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水
摘 要:化學是一門具有較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學科。如果教師還是一味地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機械模仿、訓練學習知識,不注重其思維的培養與發展,缺乏實踐操作與探究,那么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只要學生對學習感興趣,他就會主動克服困難,自覺學習,并良性循環,形成習慣。
關鍵詞:化學教學;導入生活;實驗提問
一、講究課堂導入藝術,激發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是教師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應講究的問題。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化學教學中,應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教學的成功之處不是勉強學生學習,而是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平時的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單純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要,因為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而且對學生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因此,在化學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點,在學生有限的注意力范圍內進行教學,講究課堂導入藝術,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態。在《金屬和金屬材料》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導入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前線的英法聯軍發現德國的飛艇部隊旋風般地掠過天空,飛艇巨大的“身軀”,使戰場上的士兵一片驚恐,聯軍將士們在想:為什么飛艇能帶那么多炸彈?又飛得那么高、那么遠?制造這種飛艇的材料是什么金屬?為了弄清這一連串的疑問,聯軍用密集高射炮擊中一架飛艇,經過研究,飛艇的秘密終于被揭開了,制飛艇的金屬材料是鋁,更準確地說是鋁的合金,可以說是鋁和鋁的合金給人類插上了飛翔的翅膀。于是,學生便帶著追求知識的渴望和滿腹疑問在老師的引導下進入課堂的探究中。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增強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化學來源于生活,同時又實踐于生活。新的《化學課程標準》提出:應加強化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從學生熟知、感興趣的生活事例出發,以生活實踐為依托,將生活經驗課堂化,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煥發出課堂的活力。教育家盧梭也認為教學應讓學生從生活中、從各種活動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實例,獲得直接經驗。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過于強調知識性,而教學內容與生活彼此割裂,教學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化學教材中,不少內容是“生活原型”的再現,而這些“生活原型”往往是學生熟悉卻又難以時時在課堂中找到的,這就需要學生發揮想象。引導學生自由地展開想象,這不僅可以加深其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使學習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和問題進行解釋、處理或提出合理的建議。如測定土壤的酸堿度,并對農民的種植提出合理建議;測定洗發水的酸堿性,根據自己的發質來選擇洗發水。因此,在我們平時的化學教學活動中應當以生活實踐為基礎,挖掘教材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盡量使用生活化方式,將化學知識準確地表達出來。尤其在化學教學中,更應當把生活實踐放在首位,使學生從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這就要讓生活走進課堂,即化學教學生活化。
三、增強實驗操作能力,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對化學知識概念和理論的認識、理解和掌握,大多來自對化學實驗現象的真實感受。化學實驗作為傳統的教學手段,有其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效果。實驗操作是讓學生理解概念、建構知識的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為思維的工具和鏡子。”例如,在《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去判斷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方法:①用稀鹽酸證明:能與之反應,有氣泡冒出的金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之前,且與之反應越活潑,不能與之反應的金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后。②按照“中間取金屬,兩邊取溶液”或“中間取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兩邊取金屬”的方法去判斷。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不僅加深了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巧妙提問,提升課堂效率
古人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讓學生對學習內容展開質疑,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產生學習的原動力。有效的課堂提問是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自我建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連接教材、教師、學生的橋梁,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如果學生的大腦是一池水,那么教師的提問就好比是投入池水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但是投入石子的方式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只有在教學中了解學生的主體需求及思維方式,分清哪些是基礎性問題,哪些是拓展性問題,哪些是探究性問題。有效的提問不是站在教師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會、感受。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提高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
總之,作為新課程教學的踐行者,每一位教師都要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同時與時俱進,賦予化學知識生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化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靖縣靖城鎮靖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