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保國東升鎮東方小學,廣東 中山 528414
?
心理智能訓練在散打運動中的應用研究
丁保國
東升鎮東方小學,廣東 中山 528414
摘 要:“心理優勢”是一種良好的心理智能訓練方向,是建立在一定的技術水平之上,對自己潛在能力的自我暗示,從而使神經、肌肉達到高度興奮,注意力集中,自信心增強,產生超過對手的優越感,是取勝的法寶。文章就如何建立運動員良好的“心理優勢”以及自我控制不良心態的智能訓練,闡述了具體的訓練方法以及建議。
關鍵詞:心理智能 自我控制 心理狀態
回顧全國及國際之間的散打比賽,關于運動員成與敗的原因不僅有技法和體能等因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心理素質的強弱。散打是二人徒手對抗、競爭性強的體育項目,同其他項目相比,如足球、田徑等,散打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要求更高,心理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運動員的動作協調、體能的持久以及技法的發揮。可以說,散打比賽就像一場持久的考驗心理素質的斗智斗勇的戰爭,誰堅持到最后誰就獲勝。因此,無論進攻型還是防守反擊型運動員,能否取得比賽勝利 ,都與心理素質好壞直接相關。俗話說:“兩將相遇勇者勝,勇者相遇智者勝”說明了在對抗中需要勇氣,但當雙方都經過長時間訓練,實力基本相當時,要拼的就是智力:如何觀察對方的慣性動作,尋找對方的弱點與優點,避其鋒芒,攻其弱勢;以守代攻,找到機會“一擊必殺”。因此,心理智能訓練在現代散打運動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將根據自身教學與訓練實踐,分別從賽前、賽中、賽后三個方面分析容易出現的不良狀態以及如何去克服與訓練。
1.1情緒過度激動
過度激動是因即將進行比賽而產生的焦慮、擔心、興奮及害怕等情緒造成的,一般表現為身體發抖、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焦急不安等一系列問題。過度激動容易讓運動員思想渙散,精神不集中,無法聽取教練的意見與忠告,造成腦中空白而無法做出正確判斷,進而影響比賽發揮,甚至輸掉比賽。產生這種不良心理狀態的主要因素是自身比賽經驗不足、心理自我控制較差。其解決方法可以進行長時間的賽前心理智能訓練,并成為一種習慣,這樣就不容易出現情緒激動的現象。或者在賽前閉上眼睛做深呼吸、想一些輕松地事情、對比賽抱以平常心等等。當然最重要的是多參加比賽,豐富比賽經驗,自然就能克服情緒過度激動的不良情緒。
1.2情緒淡漠
與過度激動狀態相反,運動員大腦皮層興奮過程下降,抑制過程加強,這時,運動員所有心理過程都進行得非常緩慢,知覺和注意過程的程度顯著減弱,不能及時發現周圍環境的變化,情緒低落,缺乏信心,感到全身無力,參賽勁頭不足。產生賽前冷漠狀態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多由于過度疲勞引起的;二是心理原因,如動機消極、恐懼、對比賽結果和不利條件想得太多,對自己的技能戰術缺乏自信心,但又找不出解決的辦法等。這種狀態的運動員我們也可以說是精神分散,我們要做的是集中精神,拍拍自己,旁邊教練也要多加提醒。
1.3過于自信和缺乏自信
對于比賽經驗豐富和運動技能完善的運動員,或聽人說對手不如自己,或是遇見曾經的手下敗將時,就會產生這種不良的狀態,具體表現為精神放松、不認真賽前熱身、不精心戰術準備、相信會很容易贏得比賽等。不管是手下敗將也好、聽別人的話也好、對自己很自信也好都不能斷定比賽結果,比賽本身就是不確定的,這樣狀態的運動員上場如果遇到一點阻礙或劣勢,就會出現迷茫,彷徨,手足無措,腦中空白,導致比賽頻頻失誤而輸掉比賽。缺乏自信,一般表現為情緒低落、意志消沉、反應遲鈍、四肢無力,大腦皮層興奮度下降等,更有一種不想再比賽的沖動。當然這種狀態可能是之前的比賽失敗或大病剛好造成的。對于這兩種狀態的運動員應學會“放空”,不要想著過去的成績與比賽,應以平常心面對,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什么樣的對手采取什么樣地對策,保持最好競技狀態,這樣才能發揮的更好。
2.1緊張過分的狀態
緊張過度是指運動員受到比賽中的對手、觀眾、裁判、規則、場次、氣候及地理等影響因素,導致運動員的情緒波動比較大,有時候注意力分散、反應遲鈍,動作不協調,很難取得比賽的最佳成績。出現這種狀態是因為運動員的個性特點不同,對比賽的意義及目的的認識不同,對比賽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平時又缺乏心理智能訓練,所以不能夠很好地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有時運動員想法較多,思想包袱重, 使得運動員注意力不集中,發揮失常。對于這種狀態的運動員我們可以在比賽場上大喊一聲或深呼吸、蹦跳等,既能讓運動員精神集中、消除緊張又能為自己增加氣勢,從而建立一種心理優勢,這樣,運動員就能夠得到最佳的發揮從而取得理想的成績。
