟: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環、修復神經損傷以及對癥治療。此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甲鈷胺聯合前列地爾治療。甲鈷胺屬內源性輔酶B12,其能快速進入神經元細胞器,并參與腦細胞、脊髓神經元胸腺嘧啶核苷合成,促進葉酸、核酸代謝過程,促進核酸及蛋白質的合成;且甲鈷胺能有效抑制藥物引起的神經退變,促進神經傳導功能恢復,從而緩解患者臨床癥狀[4]。
前列地爾屬血管擴張劑,其活性較高,且在人體中具有一定的靶向性,又稱前列腺素E1。前列地爾能改善血液動力學,增加血管平滑肌細胞周明的CAMP含量,擴張血管,從而有效降低外周阻力,緩解患者神經病變;其次,前列地爾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效減少血栓形成,并能促進血栓周邊血小板發生活化逆轉,增加紅細胞表面積,改善紅細胞變形能力;第三,前列地爾能激活質蛋白酶,促進甘油三酯水解,從而減少血脂含量,改善內環境;第四,前列地爾能抑制平滑肌收縮,并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分泌促進血管平滑肌舒張;第五,前列地爾能刺激血管相關內皮組織產生一種組織型纖溶性物質,有助于血栓溶解[5]。因此,前列地爾能促進微循環改變,從而緩解患者臨床癥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氧化應激反應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產生過程中占據重要位置。因此此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改善微循環的基礎上使用α-硫辛酸抑制氧化應激反應。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在金雪花[6]等人研究中,A組(α-硫辛酸、甲鈷胺、前列地爾聯合)患者的治療后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和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均高于B組(甲鈷胺、前列地爾聯合),該文研究結果與之相符,進一步肯定了α-硫辛酸的應用效果。甲鈷胺聯合前列地爾治療時主要通過改善患者微循環,促進神經修復來治療疾病。而α-硫辛酸為天然抗氧劑,其能降低患者神經組織脂質氧化現象,抑制蛋白質糖基化;其是唯一兼具水溶性和脂溶性的萬能活氧劑,易被人體吸收,硫辛酸還能平衡血糖,促進機體吸收葡萄糖,且其能抑制醛糖還原酶活性,阻斷葡萄糖、半乳糖轉化成為山梨醇,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糖尿病癥狀,減少患者降糖藥物使用量;α-硫辛酸還具有良好的氧化還原作用,能有效清除患者體內相關氧化應激狀況,促進神經肽、P物資、神經生長因子及相關物質恢復,抑制脂質過氧化,保護正常細胞,并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氧化應激反應的產物是引起氧化應激反應的重要因素,這些產物也是影響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主要因素,能促進內皮細胞及相關細胞中活化因子發揮作用,提高巨噬細胞功能,從而引起糖尿病神經病變,α-硫辛酸抑制應激反應后能有效抑制巨噬細胞功能,保護患者神經組織,減少炎癥反應;此外,α-硫辛酸能促進患者血管舒張,提高患者血流量,緩解患者神經組織缺氧、缺血癥狀,從而促進神經傳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7-9]。采用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時時,不僅能改善患者微循環,還能抑制氧化應激反應,增加血流量,發揮抗炎作用,改善神經功能,直接改善患者糖尿病癥狀,從根源上治療疾病,因此聯合用藥治療效果更佳[10]。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均出現不良反應癥狀,患者不良反應癥狀較輕,且隨用藥時間增加,不良反應均消失,進一步證明了此次研究中所有藥物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對患者耐受性要求較低,可在老年患者中使用。
綜上所述,α-硫辛酸、甲鈷胺、前列地爾聯合用藥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神經傳導速度,治療效果顯著,安全可靠,可將其作為臨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有效方法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鄧杉杉,欒建芳. α-硫辛酸聯合前列地爾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4):584-585.
[2] 趙漢儒. 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 中國藥房,2011,22(8):710-711.
[3] 武艷麗,劉俊芳,李鵬旺,等. 穴位注射甲鈷胺聯合靜脈滴注α-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 現代藥物與臨床,2014,29(2):178-181.
[4] 宋樂芹,吳麗萍. 前列地爾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 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0):152-154.
[5] 牟宗平. 前列地爾聯合α-硫辛酸、甲鈷胺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醫臨床研究,2014,6(27):55-57.
[6] 金雪花,付鴻玉,唐海燕,等. α-硫辛酸、甲鈷胺、前列地爾聯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58例臨床觀察[J]. 當代醫學,2011,17(3):151-152.
[7] 盧斌,許一新,崔煥煥,等. α-硫辛酸、前列腺素E1、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10):1171-1173.
[8] Sang Soo Kim,Jong Chul Won,Hyuk Sang Kwon,et al.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 Results from a nationwide hospital-based study of diabetic neuropathy in Korea[J].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13.
[9] Randhir Singh,Lalit Kishore,Navpreet Kau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Current perspective and future directions[J].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2013.
[10] 韓亞娟,高方,薛耀明,等. α-硫辛酸注射液聯合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廣東醫學,2011, 32(18):2464-2466.
(收稿日期: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