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嬌嬌 楊慧(西華大學,四川 成都 610039)
?
完善道德模范評選工作的調研報告
——以郫縣道德模范評選工作為例
強嬌嬌楊慧
(西華大學,四川 成都610039)
摘要:道德是衡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桿,而道德模范人物是評定一個地區是否具備高道德水準的載體。本調研報告以郫縣道德模范評選工作為例,簡要介紹了現階段道德模范評選工作機制及其成績,對當前評選工作中尚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今后工作的更好展開、充分發揮道德模范人物的影響力,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道德模范;評選;宣傳;激勵
郫縣文明辦一如既往積極發現身邊好人好事,近期,董貴生、鐘家元、鄒德清等一個又一個平民道德模范接連涌現,在巴蜀之地廣為傳播。2015年郫縣文明辦潛心培育狠抓道德模范建設并卓有成效。
(一)將“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作為常態化工作。建立了“逐級推薦、‘四榜’聯動”的評選機制,由各村、社區等基層單位發動群眾選出身邊的好人事跡報至各鎮(街道)進行篩選,然后再報至縣文明辦,縣文明辦甄選出5個具有典型性的好人事跡,并注明重點推薦的對象,每月報至市文明辦。
(二)道德模范評選表彰鼓舞人心。郫縣在“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評選的基礎上,每兩年評選一次“道德模范?郫縣好人”,并進行隆重表彰。通過宣傳發動,各鎮(街辦)、縣級各部門在群眾推薦的基礎上甄選出好人優秀事跡,推薦至縣文明辦,縣文明辦邀請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大學生志愿者組成的道德模范專家評審組,對候選人親戚、鄰居、領導及鎮域內隨即抽取的群眾進行采訪調查,從其事跡先進性、群眾影響力等方面對候選人進行評價,初步評選出20名候選人。為確保推薦出來的道德模范候選人的事跡真實,可信、可敬、可學,專家評審組再次對20名候選人事跡進行復查確認,最終推薦評選出“道德模范?郫縣好人”10名。
(三)道德模范巡演巡講巡展感動人心。郫縣充分利用轄區19所高校的豐富資源,邀請四川傳媒學院、西華大學等高校專業團隊參與節目創演,以郫縣本土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為原形,自編自導自演,通過方言散打、話劇小品、情景舞蹈、音樂快板等形式,開展“郫縣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巡演”活動,目前,已形成《見義勇為好的哥》、《就買你的菜》、《平凡之歌》等12個節目,巡演覆蓋機關、企業、軍營、學校、社區、村鎮。以“道德在心?文明在手”為主題,組織了楊曉龍、董貴生、鄧小泉等10余名道德模范、郫縣好人,走進企業、學校、機關、社區、村鎮,以演講報告、分享體會等形式,傳播道德理念。制作“道德模范在身邊”、“文明入戶 道德入心”等宣傳展板,組織志愿者深入小區院落、村委會、公園廣場、“三美”示范點等點位開展巡展和有獎知識競答活動,激勵廣大市民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建文明城市,共享文明成果。
(一)評選對象個人情況核實不到位(以董貴生為例)。
由郫縣推薦的董貴生榮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自董貴生被評選為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以來,各大媒體相繼邀請其參加節目,宣傳、發揚老兵精神的同時提高收視率。節目播出后,引起很大轟動,為他點贊的社會人士不在少數,可是強烈的質疑之聲也跟隨而來,使得推選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阻力。不得不承認(暫且不談他們出于什么根源),質疑之人“工作”做得相當扎實,條條框框列的很是清晰,各方媒體報道、音頻視頻報刊所涉、董貴生本人所說……與其所掌握的情況有出入的地方,一一羅列了出來,并隨之附上他們認為的事實和要求解釋的內容,著實下了大功夫。
對于質疑之人的問題,郫縣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通過召集董貴生在郫縣的部分戰友進行座談;走訪董貴生照顧烈士的父母;與董貴生本人細致交流等核實調查,將有疑慮的問題逐一核實。調查過程中,董貴生確實存在夸大其詞的成分,這種問題的顯現,不得不讓工作單位對前期工作有一定的反省。針對質疑,由于已掌握的材料不全面,無法當下就拿出證據進行反駁,評選過程嚴謹度不夠,核實不到位,以至于評選出來公布于眾后,引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二)后續宣傳掉隊。
道德模范在剛選出來的一個階段,轟轟烈烈開展的確實不錯,但這個階段熱潮一過,道德模范也就隨之淹沒。雖然道德模范評選工作一直在做,也不斷地會涌現出許多新的道德模范來,但這并不意味著已經選出來的就全然成為過去式。評選是一陣子,學習宣傳卻是要踐行到底的。
(三)對道德模范的物質獎勵和生活關愛欠缺。
