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卉 林燕 龔倬蘭 劉小倩
【摘 要】本課題主要研究山西省國學教育現狀。我們通過實地調查和問卷調查,獲得了關于山西省國學教育現狀的第一手資料,據此我們調查了目前山西省部分國學學校的辦學規模、師資力量、學生來源、招生方式、課程設置、運營體系等方面及國學接受群體對國學教育的意見和看法,從中得出對山西省國學教育現狀的相關建議:①國學接受群體對國學教育大多持支持態度,認可國學教育在當今教育體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②現階段的國學教育依舊是常規教育的輔助工具,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國學教育機制;③應盡快構建中小學校國學教育課程和方法體系。
【關鍵詞】山西;國學教育;教育體制;國學接受群體;現狀
一、我國國學教育概況及項目研究的意義
1.我國國學教育概況
在2014年教育部出臺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當今社會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這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途徑。 據統計截至 2005 年底,中國已有 700 萬個家庭、70 多個城市的少年兒童加入到了誦讀儒家經典的行列。各地的中小學校也推出了與國學教育相關的課程,而太原市內山西國學實驗小學、止謙私塾、太原北辰國學學堂、晉陽書院等以國學教育為主的中小學校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2.項目研究的方法及意義
為了研究山西省國學教育實踐現狀,我們采用了實地調查和問卷調查兩種方式,一方面了解省內的國學機構辦學情況,另一方面深入剖析國學接收人群對國學教育的看法,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切實有效的教學措施。通過對當前的國學教育狀況的科學分析,探討總結出面向不同階層群體的國學教育的科學規律,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舉措,推廣國學,加強國學的教育,使其更好的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二、山西省國學教育狀況調查及分析
1.太原市實地調查及分析
為了能更好地了解山西省國學教育現狀,我們采用了實地調查的方式,分別走訪了山西國學實驗小學(山西省國學實驗基地)、止謙家塾、太原北辰國學堂、晉陽書院等特色學校,并對其中部分院校進行了訪談。
山西省國學實驗小學創辦于2009年,位于太原市青年宮附近,從該校任課教師陳老師口中得知,他們的招生僅僅通過口口相傳和家長推薦進行,沒有進行網絡和社會宣傳,學校課程包括國學課程和傳統應試課程兩部分構成,而所使用的國學教材多為《論語》、《弟子規》、《道德經》等國學經典,但是師資力量普遍參差不齊,教師學歷層次從中專到本科不等,它的運營主要是通過學生的學費以及企業家的資助來維持運營的。
北辰國學學堂的教學分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進行國學啟蒙,并不定期舉行游學、名家講座、對外交流、經典晨讀等活動。主要學習課程主要為讀經課,如《弟子規》《孟子》《周易》《孝經》等。此外,學生們還將進行禮儀、詩詞格律、書法、武術等方面的學習,但是并未設置英語和數學課程。
止謙家塾,招生對象是兩歲半至六歲的幼童。據了解,止謙家塾負責人趙江河在止謙家塾的基礎上,又開辦了龍興國學小學,招生對象為6歲至11歲的學齡兒童,學生人數預計達百人以上。負責人趙江河說,龍興國學小學應試課程外,還有誦讀國學經典及學習書法、武術、詩聯、文字學、古琴、中醫等課程。
而與普通義務教育的學校相比,這種私人運營性質的國學學校每年的學費均在2-3萬左右甚至更多。
由此可知,各校招生方式大多采用口口相傳或網絡宣傳的方式進行,宣傳力度較小,招生人群也有所局限,大多以學前啟蒙為主要教學點;學校課程多數由國學課程和統應試課程兩部分構成,采取考試的方式來檢驗學生學習成果;所用教材多為《論語》、《弟子規》、《道德經》等國學經典著作;均為私營性質,依靠學費和企業家資助維持運營,學費高昂;師資力量參差不齊。
2.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我們針對學生、老師和家長分別進行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552份,其中學生254 份,老師130份,家長168份。我們采取了比較分析的方法,希望通過比較國學被接受人群所反映的有效信息,得出切實可行的結論,并對此做出分析總結。
從學生的調查數據中,我們得知90%的學生均對國學教育的積極作用表示肯定,也有一定的學習興趣,但是由于升學壓力等因素僅僅將國學的學習當作任務來完成,而多數學校采取國學課程和應試課程同時開設的教學方式,也容易產生學業負擔過重、國學學習不連貫等問題。國學教育還需要時間來慢慢滲透。
在教師群體中,有將近90%的教師認為國學教育的意義在于培養民族文化認同感,提高道德水平及其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為學生樹立正確向上的世界觀,僅有4%左右的教師認為國學的學習在于開發兒童智力并提高應試能力。同時,有超過半數的教師認為開展國學教育的學習并不會加重學習的負擔,而且認為如今的國學教育大多流于形式,未能把握其精髓,多是搞運動式教育,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76%的家長對國學教育的作用持肯定態度,而多數家長對國學教育機構的了解僅僅是來自于網絡等大眾傳媒。盡管昂貴的學費是物有所值,但是高昂的學費仍然是讓眾多家長和學生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
三、結論及建議
經過對調查結果的統計和整體分析,我們逐步總結并提出以下建議:
(1)應呼吁教育部門加強對國學教育的引導,從中小學校教學體系入手,盡快構建科學規范有效的國學教育機制。科學選擇國學教育內容,培養高國學素養的教師隊伍,緩解國學教育與傳統應試教育體制接軌的矛盾,并編寫有較高普及度的國學教材,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向,避免出現任課教師自身國學素養缺乏的現象。
(2)現階段的國學教育依舊是常規教育的輔助工具,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國學教育機制。對此,我們應該扶持民間辦學,降低就學成本,設立統一的收費標準,完善對國學學校的監管體系,提高國學學校辦學的規范性。
(3)國學接受群體對國學教育大多持支持態度,認可國學教育在當今教育體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們應在此基礎上,完善圖書館儲備,增加專業性的國學知識理論書籍,并加大國學宣傳力度,舉辦公益國學講座,將國學滲透到日常生活中,提高社會各階層對國學學習的熱情。
參考文獻:
[1]闕政.“電視國學”火起來的秘密.文化雜志.
[2]魏紅翎.成都地區大學國學教育的現狀與前瞻.學園2014年第1期.
[3]徐燕南,陳佳男,何可人,王語涵.城市小學國學教育現狀調查與推廣模式探究.中學生導報,2014年23期.
[4]熊江寧,李勇剛.北京“現代私塾”的現狀與出路.北京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
[5]秦金磊,孟慶禮.關于國學教育與小學課程有機融合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
[6]王素貞.石家莊市小學國學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
[7]沈敏丹,粱一丹,吳韻魏,海陽.小學生國學熱的現狀調查與分析:以杭州市的小學為例教育.
[8]宋岱虹.小學校本國學教育體系構建研究.
[9]郝晉葉,趙雪,周鑫,趙廣瑞,閆菲.長春市小學國學教育現狀之淺析.
作者簡介:
劉雨卉(1994 ~),女,山西省太原市人,工作單位:山西大學,職務:學生,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指導老師:李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