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蘇琴
【摘 要】初中地理教學資源的整合是一項重要課題,教師可以運用書籍資料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將趣味知識和信息手段引入課堂,同時發揮實踐活動的作用,共同促進教學效率提升。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資源;整合運用
在初中地理教學工作中,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對提高教學成效意義重大。除了抓住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之外,地理教師要善于將各種有助于教學工作開展的資源整合起來,綜合推動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論述。
一、發揮書籍刊物對教學信息的補充功能
地理學科相對于初中階段其他學科而言,專業性更強,教學一個知識點往往能夠牽涉到許多相關聯的知識點,因此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和知識量,對開展地理教學具有積極的意義。筆者在教學工作中注重引導學生堅持閱讀各種地理書籍,既要在平時有意識地閱讀一些地理相關刊物與書目,同時也要針對教學內容進行“突擊閱讀”,讓學生從關聯書籍刊物中增加對教學內容的了解,從而為接下來的課堂學習活動奠定基礎。例如在《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教學之前,筆者要求學生自主搜集一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書籍刊物,對維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方面進行初步的了解,尋找一些地區的氣溫、降水與地形資料,尋找這些因素與氣候之間的關聯性。除了閱讀教材內容之外,學生從各種信息來源渠道獲得的知識,對教學工作而言也是有效的補充。與教材相比,課外書籍與專門刊物講述的內容更加具體和深入,包含的信息量更大,對學生理解效果發揮的促進作用更為明顯。有了課前這些補充資源的介入,學生無論是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還是學習興趣的激發,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見,在地理教學中運用書籍刊物等信息資源,對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幫助。
二、發揮趣味信息對教學氛圍的營造功能
許多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氛圍比較沉悶,未能實現生動活潑的效果。究其原因和地理課堂教學中信息不夠生動有關,如果結合教學內容加入一些趣味性的知識,可以較好地改變課堂教學沉悶的氛圍,學生在充滿興趣的氛圍中開展地理學習活動,效果大不相同。例如在《非洲》教學中,因為學生對非洲缺乏直觀的印象,如果直接講解必定效果不佳。為了緩解課堂教學的沉悶氣氛,我在教學中補充了有關非洲的大量生動信息,例如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有哪些植物和動物,非洲人民是怎樣通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獨立自主的,非洲人民與我國長期以來的深厚友誼,我國在非洲援建的一些重大項目等等。這些趣味知識讓學生為之一振,聽講的興趣明顯提高,接下來引入到教材內容的教學之中,和學生一起研究非洲重要的地理位置、出產的主要礦產等,課堂氛圍明顯活躍起來。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深有體會,將一些趣味性知識融入到地理課堂教學之中,既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也增加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知識面,而且可以營造生動的課堂教學氛圍。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環節就要統籌兼顧,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趣味信息,立足學生的思維特點適時加以補充,對教學工作進行調節,有助于地理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發揮媒體資料對教學內容的詮釋功能
教學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推動初中地理教學工作深入開展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將信息化的教學設備引入地理課堂,為教學成效的提升插上飛翔的翅膀。筆者在教學中注重搜集整理各種視頻音頻以及圖表文字,將枯燥的文字教材轉變為生動的影音資料,讓學生看的更加直觀形象,學得更加興趣盎然。例如在《重要的國際組織》教學中,提高學生對各種國際組織的了解,需要借助于大量的信息和生動的演示。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筆者在教學設計環節就進行了多媒體課件的同步制作,以介紹聯合國這一重要國際組織為例,通過PPT演示幫助學生了解聯合國成立的時間、成立的初衷,以及組織構架和議事規則,在重大國際事件中發揮了怎樣的重要作用。里面還穿插補充了中國是怎樣通過努力恢復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地位的。這些補充的影音資料,為學生展示了一部聯合國的成長史,不僅直觀形象,而且內容全面,可以較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同樣,在國際奧委會、國際紅十字會等重要國際組織的介紹中,筆者同樣運用了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學生能夠在充滿興趣的觀看中增強了理解效果。初中地理教材中的許多內容,可以借助于網絡手段進行補充演示,只要地理教師巧妙設計,完全可以發揮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發揮實踐活動對教學理解的促進功能
初中地理教學既要抓住課堂這個主陣地,同時也要注重教學的拓展延伸,特別是要注重整合課外實踐活動資源,構建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格局,促進教學工作有效開展。筆者在這一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例如在《中國的水資源》教學之后,專門安排學生開展了以水資源調查為主題的實踐活動,一方面調查家鄉水資源分布情況,另一方面調查水源保護與污染情況。在獲得第一手的資料之后,組織各個調研小組進行匯報交流,學生所搜集的資料較為全面地反映了本地區在水源保護方面的現狀,許多河流的污染觸目驚心。學生一方面對水資源不足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同時也對水資源污染狀況憂心忡忡。他們針對水源保護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例如堅決關停有污染的企業,對工業廢水進行集中處理,嚴肅問責瀆職工作人員,在區域成立有關水資源保護的綜合協調機構等等。學生在這樣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增強了環境保護意識,而且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更為深刻。這些實踐活動有效延伸了地理課堂教學,同時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學應當充分整合資源,為教學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幫助,對教學成效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賈玉靜.淺談初中地理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0(03)
[2]許文瑩.初中地理教學方法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