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四面山鎮江四中,四川 宜賓 644000)
?
論班主任與問題學生的有效溝通
李強
(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四面山鎮江四中,四川 宜賓 644000)
摘要:問題學生,常稱之為差生,班主任往往花費大量心血卻收效甚微,文章通過分析差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障礙,從班主任應具備的溝通素質和交流技巧兩方面探討了如何與問題學生溝通,以期最終將其引導到健康成長的道路上來。
關鍵詞:問題學生;班主任;有效溝通
加強班主任班級管理溝通的必要性在于,有效的溝通可以創造溫馨和諧的班級環境,在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與溝通不僅能夠和諧師生之間的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還能幫助班主任和課任老師了解和熟悉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活動,并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給予關心和幫助。有效的溝通有助于因材施教和發揮學生特長,在與學生進行聯系和溝通時,班主任應注意堅持一視同仁的原則,對每一位學生做到公平對待,既不袒護也不忽視。平常注意細心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全程掌控學生的個人情況和整個班級的動態,并有針對性地根據每位學生的變化和個性特點實施指導和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班主任要全面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充分發揮學生潛質,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障班級的健康與和諧發展。有效的溝通有助于培養學生班級觀念和集體榮譽感小學班級管理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環節就是培養小學生的班級觀念和集體榮譽感。在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注重與小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并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班級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提高班級的凝聚力。
(一)心理溝通障礙。心理溝通交流障礙。問題學生存在著許多不良行為習慣,比如打架、罵人、說謊、遲到、早退、曠課、不完成作業等等。他們的言談舉止往往讓人看不慣。老師對他們苦口婆心地去教育,但他們可能不會有多大改變,有時甚至會變本加厲。這樣一來,班主任對他們的感情必然會淡漠,甚至反感,久而久之,形成了班主任與問題學生之間的心理溝通障礙。
(二)認知障礙。認識、理解障礙。問題學生在認識、理解、判斷是非問題上,認識水平比較差,班主任老師給他們講道理,他們不僅不理解,反而認為老師在找碴整人,偏向好學生。對于老師的批評教育,有的當面頂撞,有的沉默對抗,有的表面點頭,心里卻一百個不服氣,由此形成師生之間的認識、理解障礙。
(三)觀念偏差障礙。班主任學生觀偏差造成的障礙。班主任的學生觀決定著對學生的態度和情感,決定著對學生的行為評價,然必也影響著師生之間的心理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關系很重要。對一些有好感的學生,班主任的情感投入可能會多些。同樣的錯誤如果發生在班干部或學習好的學生身上,班主任在感情上往往采取原諒的態度,即使批評也是心平氣和,與他們談話,心里也充滿了信任。
寬容。寬容是問題學生犯了錯誤之后,讓時間和事實證明他們的錯誤,而不是班主任在差生沒有認識到錯誤的時候,強按他們的脖子認錯。尤其是在問題學生的錯誤有關老師的面子時,寬容是師生暴發沖突的降溫劑。一次,我和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發生言語沖突,當時我火冒三丈要求學工處嚴肅處理該生,事后冷靜下來仔細分析事情起因發現我言語上也有不妥之處,在學工處的調解下師生換位思考相互諒解,事情得到及時解決。期望、要求適當。問題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是較長時間形成的,不能指望一兩次談心就能改正過來。對他們的要求要適當,不要過高。形象地說,給差生的進步階梯其間隔要小一些,要讓他們的進步過程容易一些。班主任要對學生有耐心。班主任的教育目的是育人,不是懲戒或處分。有的班主任把處分放在嘴上,動輒就給處分。我們都知道,處分不是目的,處分是教育人的手段。然而,某些年輕班主任在這方面缺乏經驗,在教育學生方面沒有耐性,從而給學生造成某些傷害。耐性以愛心為基礎,以育人為目的,耐性是做班主任的境界之一,有了耐性,許多問題學生就不會出現,當然許多問題學生也就能夠轉化。班主任自己首先要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是當好班主任的前提和關鍵,同時也是能夠與問題學生較好溝通的前提和關鍵。否則,自己心理有問題,與問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勢必也是個難題。
(一)明確溝通原則。溝通是一門藝術。在教學活動中,一次有效的溝通,對于老師來說,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如果在教學活動中,缺乏有效的溝通,那么老師無法了解學生的想法,學生也不能明白老師的苦心,這對教學活動的開展來說,無疑是最大的障礙。在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需要注意相關的溝通技巧,主要表現在溝通的原則和方式上面,本著關心和關愛的原則。了解和理解學生。班主任要信任學生,并且保持班主任的威信。尊重和贊賞學生。
(二)創新溝通方式。采取記者招待會的形式,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很多班主任在想要了解班級情況時,一般都是通過班干部會議來了解,這樣的方式難免會讓學生們覺得有失民主,會讓很多不是班干部的學生覺得不服氣,這樣與學生的溝通工作就會很難做。
(三)關愛和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使師生之間融洽相處,尊重學生,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與全面進步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必須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般關心愛護,從心出發去加強跟學生的溝通交流。當學生犯錯時要寬容對待,以朋友的角度跟學生談心交流,耐心引導學生改正錯誤,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借此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四)教師的自我反思。教師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提升溝通效力,教師在對學生提出問題的時候是先從自身問題,而不是直接把問題對準學生,這樣的交流方式是是非常可取的。班主任要懂得在學生進行溝通時,要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想一下學生做的每一件事情的心理活動,對自身進行反思,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班主任如果從學生角度出發對待每一位學生,那溝通的氣氛就會很融洽,真正做到有效溝通。
參考文獻:
[ 1 ]王艷歌.淺談班主任與問題學生溝通的技巧[ J ] .職業時空,2011(04):78-87.
[2]曲韜君.班主任與學生有效溝通技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9):60-69.
[3]張瑜屏.中職教育中班主任與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J].赤子(上中旬),2016(01):45-56.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240-01
作者簡介:李強(1984—),男,漢族,陜西省寶雞市人,高中物理教師,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四面山鎮江四中,研究方向: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