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濤(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望都鎮總校,河北 保定 072450)
?
粘在墻上的文具盒
——試析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教育觀念轉化的探索
郭洪濤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望都鎮總校,河北 保定 072450)
摘要:新的課程改革一再提倡評價方式應該體現 “以人為本”,要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評價的終極目標。 改革的步子邁出去了,但思想依舊停留在過去。教育者應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教育評價應該促進每個孩子的發展,不應該以犧牲一部分孩子為代價。更應該關注學習上困難的孩子,幫孩子認識自我,建立信心。評價要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和發展的不同需求,實施多元評價,促進每個個體的提高和發展。
關鍵詞:以人為本;個體差異;健全人格
2015年10月23日下午,望都鎮總校組織的小學生秋季運動會進行了集體項目的比賽。拔河比賽的決賽在城內小學和南關小學之間進行,雙方勢均力敵展開了拉鋸戰,經過三局苦戰城內小學獲得勝利。這樣城內小學獲得集體跳繩和拔河兩項第一。比賽結束后在回學校的路上,一個六年級的男孩滿臉期待地問帶隊的高文治副校長:“校長,回去給我們發獎嗎?”高校長不假思索地說:“集體項目只給學校記分,不發單人獎。”頓時這個孩子如泄氣的皮球小聲嘟囔:“我們經過三輪淘汰賽,又苦戰三局,好不容易才戰勝了南關小學,不該給我們發獎嗎?”孩子的抱怨讓高校長一愣,但接下來的話更觸動了高校長,“我小學都快畢業了,連一次獎都沒得過呢。”高校長稍稍思考了一下,然后大聲說:“發,明天課間操時間就發!”回到學校后高校長向校長周磊進行了匯報,周校長聽后當場決定要隆重頒獎。
第二天上午課間操時間,全校師生在操場集合,陽光透過蒼勁的梧桐樹的枝葉灑在城內小學每個同學身上。在熱烈的掌聲中,一群在運動會上為校爭光的“英雄”登上了高高的領獎臺,笑得最美的是那個從未得過獎的男孩,他把獎狀和獎品舉得最高。一個幾塊錢的文具盒,家里并不缺少,但是他就像無價之寶一樣不知放在哪里才好,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學,他一回家就幾個房間亂轉,最后把目光定格在家里最顯眼的地方——客廳墻壁,他找來膠帶,把這個文具盒粘了上去。在他心里,這個普通的文具盒跟奧運冠軍的金牌一樣寶貴、神圣。
聽到這個發生在身邊的真實的事件,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頓時萬般滋味涌上心頭。這個賽場上奮力拼搏為校爭光的孩子平時就沒有一點優點嗎?為何讀小學快六年了還未獲得一項獎呢?后來我了解到這個孩子成績較差,平常還愛惹是非,老師們都不喜歡他,家長對他也失望了,但這個孩子的內心是多么渴望得到老師的獎勵,多么渴望得到大家的認可呀!也許這一次小小的獎勵會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他會以陽光、自信的心態踏上人生的新航程,打開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門。
案例反思:城內小學的管理者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敏銳的抓住了教育契機,及時對學生進行了表彰獎勵,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這個真實的事件,發人深思。它深刻反映出了我們學校教育評價的缺失。
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們的老師和家長都更關注那些乖巧聽話成績優秀的孩子。而那些成績落后,表現平平,身上毛病眾多的孩子被冷落,被忽視,只有他們在犯錯誤的時候,才會獲得老師特殊的關愛——生硬的說教,傷人的挖苦,嚴厲的批評,怎樣讓愛的陽光灑進每個孩子的心田呢?怎樣讓那些渴望關愛的孩子也享受到愛的陽光進而茁壯成長呢?
日本著名的童謠詩人金子美玲寫了一首小詩《我和小鳥和鈴鐺》,這首詩,被選用在日本小學二年級的語文教科書上。
我和小鳥和鈴鐺,
我就是張開雙手,
也一點兒在空中飛不起來。
但會飛的小鳥也不能像我一樣,
在地面上快快地跑,
我就是使勁兒地搖晃著身體,
也發不出好聽的聲音。
但叮當響著的小鈴鐺也不能像我一樣,
知道唱許許多多的歌兒喲!
鈴鐺和小鳥、還有我,
大家都不同,但大家都很棒。
“大家都不同,大家都很棒”——-這首被選入日本小學二年級教材的童謠,告訴大家的是: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而這種“不同”,正是我們作為人,而存在下去的價值。正因為每個人不同,所以我們各有各的長處,也各有各的短處。看到別人的長處時,請不要灰心,因為我也有我了不起的地方呢。看到別人的短處時,也請不要驕傲,因為我也有我的不足呢。我們就是這樣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短處的、不同的人。
這種不同,構成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也告訴我們:要擁有一顆自我平衡的心。
而這首短短的童謠,也告訴父母、老師等我們這些大人們:
請別要求孩子向某某學習,向誰誰看齊,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特長,都會有屬于他們自己的優勢,就讓孩子做好自己,發揮好自己的優勢,并幫助孩子的自我個性得到發展和延伸,就是我們作為大人對孩子最好的愛與呵護。
雖然新的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們一再提倡評價方式應該體現“以人為本”,要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評價的終極目標。 改革的步子邁出去了,但思想依舊停留在過去。教育者應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教育評價應該促進每個孩子的發展,不應該以犧牲一部分孩子為代價。我們更應該關注學習上困難的孩子,幫孩子認識自我,建立信心。評價要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和發展的不同需求,實施多元評價,促進每個個體的提高和發展。
每個人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每個孩子都有閃光的一面,作為教師就是要及時發現并培養他們的優點,并且通過科學的評價體系促進他們的發展,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教師要堅信,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
同樣的道理,對于學校的管理者而言,對教師的評價或多或少也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升學的壓力、考試成績仍然是夾在領導身上的一個大大的枷鎖,在領導眼中一個好教師的標準首先應該是成績優秀,做課一流,理論說來頭頭是道。但是更多的老師是平凡又普通的一線教師,尤其是農村的教師,他們或許一輩子都不可能有名師的頭銜,一輩子也沒有公開發表過一篇論文,就連收入水平也處在這個社會的最底層,但是,教育還是靠他們在支撐,更多的學生在他們默默無聞地教育下長大成才,他們對學生而言是不可缺少的,沒有這些“綠葉”的陪伴,那一朵朵教育之“花”就會黯然失色。他們的工作不一樣崇高而偉大嗎?我們渴望對教師的評價更公平,更科學,更能促進每個教師的成長。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每一朵鮮花都有盛開的理由,春天,擁有千萬朵花,而一朵花卻只擁有一個春天!由此看來,教師的職業多么的偉大,教師的工作多么的重要。讓我們用愛心、用智慧去精心呵護每一朵花兒吧。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