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河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
色彩在視覺傳達中的作用
李丹
(河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河北 保定071000)
摘要: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事物無論大小都與色彩有著密切的關聯,它對人們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人們時刻都在與色彩打交道,經常會遇到選擇色彩的問題,這當然既包括積極主動的決定對于某些色彩或配色的運用,也不乏消極性地對既有彩色產品的選取或選購。因此,在當今社會視覺傳達的過程中,色彩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它的研究及探討是十分必要。
關鍵詞:視覺傳達;色彩聯想;色彩心理;色彩認知
無論是空間設計、產品設計或是其它類型的設計,只要是視覺設計都是離不開色彩的。增加美觀并不是色彩唯一的作用,其它強而有力的要素也可以借助它來表現或傳達,在對商品信息進行傳達的過程中,色彩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為在表現商品時色彩能達到感覺直觀、色彩印象感性的效果,能有效的縮短消費者和商品之間的距離,使商品更具人性意義,減少陌生感。因此,怎樣選用色彩是設計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這絕不能單純的以設計人員的主觀感受甚至是好惡最為依據,一定要對許多客觀的因素和條件做到充分的考慮,并搜集整理相關數據,在保證綜合考慮的基礎上進行色彩計劃。在進行色彩設計時對色彩給人的感覺與印象做到了解是尤為重要的。
認知指的是人們對事物的知曉歷程,主要是一種心理作用。認知的過程較為復雜,借助這一過程,人們挑選并組合感官所產生的刺激,進而會產生注意、記憶、理解及思考等相關心理活動,并在此基礎上給出解釋,使之成為一種既有意義,又保證連貫的圖像。[1]P33
和味覺及嗅覺相似,色彩屬于一種完全主觀的認知經驗,人類對于色彩的判斷通常是借助五官以及所有器官而進行的,例如:判斷色彩的輕重軟硬、前進后退、膨脹收縮等,然而源于色彩對人類感情作用的影響而產生了這些色彩判斷,他們都是色彩生活現象,并且都是日常的、普遍的。受色彩刺激種類差異的影響,色彩能夠帶給我們程度、過程及結果等各不相同的知覺。例如:色彩的冷暖感的判斷、輕重感知判斷、積極與消極性的判斷和伸縮感或遠近感的判斷等等。
如果將設計理解為是一種造形活動,那么視覺上最為重要的要素即為形態與色彩,而實際上將其二者分開并非易事。顯而易見色彩總是會以物體作為依附,從不單獨存,因此觀察者總是在對色彩或配色產生意象的同時,也會自然的產生對形體及對象的認知,進而形成綜合性的意象。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進行色彩設計時,一定要從多重角度著眼,做到全面充分的考慮,既考慮到消費大眾的認知,又要與配色原則及設計經驗相結合。要對視覺傳達過程中不同色彩所引起的不同的認知做到充分的體現,從而使得人們能夠實現對其的選擇和判斷,并且選擇和判斷是不同的。
色彩會借助我們的視網膜對人產生一種刺激,進而會由生理至心理引起反應,然而無論是有無意識的,都會帶給我們很大的影響。因為我們生活的世界只要是有形的事物都是有色彩的,即便是黑白灰也是色彩的一種,所以我們生活在一個色彩的世界。我們的色彩生活經驗產生了色彩的聯想、意象及嗜好等。同時我們還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色彩感覺是會發生變化的。以生理及心理的普遍的發展情況而言,一般視覺正常的人,主要會經歷四個階段,其一是色彩的經驗期,自出生一年之后到幼年,其二是色彩的學習期,主要是少年時代,其三是色彩的成熟期,指的是青年時代,而壯年以后則進入了第四個階段色彩的衰退期。除了年齡會對色彩發展產生影響之外,民族、國度以及信仰的不同,其對色彩的感覺和心理也會不同。以黑白色在不同國家的不同代表為例:在中國,白色是在喪禮上慣用的色彩,因為中國習俗認為白色象征著生命終點死亡。而在歐美國家,新娘的婚紗為白色,因為在他們的信仰中白色是圣潔的愛情的象征。從文化人類學角度著眼,北歐人喜歡中間色的寒色系,拉丁民族鐘愛原色,而柔和光澤的是日本人喜愛的。受到地域性、民族性對色彩對產生的不同聯想的影響,就出現了對于色彩的偏見,甚至禁忌,處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不同觀念會影響人對色彩的選擇及運用,進而使得色彩傳達的意義出現差異。因此色彩受到年齡、生活、性別及民族等因素的影響,會帶來個體或是群體間的差異,而心理的不同反應是這些差異產生的源頭,這是色彩的心理效應,即色彩心理。
在色彩機能中,對于色彩意向的表現記憶性和通感性是有一定關聯的。一般情況而言,人們在成長與學習過程中,記憶色彩要比記憶型態更加容易,我們總會有意無意的記住一些與生活相關聯的顏色。為社會大眾創造出更合適的視覺環境是色彩設計所要實現的最終目的,因此,對于人的感覺及認知態度的充分考慮是呈現色彩意象時有必要做到的。
色彩聯想及人在進行觀察和認識時,受看到的色彩的影響而產生的各種觀念和想法。受到來自于心理學某些觀念的影響,當我們看到不同色彩時就會引發不同的色彩態度、看法、認知及喜好。并且由于受到性別、年齡、閱歷、興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每個人因色彩而產生的聯想也是不盡相同。一般而言色彩聯想的內容有兩類:一類是與具體的物品相聯,例如由紅色聯想到鮮花,由藍色聯想到天空。而另一種聯想則為與抽象的觀念或情感相聯,如綠色聯想到活力,紫色聯想到高貴,如果這種抽象性聯想成為大眾普遍的經驗和反應,那么色彩就會形成一種專有的表情,其概念性的意義也會逐漸建立起來,也就是所謂的色彩的象征。例如:黑色讓人聯想到木炭、死亡、嚴肅、恐怖等;藍色讓人聯想到藍天、湖海、涼爽、理性、自由等;而紅色則會讓人感到興奮、喜慶、聯想到火焰、血液等。由此可見,色彩對于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會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帶給人不同的感覺,進而與其特定的屬性與意義產生聯想。然而受到文化、經驗、生活環境及年齡等因素的影響,由色彩而產生的感覺與聯想也會有所變化。所以,雖然在配色原理方面存在世界范圍內的普遍法則,然而當與色彩認知和色彩心理相關聯時,就一定要對地域性、民族性及文化性等因素做到充分的考慮,換句話說,就是色彩設計時要以當地的具體環境為依據。因此,在進行色彩設計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其服務對象的內心需要,不可機械的挪用其他設計。并且對于是否能實現恰當、成功的傳達,色調配色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設計師只有在色彩設計過程中對以上提到的層面關系做到深刻的研究分析,關注色彩認知和色彩心理及其產生的意象,并充分考慮到受眾群體的民族文化、年齡、性別及生活環境等因素以更恰當的選用色彩,才能使傳達效果更佳,設計的作品及產品才更能得到消費群體的認可及喜愛。
中圖分類號:TP39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2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