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肖勇
【摘要】微課為新時期新型教育的產物,充分的利用了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可有效的提升教學的質量。本文從微課的含義及其特點分析入手,分析了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并以初中化學教學的案例分析了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微課 初中化學 教學 作用 案例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43-01
引言
微課又稱為微課程,常常以較為短小的教學視頻為教學方式,講述的內容較為短小精簡,不論移動觀看還是在線觀看,均可以方便學習者進行學習,在很多方面轉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為初中化學教學注入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彌補了傳統化學教學存在的不足。
1.微課的含義及其特點
1.1微課的含義
2008年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戴維-彭羅斯首次提出了“微課”的概念,其根據構建主義學習理論,針對性開發了對應的教學視頻,實現了可以進行在線學習與移動學習。微課的具體含義為:教師以教學微視頻為載體,充分的借助視頻、音頻課程資源將自身所要講授的知識點進行有機整合,針對某個教學知識點或者某個環節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微課不僅可以提升教學的針對性,還能夠較好的滿足不同學生對課程知識點學習的需求。
1.2微課教學的特點
微課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其教學目標較為明確、容量少、規模小、導向性較強、適應性較強,具體特點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學所用時間較短,微課的一般時長在5min到10min左右。初中化學微課主要研究的對象為化學反應機理、物質性質、化學實驗等方面,與傳統的初中化學45min的教學方式有著較大的不同。
其次,微課所含內容短小精簡,在微課視頻設置時,從教材所含重點知識為出發點,根據學習難點針對性選取微課內容,雖然其中所含的教學內容較少,但是總體的導向性、目的性較強,所以,更能夠將主題突出,內容也更加的精簡。
第三,所含的資源容量非常小,微課視頻所占空間多數均為幾十兆,格式可以轉變為各種媒體播放格式,不論下載到MP4、電腦還是在線觀看均是非常便捷的,非常適合教師觀摩、學習者學習。
第四,微課所含內容較為實用,其構思往往為教學中所遇到的代表性問題,在化學微課中也通常包含一些探究性試驗問題,可較好的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2.1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自主能力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引入微課資源,可將初中化學的相關知識點導入到化學課堂中,相對于傳統的板書教學,能夠較好的提升學生學習初中化學的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微課使用到初中化學課前的探究環節中,幫助學生實現對本節化學課程所含知識點的“深度”探究。微課作為信息時代不斷發展的產物,可為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帶來較多的便利,特別是微課可以進行無數次的播放,可以幫助一些掌握知識點較慢的學生課下進行獨自的學習,這對于提升學習自主學習化學知識提供了較好的平臺,學生自主學習化學知識的能力也必然得到有效的提升。
2.2多種媒體進行配合,實現對初中化學課堂的優化
初中化學作為化學學科的基礎,其中包含有很多探究性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加入微課資源,不僅可以為初中化學提供出有效安全的試驗素材,同時教師可充分的利用微課實現對學生學習化學思路的引導,特別是一些有危險性的試驗、試驗現象較為模糊的試驗,教師可通過微課的方式進行展示,既可以提升教學的效果,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優化整個初中化學課堂,增強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2.3化難為簡,突破初中化學教學的重難點
化學知識整體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包含有較多的較難理解的知識點,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引入微課可將傳統較為抽象的化學知識點形象化,以更為直觀、更為生動的方式表現出來,有效的實現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一些重點與難點問題的突破。
3.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案例
3.1初中化學教學微課應用的原則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進行微課應用時首先必須將微課的特點突出,這就需要對知識點進行科學合理的選取,重點應當突出,內容應當精簡,保證各個知識點之間可以相互滲透、相互聯系。其次,微課的應用必須保證實用性與多樣性,這就需要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從不同的方面與不同的角度創設化學教學的情景,既保證化學課程的實用性,又保證化學課程的生動性。
3.2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案例
本文以滬教版初中化學中的燃燒的條件為案例分析微課在初中化學中的實際應用。
結合初中化學燃燒的原理,確立微課在燃燒的條件教學中的教學目標:首先認識燃燒的特征,其次,可根據燃燒的特征對燃燒的條件進行分析,第三,掌握燃燒的條件之間的關系。
了解了需要掌握的目標之后,初中化學燃燒的條件微課設計的內容為:首先根據生活中常見的燃燒的現象將初中階段燃燒的概念進行準確界定。其次,在燃燒的條件教學中借助微課視頻的方式將燃燒的條件中具體的對應關系找出,通過概念圖的方式將何種物種在燃燒的條件過程中扮演何種角色進行生動形成的講解,從而有效的將燃燒的條件從新納入到對應的認識結構中,從而實現燃燒的條件的網絡化與系統化。
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前期的制作工作,首先在時間上進行有效的控制,將微課時間控制在6min左右。其次,在進行聲音的錄制時,應當保證聲音的抑揚頓挫。第三,在進行畫面的選擇時,應當保證選擇的畫面生活形象,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初中化學教學的生動性,還可以增強化學知識點表達的準確性。
為了更好的增強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使用效果。應對微課視頻進行進一步的后期完善處理,使微課能夠滿足不同層面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需求。
結束語
當前微課在我國初中化學教學中已經開始了應用,特別是在化學實驗演示、較為抽象的化學概念教學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但是總體的教學質量參差不齊,部分微課成為了簡單的片段教學,并沒有將微課所包含的微評價、微策略、微內容及微目標體現出來,因此,教師在將微課應用到初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應深入的理解微課的精髓,掌握微課應用的要點,使微課教學方式更好的服務于初中化學教學,不斷的提升初中化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鄭君芳,賀俊崎. “微課”與“翻轉課堂”應用于生物化學教學的初步探析[J]. 繼續醫學教育,2014,11:71-73.
[2]王同聚. “微課導學”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以中小學機器人教學為例[J]. 中國電化教育,2015,02:112-117.
[3]劉贛洪,袁文珍,宋江雪. 中小學教師微課偏好內容分析研究——以江西教師網點擊率前500名的微課為研究對象[J]. 上海教育科研,2015,08:38-42.
[4]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 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 開放教育研究,2013,01:65-73.
[5]范建麗,方輝平. “互聯網+”時代高校微課發展的對策及應用——從第二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談微課與教學的整合[J]. 遠程教育雜志,2016,03:1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