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怍青
摘 要:學困生是班級中容易被忽視的群體,物理老師要關心他們,尋找這部分學生的困難成因,觀察他們的日常學習情況,尋找不良的學習思維漏洞,從而幫助他們完成由困難生向中等生,甚至優秀生的轉化。從高中物理的教學特點,分析幾點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并做其轉化的教學建議,讓高中物理成為學生喜愛的一門課程。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困生;成因;轉化;積極性
高中物理學困生的成因有外在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但是其智力絕對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能夠有機會上高中的學生,就不是笨學生,所以其物理學習的基礎應該是平等的。但是從心理和學習能力來講,有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強,就比較適合學習物理。有的學生情感比較細膩,觀察能力強,但是缺乏邏輯思考能力,而導致物理成績一直不理想,或者是不良的學習習慣和不端正的學習態度造成的。高中物理學困生的轉化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物理老師投入更多的教學精力。
一、高中物理學困生的成因
要正視物理困難生,明確物理學習困難的真正原因,這樣才能更加準確地分析成因。物理學習困難指的是學習的某一過程或階段,而不是根據最終的結果做出評價。物理困難生是可逆的,是能夠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來逆轉這一局面的。物理學習困難生往往會表現出一定的偏科現象,例如,語文、英語等科目成績不錯,但是物理成績偏差。當然也不該放棄“全面學習困難生”,應該從他們的學習態度做分析。最重要是,即使都是物理學困生,但其程度還是不同的。有的是普遍性的物理成績差,有的是在某一章節或某一特定時期表現出來的物理成績差。這些表現都來自不同的成因,下面做詳細的介紹。
1.學生思想上的松懈
作為高中生,只要不是在高三,大家的壓力都不會那么大,會覺得還有時間和機會,這樣就容易產生學習上的松懈,對知識點理解不到位,老師布置作業不認真完成,上課容易走神等。久而久之,就會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這部分松懈的學生就成為學困生。他們從思想上認為,物理是可以突擊的科目,在考試前好好復習就可以了。然而事與愿違,成績下降,老師批評,父母責備,讓他們失去了學習的信心,懷疑自己不適合學習物理。這種逃避分析問題的方法只會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一蹶不振”,真正成為學困生。這部分學生在性格方面往往表現為沒有耐心和沒有毅力,沒有自己特別的愛好,缺乏堅持精神,從而導致在物理學習中缺乏鉆研精神,不愿意花時間去解決物理難題。怕吃苦,意志薄弱,更加尋找不到物理學習的真正法門,一味的逃避,失去了好好學習物理的機會。
2.對物理缺乏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物理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是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這樣的動力來源不夠充分,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一部分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就是對物理缺乏興趣,甚至厭惡物理,將物理作為最難學的科目。每次習題最后做,每次考試試卷最后分析,每次考試時又心驚膽戰,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這與物理本身有很大的關系,物理是邏輯性強,抽象東西較多,且具體應用太少的學科,學生所學的物理看不到和現實生活的聯系,反而成為了試卷上才會有存在意義的知識。
3.學習方法上的原因
一部分學生學習很努力,課下作業會積極完成,但總是感覺力不從心,就是學不會物理。這樣的情況很大的原因是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技巧不對,缺乏針對性,沒有鍛煉到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等。高中物理不同于其他科目或者是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知識很抽象而且零散,學習者必須具有很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歸納推理能力,還需要學生自學能力,缺乏哪一方面也容易在物理學習中感覺到困難和壓抑。且物理學科是一門自然學科,必須主動學習才能獲得知識,收獲重點。缺乏對自然科學的探索欲望和精神,只是為了做題而做題,死記公式,根本無法形成長期記憶,對學習沒有幫助。
4.知識上發生斷層
高中物理知識和初中相比有很大的變化,其邏輯性更強,前后的聯系更加突出。如果前面的知識點沒有理解清楚,導致接下來的知識點學習都是模棱兩可,學困現象就會發生。不少學困生就是因為在某一階段在學習上有些松懈,導致后來相關的知識點都學不會,聽不懂,從而讓物理成績下滑比較快。再者物理是需要理解的學科,如果沒有課堂上的理解,課下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如果課堂上,走神就會讓自己在課下付出千百倍的努力。有的學生看似課下很努力,卻實際上只是在彌補課堂上“走神”的損失,這樣的斷層是物理學習困難的根本原因。
二、如何實現高中物理學困生的順利轉化
1.由易及難,消除困難生的物理畏懼感
“一切敵人都是紙老虎”,將高中物理作為敵人,深入內部,只要理解透了知識點,一切問題都容易解決。想要改變學困生對物理學習的畏懼感,就要將知識從簡單到復雜,引申學習。例如,在學習《熱力學定律》時,為了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的概念,可以先問學生一個問題,同樣放在太陽下曝曬的金屬和木塊,哪個溫度更高?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者是憑借自己的感覺,會第一時間喊出是金屬塊溫度高。老師宣布答案錯誤之后,可以讓學生自己做一下實驗。通過實際測定之后,消除原來的錯誤概念,原本蒼白無力的解釋,現在變得“證據確鑿”。所以從生活的角度,從常識的角度,從物理實驗的角度來拉近物理和學困生之間的距離,產生學習之美。
2.物理模型,幫助困難生塑造直觀學習
物理模型能夠突出重點,抓住物理知識的本質,而且也能夠建立更加全面的知識理解體系,減少片面性學習,降低抽象性,增加具象性。學困生采用此法,可以提高自己的做題速度和質量,也能幫助理解新的知識,形成科學的學習體系,更加系統化地進行物理學習。很多物理發現都是來自于物理模型,老師可以引用幾個例子來說明其重要性。學困生在學習方法方面往往有所欠缺,采用物理模型的教學方法,將學習方法也模型化,提供幾種基本的科學學習方法給學生,讓他們通過嘗試和自我評價來選出最適合自己的。
3.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注意力
學困生在課堂中容易表現出精神不集中,精力分散的情況,只有在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學習精力,才能塑造高效的課堂,完成學困生的轉化。利用趣味性的課堂導入,保證學生進入學習狀態。例如,在學習《平拋運動》時,很多學困生表示對概念的理解不清,所以課堂開始前,老師可以播放一些電影的剪輯,里面的內容包括飛機投彈等場景,將拋物線添加到視頻中,找幾個類似的戰場案例,發現平拋運動的軍事意義。其他的拋物運動,可以從生活實際中尋找例子,踢起的足球,上拋的籃球等。
總之,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將物理學好,并且讓學困生堅信這一點。好的心態更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有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以及意志力,從老師監督到學生監督,要徹底改變學困生的不良習慣,共同幫助,使其高中物理成績能夠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黃建柱.初中物理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J].新疆教育,2012:63-64.
[2]冶占興.高中物理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
[3]謝宏,王書方.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中旬),2009(29).
編輯 王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