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巋
摘 要: 黨校教師是黨校培訓教育的主體、教學科研的主力軍,在教學和研究的課題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作為黨校教師如何履行自身職責,完成教學任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新時期的黨校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調整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手段,才能不負重托,出色的完成黨校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黨校教師 職能 作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223-01
《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明確規(guī)定:“教學是黨校的中心工作,黨校一切工作都要圍繞教學工作進行,為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服務。根據(jù)形勢和任務的要求,不斷充實和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優(yōu)化黨校教學布局”。《條例》的表述實際上是今后黨校深化教學改革、完善教學新布局的重要指南,更新教學理念、調整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勢在必行。但是,教學改革也要注意克服某些片面的、形而上學的認識和做法,以便使黨校的教學改革健康地發(fā)展和深化。黨校作為黨委的重要部門,作為學習、宣傳、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陣地和載體,要切實發(fā)揮黨校的優(yōu)勢。當前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向黨校教師提出了新挑戰(zhàn)、新要求,怎樣提高黨校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并使其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貼近實際諸多方面發(fā)揮更大作用,則是擺在廣大黨校教師面前的一個新課題,目前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科學發(fā)展觀、建成小康社會、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思想,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更加深入人心,黨的先進性建設、純潔性建設不斷引向深入,廣大黨員黨性鍛煉的層次不斷提高。新世紀新階段,廣大黨員干部不僅理論水平提高了、視野開闊了,而且對黨課教育的鑒賞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對黨課的方法手段創(chuàng)新、科技含量和質量水準等有著很高的期望。大家不僅希望在黨課教育中感受真理的光輝、真理的魅力,也渴望在黨課教育中得到高雅的審美體驗和審美享受。這些,都對黨校教師如何上好黨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通過建設學習型的、加強理論武裝的教師
黨校作為黨的理論建設的主陣地,全體教師要做學習的排頭兵,擔負好歷史使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黨總結建黨90年、執(zhí)政60后以來的歷史經驗,第一條就是“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黨校建設學習型老師,就是要把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放在首位。充分利用黨校這個平臺,一要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中心,認真閱讀原著,深入思考問題,把科學理論學懂學活,使科學理論入腦入心。二是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要任務,努力把它轉化為領導干部的價值取向和自覺行為,以統(tǒng)一的指導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來引領社會風氣。三是切實加強黨史黨建理論的學習,不懂歷史的人就沒有根,淡忘歷史的民族就沒有魂。并積極探索新時期黨史黨建教育的新思路、新內容、新方法。四是加強關注每天國際國內的政治新聞、關心每月縣內各項大事動態(tài)、關注每年縣外黨校工作動向等,養(yǎng)成隨時隨地學習的習慣,做個有心人。
二、切實激發(fā)組織活力,不斷創(chuàng)新黨校教學
教學改革是黨校干部教育永恒的主題,尤其近年來黨校的教學對象發(fā)生了顯著變化:首先,干部的素質與知識水平明顯提高。其次,受訓學員學習的積極性不很高。最后,受訓學員更多地要求黨校的培訓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尤其是聯(lián)系本地發(fā)展實際,以解決他們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與困惑。怎樣用新形式、新手段來滿足學員需求,就是要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回答他們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這無疑對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教學水平、教學方式都提出了挑戰(zhàn)。一是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黨校教學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應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這種“聯(lián)系”的實質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破解社會上發(fā)生的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給學員以啟發(fā),為學員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提供有益的借鑒。二是不斷深化教學組織形式改革,積極推進個性化、差別化培訓,這是黨校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必然趨勢,也是提高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兼顧兩種需求的必然要求。在黨校培訓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等一些共性的東西,可以說是就是組織需要,是每個學員都必須掌握的,比較適合集中培訓的方式。三是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也是深化教學改革要著力解決的關鍵問題。努力使教學方式方法實現(xiàn)從以接受性教學為主向研究性教學為主的轉變,以充分發(fā)揮學員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黨校教學方式方法中情景模擬、案例教學、研討式教學等已很普遍,研究型的方法被大家所青睞。因此,我們在黨校的教學中不能片面地強調某一種教學方法而否定其它的教學方法,應該將不同的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它們互相補充,相得益鄣,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我們可以試用全面開展分類培訓,切實推進研究式教學;二是逐步推進大小班培訓,切實推進開展互動式教學;三是積極開展菜單式教學,有計劃地推出一批課程菜單,根據(jù)學員選課情況,再確定教學課程和開展分班上課,以滿足不同的需求。
三、積極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
對于基層黨校教學來說,要想改變教學枯燥、沉悶的現(xiàn)實,使教學具有激勵性、趣味性和感染性。授課教師首先就必須做到知識的更新和對新事物的觀察力、判斷力,而且要廣采博聞與教材密切相關的典故、格言、民間俗語等,并引發(fā)入課堂教學中,這樣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聽課興趣;其次要做到聲音洪亮、吐字清晰,特別要用普通話教學,并根據(jù)教學內容的要求,使自己的語言時輕時重、時緩時急、抑揚頓挫、聲情并茂、使學員聽起來專心致志、興趣盎然;再次要做到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對于一些重點內容和抽象概念的講解,關鍵是要抓住要點,采用通俗易懂的精辟語言,力求口語化,講清主要問題和概念,以便學員的理解和掌握。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要善于對教學素材進行加工、提煉,選擇最有效的語言信息傳遞方式與大家交流,這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講好黨課,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要載體和長效機制之一。黨校教學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只有認識和把握好黨校的教育規(guī)律,認真處理好這種關系,不斷深化黨校教學改革,才能適應新的形勢下的新需要,促使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水平進一步提高,為黨的干部隊伍建設和黨的教學事業(yè)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盧雪艷.黨校教學改革及增強主體班教學實效性的思考 [J]《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