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云敏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不僅僅包含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知識,而且還是一門重要的交流工具,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在小學階段,怎樣學好這門課程,按照新課改的要求,要改變以前的傳統教學模式,把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起引導作用,那么就共同討論一下自主學習這種教學方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應用策略
一、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涵蓋了拼音、漢字、句子、閱讀、寫作等方面,同時它還是一門語言交流的工具,是培養學生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關鍵,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同時語文知識涉及我們日常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語文考試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加深,只憑以前的上課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按時完成課堂作業是遠遠不夠的,那么新課改環境下,在小學階段,我們怎樣學好語文這門課程呢,我們現在就共同討論一下自主學習這種新的教學方法。
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從字面理解就是不用別人管,自己主動學習,是與傳統“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方式。
三、自主學習的意義
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善于思考問題,勤于動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己想學、樂于學;教師在課堂上把更多的機會讓給學生,積極地引導、啟發,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同時可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信息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四、自主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應用策略
1.創設意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怎樣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靈活改變教學方式,由于小學階段,學生比較愛動、好奇心強,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喜歡故事、動畫、游戲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為學生創設意境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在學習三年級《小猴子下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PPT軟件,把文章內容以動畫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這樣就能更好地激起學生的興趣,并引導學生思考小猴子在下山的時候都看到過什么,一共撿了幾次東西,都分別是什么,最后一次撿到了什么,為什么最后小猴子空手而歸,通過這篇課文,啟發學生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另外,可以編成話劇,讓學生自主表演,既能鞏固故事情節,又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2.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
要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保持下去,在于教師教學方法的把握,師生角色的互換,教師應該從原來的課堂主體轉變為客體,成為真正的組織者、引導者,把課堂上更多的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主動探究,讓學生在學習中領會,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例如,在學習《和時間賽跑》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列出幾個問題,這篇文章是什么樣的題材,作者是怎么描繪景色的以及簡單地概括中心思想,讓學生先帶著幾個問題去讀這篇課文,這樣學生就有了目標,通過回答這幾個問題,學生對這篇文章就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教師在一步步地引導,描繪景色的詞語有哪些,在日后的寫作中我們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去描寫,通過閱讀這篇文章,啟發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交流,最后教師再給以學生總結,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3.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心,注重激勵評價
教師的評價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一句表揚、贊美的語言可以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同樣消極怠慢的態度也可以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多用贊美、表揚的語句持肯定的態度,而不能用還不錯、還可以、還行等籠統的詞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做出評價,例如,在學生朗讀課文《風箏》時,教師可以這樣來表達,這位學生讀得很有感情,聲音很洪亮、語音很準;對于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要采取鼓勵、引導、點撥,在學生回答問題不準確或者不完全正確時,教師可采用“敢于積極發表意見,是個動腦筋的好孩子”“這個問題你答對了一半,坐下來再想想剩下的一半,老師相信你肯定能想出來”等,這樣的評價讓學生感到態度誠懇,進而就會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
總之,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求教師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小笑.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模式初探[J].語文周刊,2008(12).
[2]黃壯昌.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探討[J].中國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