2.2患得患失得的狀態
患得患失的狀態通常表現為對于比賽的成績很在意,對于成敗想的太多導致在場上束手束腳,一般出現在雙方實力相當,一方運動員可能賽前預期過高,且怕輸或擔心太多造成在賽場上失分從而著急亂了分寸,過多的考慮得分而不考慮戰略,戰術,從而讓對手有機可乘。對于這種狀態的運動員我們不應該給過多的壓力,應把每一場比賽當作是鍛煉和提高的機會,不要參雜太多功利目的,這樣能讓運動員保持好的精神狀態去考慮最佳的戰術,從而發揮出最佳水平。
2.3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的狀態
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的狀態顧名思義就是說運動員在比賽場上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比如教練、觀眾、裁判、天氣和地理的影響而不能正常的發揮,使得運動員心理波動較大,不能集中精神做出判斷,動作不連貫,猶猶豫豫從而出現膽怯心理,因而影響比賽成績。通常這樣的狀態跟運動員的個性特點有關,要不就是預期感覺自己不好打,所以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聽教練的或觀眾的意見,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當然教練的呼喊也應考慮,但最主要的還是看自己,只要運動員相信自己,并建立一種心理優勢,就能冷靜的考慮攻與防,就算不能贏得比賽也能讓自己感到滿意,因為自己努力了。
比賽后運動員很可能還沉浸在比賽的成敗中,不能回到正常的訓練當中,并受此影響而產生的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狀態。一般會出現下面幾種狀態:
3.1自卑現象
這樣的狀態很多是因為之前比賽發揮的很不好或之前的比賽被對手KO了,覺得難以面對同學和教練而出現自卑的現象。通常表現為訓練無精打采的,害怕看見同學和教練。一般人都會出現這樣的狀態。練武就是吃苦,我們應該直視挫折與疾苦,面對自卑的狀態我們應該為自己打氣,為自己建立一種心理優勢,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次失敗了,下次刻苦訓練,絕地反擊才是該有的精神。
3.2驕傲現象
跟上述相反的一種心理狀態,一般是運動員在之前的比賽中超長發揮,技術運用巧妙,取得了很好地成績,之后被領導、教練、隊友的贊揚和肯定而產生的驕傲心理狀態。認為我很好,各項的技術都不錯,從而輕視別人,不再虛心聽從教練的勸告與意見。有這樣狀態的運動員一定要記住“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定要警惕這種狀態的發生,因為很可能導致下次比賽的失利。所以一定要自我控制、再接再厲。
3.3厭倦訓練的心理狀態
這種狀態的運動員一般是因為平日里自己注重的動作或技術在比賽中無用武之地,沒有取得好的效果而導致的運動員泄氣,在訓練這種動作或技術時會有種厭倦的心理狀態。面對這種情況時運動員一定要正確的看待問題,可能是用的不太合適而不是動作和技術本身。運動員不應厭倦訓練這樣的動作和技術,換一種心態去運用它們會有另一種效果。
4.1冷靜與膽識
冷靜,在散打比賽當中是指運動員不管是在賽前、賽中、賽后都能夠沉著冷靜,即使是在殘酷緊張的對抗中,面對實力強大的對手時,也能夠冷靜的判斷及做出應對策略,尤其是在比分持平或陷入險境的狀況時,運動員更不能慌,冷靜判斷,靈活多變。膽識,顧名思義要求運動員要有不屈不撓,勇敢拼搏不怕挫折和困難的精神和勇氣。對自己有強烈的信心,動作靈活,有自己獨立的技戰術。這些心理特征對運動員水平的發揮與提高有著很大的影響和作用。我們對其智能訓練時要增強自信,堅定信念,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膽識和冷靜的頭腦去進行比賽。
4.2思考和應變能力
在散打運動中,運動員都是在雙方進攻和防守中及做出反擊、抵抗、防守當中進行相互的轉換交替,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要考驗運動員在隨時變化的情況下能夠獨自做出正確的思考和應變能力,并如何在正確的時間、位置和空間發出攻擊,這都需要運動員去思考和應變。思考和應變能力是幾乎同時進行的,往往要在思考當中做出進攻、防守。這就要求運動員要有好的心理支撐做出思考和應變。當然這種思考和應變能力的智能訓練必須在經過刻苦訓練和長期比賽對抗的前提下,才能使運動員有正確的思考和應變。
4.3 距離感和空間判斷能力
散打對抗,兩人對峙瞬息萬變,因此運動員在比賽中要時刻創造條件占據有利位置,尋找有利時機,攻擊或逼迫對方下臺,同時散打的技法多樣全面,“遠踢近打貼身摔”等技術的合理運用必須建立在對雙方距離正確估計的基礎上,適合的距離是攻擊對方、保護自己最有利的條件之一,可以設想,若沒有精確的距離感,運動員站在打不著對方的位子上空發動作,這種無效距離上的盲動不但耗費體力,而且當動作落空回時,恰恰是對方反擊的最好時刻,可見對于雙方出手出腳的空間位置和角度,以及手腳出擊的速度和動作幅度的判斷,防守反擊的有效性,都有賴于運動員對空間時間的感知和對縱身距離估計的能力。這種距離感和空間判斷能力的智能訓練當然也必須在經過刻苦訓練和長期比賽對抗的前提下,通過長期有效的訓練、培養而形成。
