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敏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特別是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歷史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得到重視,而對于高中教育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如何讓高一學生學好歷史是歷史教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文對高中學生怎樣才能學好歷史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特別是結合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高一學生要想學好歷史,最為重要的就是要發揮教師、學生“兩個主體”的作用,不僅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而且還要著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而提升高一學生學習歷史的成效。
【關鍵詞】高中教育;高一學生;歷史教學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最為關鍵的階段,這就需要在開展高中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而對于歷史教育教學工作來說,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必須積極探索符合高一學生實際,能夠讓學生學好歷史的有效教育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使高一學生真正學好歷史,特別是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強化歷史學習的質量和水平。盡管從總體上來看,廣大高中歷史教師在開展歷史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都積極推動教學創新,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高一學生的特殊性,因而很多高一學生對歷史缺乏興趣,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中歷史教育教學的整體質量,對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是要針對高一學生的特點,積極推動高一歷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充分發揮教師、學生“兩個主體”的作用,通過有效的銜接、互動、引導,使高一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及成效性得到顯著提升。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本文認為,要想使高一學生學好歷史,重點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方面下功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高一學生來說,要想學好歷史,最為重要的就是歷史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只有具備了學習興趣,才能使其學習歷史的自主性更強。盡管從總體上來看,絕大多數高中歷史教師對于高一學生都高度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但由于高一學生的特殊性,還存在著適應高中學習生活的問題,因而很多高一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并不濃厚,這必然會制約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對此必須在培養興趣方面下功夫。這就需要高中歷史教師在開展高一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要高度重視師生關系的和諧,要在課上、課下不斷培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情感,所謂親其師、信其道,這樣能夠使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另一方面,高中歷史教師在開展高一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推動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的創新,要采取更具有吸引力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要在發揮教師引導作用方面下功夫
高一學生普遍缺乏自學能力,而要想使學生學好歷史,最為重要的就是要高度重視學生自覺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使高一學生學好歷史。但從當前一些歷史教師開展教學的情況來看,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特別是很多教師還沒有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是需要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認真改進的方面。這就需要高中歷史教師在開展高一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自身引導作用的發揮,要改變傳統的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講,還要啟發學生、引導學生。比如高中歷史教師在開展高一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探究式教學作為重要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每個學生都能夠表面自己的觀點,通過營造民主的學習氛圍,能夠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加強,進而自學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三、要在創新歷史教學模式方面下功夫
高一學生由于需要初高銜接,因而在開展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進一步創新教學模式,使其教學模式更加適應高一新生,這也是使高一學生學好歷史的重要基礎,對此歷史教師要進行積極的研究和探索。這就需要高中歷史教師在開展高一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自身教學模式的“適應性”和“創新性”,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大力加強對學生歷史基礎、歷史興趣等諸多方面的調查和分析,找出學生的特點,并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開展教學模式創新。比如高中歷史教師在開展高一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開展分類教學,對于歷史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加快一些進度,同時培養這類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歷史基礎不好的學生可以降低一些標準,待這部分學生跟上來之后再加快一些進度;對于那些對歷史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則要高度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不能操之過急,隨著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再進行一些深入教學。
四、要在優化歷史教學評價方面下功夫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要想使高一學生學好歷史,必須對教學評價做出改革和創新,這需要高中學校引起高度重視,通過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和創新,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這應當成為提升高一學生歷史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之一。這就需要對于高一學生的歷史教學評價,要將定量與定性緊密結合起來,特別是要改變過去以“分數”為主的教學質量標準,而是要著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發展潛力作為重中之重,不能完全以分數還評價一個教師教學成果的好壞,同時也不能完全以分數來評價一個學生學習成效,只有將二者緊密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體系“新課改”的要求,這是高中學校以及廣大高中教師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必須改變傳統的歷史教學評價內容。
通過對高一學生怎樣才能學好歷史進行全面、深入、系統的分析,特別是結合筆者多年的教育實踐,由于高一學生的特殊性,在開展高一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初高銜接十分重視,特別是由于高一學生的學習任務比較繁復,因而如何讓學生學好歷史需要進行不斷的研究和探索。本文認為,要想使高一學生學好歷史,最為重要的就是要發揮教師、學生“兩個主體”作用,特別是要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發揮教師引導作用、創新歷史教學模式、優化歷史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只有這樣,才能使高一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加強,進而使高一學生能夠在歷史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不斷提升歷史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彭虹.淺談高一歷史教學中的興趣教育[N].貴州民族報,2011-07-01B02.
[2]李健.論高中歷史教學中的討論式教學法[D].福建師范大學,2003.
[3]張隨義.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1.
[4]王艷珍.高一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