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桃仙
【摘 要】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是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的,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兩個因素,決定著教學的成敗。這就要求教師要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使每一個學生的最佳天賦得到最充分的發展。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習知識的場所。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重視課堂教學,實現有效課堂教學,要求有一份合理的教學設計。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設計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主體性不突出
一直以來,我們的教學注重的是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科知識,按照自己的習慣給學生統一的解說,不管學生是否愛聽,是否理解,都是這樣進行講解。這樣,教師對知識的理解即為全體學生的理解。學生盡可能掌握知識,知識對學生來講,仍然是外在的,進而使學生只知道讓別人來確定自己知識的正誤,從而缺乏自主判斷需求。因此,教師依然是主體,而學生只是聽眾。
(二)教學內容時代性不強
當今社會處在信息時代,知識更新速度日新月異。然而在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還是簡單地將課本視為唯一的教材,教學內容只停留在教材中,不重視利用圖書館、網絡等查閱與時俱進的資料。不重視學生現代學習方法的掌握和良好習慣的養成。
二、素質教育下如何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
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它能精心安排教學步驟,巧妙設計教學內容,適當使用教學手段,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合理分配教學時間,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得益彰。要設計好一個號的教學設計總體要把握以下幾個環節:
(一)科學設置課堂教學目標
科學的設置課堂教學目標,就應該做到明確、扎實、具體,既有結合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的針對性,又體現縱觀全面、以點馭面的整體性;既有具體描述、便于檢測評定的參照性,又有在教學中付諸實踐、謀求達成的可行性。
(二)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
實現教學目標,有賴于教學過程。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要使教學過程取得最佳效果,必須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
1.以全體學生為主體
素質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就課堂教學而言,這個“人”就是全體學生。因此,作為語文老師,在授課時應面向全體學生,全方位的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盡可能的創設和諧的氛圍,采用靈活多變的活動形式,使學生在愉快中完成知識的學習。總之人人都要參與到教學課堂活動中。
2.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的
21世紀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從當前社會的發展形勢看,更是需要這樣的人才。語文課是基礎課、工具課,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現在的小學生,他們的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針對這一特點,老師要加以指點、引導,讓他們學會多元思維去創造豐富的思想。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會激發求知欲。學生的學習興趣越高,學習的積極性越高,學習效果就越好。如果我們能把學習興趣培養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學生逐漸養成自覺、主動學習語文的習慣。學生只有對語文學習有了深厚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克服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
教師應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的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這有利于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四)適當運用現代教學手段
現在的學校大多普及電子白板,這是時代的進步及當前教育必備硬件。而多媒體的使用可以使學生置身于一個真實的故事情節之中,全方位地感受故事情節,從而產生學習語文的激情。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悅耳動聽的音樂、逼真的音響效果、栩栩如生的影視畫面等課件,可大大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全面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
(五)合理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1.設疑提問法
設疑與提問是促進師生之間信息交流反饋,推動教學流程向前拓展的重要手段。對于學生來講,既能集中注意力,又能誘發積極思考,培養思維能力,還能充分訓練口頭表達能力。作為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來檢查和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2.比賽游戲法
利用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入競爭機制、恰當運用游戲。這樣可以有效的調節課堂氣氛,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使語文教學變得更生動、豐富,使課堂變得有趣、活潑。比賽設計要突出快速反應、角色扮演和聽說訓練。總之使學生們能在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學到知識,提高了學習效率。
3.角色扮演法
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或師生共同表演,把表演帶進課堂或經常在課堂上的句型、對話、課文編成短句,讓學生表演。使學生在合作的交流中,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賞識他人和被他人賞識,不再吝嗇自己的感情,積極的給學習伙伴以評價、贊美。
三、結論
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必須牢記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是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要揚長避短,發揮創造性,以教材為依據,以問題為紐帶,以學生為核心進行創新設計,追求教學過程中的最優化和教學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