4.4協調與反應能力
所謂格斗散打是一種考驗運動員身體、心理、素質等綜合因素協調和反應的運動,不僅是靠苦練就能打得好的,它講究的是運動員的手、眼、身、法、步之間的相互配合,打無定式,運動員應隨機而變。有的運動員腦子靈活但身體不協調,還有的運動員身體、動作技術都不錯但總是出相同的招式,讓對手掌握規律而陷入困境,還有的運動員一味硬拼,不知變通。總之要求運動員遇招拆招,并隨天時、地利、人為的變化注重手、眼、身、法、步的配合而協調的做出反應,其智能訓練也是需要我們在長期的對抗、經驗總結而得出的能力。
4.5求勝心與心理優勢
求勝心是指在比賽對抗中要有一種必勝的心理。很多運動員就是因為有必勝的心才取得勝利的,比如有個學員,在一場冠軍賽決賽時,對手拳重,在被重拳連連擊中仍然堅持從而奪得了冠軍,之后我問他為何被打的鼻青臉腫還要打?他說“我當是沒想那么多,我只知道這場比賽我一定要贏。”還有一位學員情況正好相反,明明技術很好卻在比賽時說精神不振,不想打,最后以點數敗北。因此,求勝心在散打對抗中有很大的作用,只有強大的內動力,才會促使運動員激發潛力、為之拼搏。在平日訓練時,應使運動員保持一顆追求勝利的心,這樣才會在散打比賽中取得理想成績。
5.1結論
其實,在散打運動中心理素質的智能訓練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像賽前的模擬訓練、自我控制訓練、上場前的準備活動、集中注意力的訓練、自我控制能力訓練、還有借助現代儀器的生物反饋訓練以及教練員引導法,比賽中的暗示訓練法、表情調節法、鼓勵調節訓練法等方法這些都能夠幫助運動員很好的調節心理狀態,保持一種飽滿的精神狀態。總之,運動員和教練員雙方都應該相互努力,都要放的開,有什么問題相互解決這樣運動員才應該有好的心理狀態去訓練和比賽。
5.2建議
建議教練員一定要對每一個運動員負責任,對運動員的各種心理狀態表現應及時觀察和調節。教練一定要督促運動員不要胡思亂想、集中精神不帶負擔的去比賽。
運動員不要有任何不良的心理狀態,有的話一定采取智能訓練把心態調整過來,不要自卑和驕傲,應以平常心的心態去面對訓練和比賽。
參考文獻:
[1]王天福.談如何建立散打運動員的心理優勢[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7(04).
[2]呂振宇.通大學生學習散打的心理初探[J].搏擊·武術科學,2007(03) .
[3]吳 畏.析散打心理活動特點[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1999(03).
[4]王家忠.打運動員的心理特征及訓練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 2006(11).
[5]陳志喜,俞冠先.如何培養散打競技實戰的心理素質[J].商情, 2008(05).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Training in Sanda
Ding Baoguo
(The ea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Zhongshan City Dongsheng Town Primary School, Guangdong Zhongshan 528414)
Abstract:“Psychological advantage”is a good psychological intelligence training, is based on the levels of skills, potential selftalk to myself, so that the nerves and muscles to reach fever pitch, attention, self-confidence, superiority of rivals, is a magic weapon to win. This article on how to build good athletes “psychological advantage”of intelligence training, and self-control psychology, described the training methods and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mental superiority self-control mental state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2—0073—03
作者簡介:丁保國(1974~),男,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武術散打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