評選出來,被大眾熟知,精神獎勵做的不錯,榮譽賦予值得高興。但對于其中生活困難的道德模范,就該予以相應的幫扶,現階段存在口頭應允跟得上,但實際落實不到位,對道德模范的社會保障遠未形成機制化。
(四)群眾對道德模范榮譽的認同度不高,學習效仿受影響。
對身邊好人自身而言,被廣泛報道,之后就一個紅本了事,這導致不少人認為,爭當道德模范不值得,還不如多在地上花些功夫,有個好收成來的劃算,評選過程中,有部分已被發掘的好人婉言拒絕對其采訪,也印證了群眾對道德模范榮譽認同欠缺。
(一)分析被評人員心靈接受度,激勵基層評選身邊好人。
1.運用“面子文化”的積極影響。中國農村是一種傳統的熟人社會,“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的心理一直支配著農村人,“留一個好名聲”成為他們的共同追求。大力公開表揚和正面鼓勵,不僅充分滿足了人們愛面子,落好名聲的心理,而且內心形成了一種強烈的驅動、激發做好事,會更好地達到評選道德模范的初衷,引導全社會崇德向善。
2.身邊榜樣更可效仿。比如在村組織召開全村表彰大會,不以善小而不記,為各類典型送牌匾、戴紅花、發放紀念品、建立道德坊、孝德墻、好人窗等。對于基層組織來講,這些工作常態化并不很費時費力,但一次小小的表彰,對于廣大老百姓的意義卻非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全國道德模范可歌可泣的善行義舉固然能夠感動人心,但有時不免讓人覺得高山仰止、遠不可及,因而往往心存敬仰并不付諸心動去效仿。與其相比,身邊的榜樣更具感染力,
可感覺,可觸摸,更可效仿。
(二)做好道德模范人物的關愛工作。
1.建立健全激勵保障機制。從身邊好人到郫縣好人、最美人物、成都好人、四川好人、中國好人,在一級一級上報的推選過程中,對每個階段的評選都應予以相應的激勵。完善禮遇制度,使道德模范在就業、升學,出行等方面享受到照顧和優待,各大商家之類的社會公共機構,應予以道德模范一定的優惠措施;制定細化的幫扶困難制度,對生活困難的道德模范,及時給予關心,切實解決好事跡困難;彰顯社會地位制度,邀請其出席重要節日慶典活動,加大對先進典型人物的正面激勵,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先進、關愛先進的濃厚氛圍。
2.建立道德模范定期回訪制。做好對道德模范人物有計劃、有目的的培養,幫助他們不斷總結提高,繼續保持先進,以影響更多的人。工作上,重視他們的建議,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避免參加過多的社會活動,領導要為其“擋駕、把關”,以免影響他們成為榜樣后無法正常地繼續工作。
(三)評選宣傳力度“張弛有度”。
在現階段工作基礎上,注意樹立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好人,兼顧地區差異,爭取達到“抓好一個點牽動一個面、樹立一個人帶動一群人”的目的。鼓勵電視臺設立諸如”身邊的感動“等欄目,每周講述一個“郫縣自己的道德故事”,宣揚普通人的真情大愛,讓一個個平凡不平常、可敬又可學的“草根英雄”成為有形的正能量。但是不可將道德模范隨意拔高,讓群眾有距離感,同時也指導評選出來的道德模范更加規范言行舉止,面對媒體,端正態度,始終保持低調謙遜不忘本,使自己符合公眾人物的形象,避免引起社會質疑。
參考文獻:
[1]張佳俊.《從向雷鋒同志學習到“全國道德模范”評選——建國后中國共產黨榜樣教育模式變化之初探》[J].經濟研究導刊,2009年第22期.
[2]劉燦婷.《積極推進我國道德模范常態化建設——基于學雷鋒活動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3年第18期.
[3]劉書紅、王海.《觸摸身邊的道德溫度——冀中能源“大愛冀中”主題實踐活動引發正能量》[J].企業風采.
[4]周圍、夏亮.《論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的社會道德價值導向》[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10月,第14卷第5期.
[5]《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座談會發言摘編》[N].人民日報,2015年10月15日,第015版.
[6]黃明理、姜迎春、郭榛樹.《論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經驗、面臨的挑戰與應對》[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4月,第47卷第2 期.
[7]曾長秋、李盼強.《樹立道德模范人物與提升公民道德價值觀》[J].中州學刊(思想政治教育與精神文明建設),2012年5月,第3期.
中圖分類號:C9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014-02
作者簡介:
1.強嬌嬌,女,西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2014級碩士研究生,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社會現實問題研究方向。
2.楊慧,女,西華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2014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