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聲
摘 要: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背景下,我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初中英語作為中學階段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在學生未來社會就業和工作學習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之下,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不能緊跟現代教育的發展進程,這就需要英語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積極構建高效英語課堂。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初中英語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助益。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高效課堂 構建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129-01
在新課程教學理念下,積極構建高效課堂是當前初中英語教學需要重點突破的課題。傳統的課堂教學主要按照組織教學、講解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和檢查知識等順序開展教學,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學生在課堂下被動聽講,通過做題來檢查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理念,其存在的缺陷性體現的越來越明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主動性,參與課堂教學不足,學生學習英語成為一種負擔,為了切實改變這種教學缺陷,就需要初中英語教師積極構建高效課堂,通過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積極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重要性分析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積極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首要目標是要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保證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初中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積極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積極構建高效英語課堂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學生問題在課堂上得到解決,學生回家后就省去了家長輔助學習的時間;其次,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積極構建高效課堂是全面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的必然結構,構建高效課堂可以更好的實現教師和學生互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二、初中英語教學積極構建高效課堂的對策分析
1.轉變教學模式積極構建高效課堂
進入初中之前有很多學生沒有英語學習基礎,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注重教學行為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教師在進行低年級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課堂上的道具進行演示教學,來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和記憶印象。例如在講解pen筆這個單詞時,教師指著學生手中的筆說所有的筆都可以用pen這個單詞描述,然后拿學生的鉛筆演示告訴學生鉛筆的單詞是pencil,然后教師在黑板上書寫pencil box讓學生猜一猜這個單詞的意思。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聯想,pencil是指鉛筆,box是指盒子,裝鉛筆的盒子就是鉛筆盒。通過演示教學,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想象思維,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英語單詞的理解和記憶。
2.通過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構建高效課堂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學習情境中,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情境對話難以掌握,對于教師布置的背誦任務覺得很難背誦下來,為了切實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在班級舉辦英語小短劇表演,讓學生結合教材中的對話形式,自己編寫內容,然后在同學面前表演出來,通過學生自己創作的內容,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比死記硬背的學習效率要高出很多。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積極營造良性競爭環境,通過小組間各種對抗活動,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通過競爭比賽,獲勝一方小組成員可以做少些的家庭作業,通過英語課堂積極引入競爭機制,保證學生和教師更好的進行互動,一起融入課堂。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積極構建高效課堂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就需要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增加課堂教學的互動性,以此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根據學生性格特點選擇合適的交流方式。例如當學生課堂回答問題錯誤后,教師不要用嚴厲的話語批評學生,要樹立學生學習好英語的自信心,要積極鼓勵學生多嘗試,錯誤了沒關系,教師及時作出引導,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增強與學生教學內容的交流,結合學生意見不斷改進教學方式。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之下,構建高效初中英語課堂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更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其在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需要引起廣大英語教師重視。
參考文獻
[1]許爽.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淺談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 中國校外教育. 2013(04)
[2]明亞.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教學參與度[J]. 中國校外教育. 2013(11)
[3]蘇春景,楊海晴. 沉默:英語教學障礙及學生學習困難的普遍現象——初中生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調查研究[J]. 中國特殊教育. 2013(10)
[4]陳文香.學生能走多遠 教師就走多遠——從有效教學設計看高效課堂教學[J].教育革新.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