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媚
摘 ? 要: 電影產業是21世紀極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它作為文化產業的核心部分,成為了許多國家新的經濟增長點。本文從制片、發行、放映三個方面來探究如何提升我國電影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 電影產業;核心競爭力;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 G905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3-0117-01
一、產業概述
目前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自2003年實現全面電影產業化改革后,國內票房收入從2003年的十億元增長到一百億用了八年,增長到兩百億用了三年,而2014年一年增加到了近三百億元。2015這1季度僅94天票房就沖破了百億元大關,比2014年提前了48天。去年12月3日,中國電影票房沖破四百億,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這個數字背后代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連續高速增長,我國電影產業一直保持著35%以上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就算與美國的電影市場相比,這個差距也在不斷縮小,如今已接近北美電影市場的45%到47%①。電影產業是一個集合生產創意、內容為主、面向市場、滿足消費者文化產業,作為一個高創意、高投入、高風險的三高行業,我國若想提高競爭力必須從電影融資、制片、發行放映、相關產品的開發各個方面進行改革優化,在產業化的基礎上尋求藝術與經濟、文化的融合[ 侯光明等②。因此,本文從制片、發行、放映三個方面來探究如何提升我國電影的核心競爭力。
二、發展對策
(一)制片
1.產業政策環境:全面立法,政策扶持。一個產業的成長,必然無法脫離政治環境的接納開放以及政府機關的傾向扶持。因此,政府如何地制定政策來推動電影產業的發展,極大影響了這個行業的方向。
2.提升制片企業競爭力,豐富電影類型多元化。一部電影最重要的就是影像本身,提高影片的質量才能提高進入影院的影片數量,最終擴大國產影片的有效供給,從而帶動整個制片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中國雖然有很多影片制作上投資巨大,但是整體的制作水平比較粗糙、質量低劣,仍然不能與國際接軌。
3.大力發展高新數字技術,培養相關人才。目前數字技術正在逐漸改變電影的觀念以及電影制作的流程,電影不再只是拍出來的,更多是計算機制作出來。在好萊塢一般制作費用占到影片投資成本的30%,目前我國的電影制作費用遠遠低于這個比例。即使一些號稱幾個億投資的大片還停留在擴大制作規模、明星陣容來吸引觀眾,最終還口碑與票房雙重失敗。 面對數字技術帶來的改變,國內也應該更新電影制作的觀念,注重數字技術在影片中的運用,提高影片的技術含量。
(二)發行
1.運用新媒體實行全方位營銷。“電影發行,營銷為先”,如今的電影行業逐漸從傳統的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傳統的閉門造車早已被時代所淘汰。特別是BAT等互聯網巨頭進軍電影產業,加速了互聯網時代電影產業的迅速發展。網絡新媒體所引發的革命,已經滲透到所有人生活的血液,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這樣一個時代的到來,給中國電影的發行營銷增添了強大的平臺,它已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陣地。
2.拓展產業鏈。好萊塢電影企業收入僅有20%來自于電影票房,此外的80%均來自多渠道和后產品的開發,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火車頭”理論。而國內影片收益主要依賴于票房收入,其他的宣發渠道以及衍生品的開發還十分薄弱,遠落后于西方國家。這些問題的長期存在將直接影響產業的健康長遠發展。因此應該利用“時間窗”理論,在不同時間階段,開啟不同的產品窗口以滿足不同電影消費者的需要。同時,運用“火車頭”原理,用電影票房帶動相關后產品的發展。例如一部影片,人物形象可以授權做成抱枕、玩偶,道具可以成為紀念品,甚至拍攝地也可以成為火爆的旅游景點,這些都是一直被忽視的商機。隨著消費者觀念的不斷西化,對電影的后產品開發也會有越來越大的需求。
(三)放映
據調查,目前國內的影院數量已超過5800家。雖然影院數目持續增長,但是受到互聯網電商低價票的沖擊,電影院的票房收入越來越少,逐漸變成一個體驗中心,在未來幾十年后電影院會逐漸消失這個觀點被越來越多人所提起。因此,影院應該升級改造。首先要向綜合性影院靠攏,融入購物、餐飲和游樂等不同服務,為觀眾提供更多的選擇,使影院成為觀眾真正需要的“終極娛樂場所”③。其次,提高放映技術,大大提高可放映3D和IMAX影片的銀幕數,未來讓觀眾可以在影院得到身臨其境的觀影效果。
目前中國電影市場發展還是非常迅速的,不管是票房還是觀影人次,都是全球增長最高的。迅速增長的表象背后,我們可以看到投資做電影的人越來越多。當中國的電影熒幕達到一定程度以后,“內容為王”的特征開始組建顯現。沒有好的內容,影院就無法迅速發展。值得足以的是電商進入整個電影行業,在攪動整個行業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思考,如何結合互聯網思維模式去思考發展,是非常關鍵的。當越來越多不同素質階層的觀眾養成觀影習慣,若中國電影工業無法提高制作能力,那么就會造成觀眾的流失。目前電影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并存,立足于本土文化、借鑒國外好的創作經驗和操作模式是必然之選,這樣才能全方面提高我國的電影核心競爭力。
注釋:
①陳少峰.2015中國電影產業報告[M].北京:華文出版社,2015:02.
②侯光明.2012—2013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4:191.
③許輝.中國電影產業競爭力及貿易戰略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