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松
【摘 要】近年來,石阡民族中學積極推行課程改革,生物教學采取導學案的方式,各學科組集智備課,發揮教師的團隊優勢,分清學生實際情況,編寫適合學情的生物導學案。教學中讓學生先做導學案后講解,其中充分相信學生,有效地進行小組探究,且讓學生人人參與,大膽展示學習成果,再適當地采取一課一測,從而夯實章節知識點,逐漸提升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育教學;導學案;利用方法
近年來,石阡縣在馮恩洪教育專家團隊的指導下,掀起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浪潮。生物教學雖然沒有像數學和英語進行“分層走班制”教學,但是要求實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采取導學案的方式,充分展示和發揮學生主人翁的功能。
一、集智備課,發揮團隊優勢
石阡民族中學采取集智備課的方式,每周四下午活動時,年級學科組長先要陳述下周要上課題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等內容,并將本課在書中所處地位以及本課的大概內容加以分析和介紹。例如進行《生態工程的理論依據》一節的集智備課時,組長先講明學習目標:①簡述生態工程的概念,關注生態工程的建設;②討論生態工程的原理,舉例說出各原理的內容。學習重點:①理解生態工程的概念;②掌握生態工程的目標。學習難點:總結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舉例說出各原理的內容。然后小組成員自由發言,就課程的各個部分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討論完畢后,形成書面的導學案,其他人可以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對此導學案再進行修改,融入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最終形定稿,交付印刷。
二、先做后講,發揮學生主人翁精神
如今,石阡民族中學高一高二所有學科都使用導學案。每周一或是根據教學進度要求,把學案發給學生,讓學生在自習課先去完成,在完成的過程中可以發揮小組探究合作的功能,組內討論決定答案,也請組長每次上課前做好導學案的檢查,批上“合格”相關字樣,沒有完成的同學,督促其完成,老師上課前也要抽查,做得好的加分。例如教學《農業、城市生態工程及綜合運用》時,設計了學生通過看書自己就能完成的預習檢測:如何在人多地少、( )的條件下提高( )效益、( )效益和社會效益。對策:建立( )型生態工程。也設計了需要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才能完成的內容。
三、人人展示,發揮學生潛力
一節課的導學案完成后,上課前,學科組長會安排將導學案中的探究問題的答案分組寫在前后左右的黑板上,每次每個小組成員可以輪換,以期人人都有展示機會,上課時,恰當時機要讓小組的人起來給其它同學講講是如何做出來的,如何得出的這個結論。例如:教學《農業、城市生態工程及綜合運用》時,可以讓學科組長安排將導學案中的“課堂學習”里問題的答案寫在黑板上。當時我們設計了幾個選擇題和填空題,其中展示的選擇題的答案各組略有差別。比如:(多選)發達國家與我國的生態工程建設強調的重點有所不同,原因是( ):A.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人均土地、水等資源占有量較多,所以這些國家的生態工程往往注重生態恢復,而較少注重經濟效益。B.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人均土地、水等資源占有量較多,所以我國的生態工程往往注重生態恢復,而較少注重經濟效益。C.發達國家人口較多,人均土地、水資源和能源占有量少,所以在進行生態工程時,一定要注重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D.我國人口較多,人均土地、水資源和能源占有量少,所以在進行生態工程時,一定要注重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因為是多選題目,學生的答案就多樣化了,各小組都有同學出來闡述自己的理由,爭論不休,課堂活躍,而且很多同學在說理的過程中為了讓別人信服,采取了引用書本,舉例說明等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力。
四、一課一測,提升學習效果
通常情況下,每課內容學完后,學科組會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出一份檢測題目,以幫助師生雙方反饋信息,通過一課一測,可以把課堂上反饋到的學習缺陷及時總結、及時矯正,并及時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內容。例如講完《胚胎工程》后,根據普通班的情況,針對知識點出了20道選擇題和少量填空題,課堂上讓學生在一節課內完成,之后小組對比答案,然后下節課上課前把各小組的答案寫在黑板上,再由老師公布正確答案,再選擇錯誤率比較高的題目有效地解說,從而能對本章節的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掌握,對未達到過關要求的學生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必要的反饋矯正,彌補不足,以求絕大多數學生能真正達到節節清、章章清,不拖欠知識點,夯實基礎,不斷提升。
總之,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集體備好導學案,指導學生有效地去預習,發揮學生主人翁的作用,要多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要激發他們的潛力,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一課一測的方式,利用好導學案,提升高中生物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四海.學案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2]張霞.導學案在生物課堂中的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郭小玲,張軍朋.學案存在的問題及成因[J].教學與管理,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