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忠先+魏國豐+辛宗生+齊建家
摘要:應用型本科院校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為主要教學任務,創新實驗室的建設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創新實驗室的建設要以學生為本,突出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障創新實驗室正常運轉,建設全面開放的、科學合理的創新實驗室。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 應用技術型人才;創新實驗室
應用型本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辦學目標,而不是以科研為主的本科院校。應用型本科教育對于滿足中國經濟發展、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2014年3月,中國教育部改革方向已經明確,全國1200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將有600多所逐步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變,轉型的大學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總數的50%。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際交流的增多,國內很多高校近年也紛紛在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實踐教學環節的強化。人們已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社會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德國的大學主要分為綜合性大學、應用型科技大學和藝術學院。應用型科技大學和我國的應用型本科在高等教育中占據同等地位。2015年9月20日至2015年12月20日,通過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關于德國應用型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研修學習。通過3個月的學習,筆者對國內應用型本科創新實驗室的建設有了新的認識。
1 應用型本科建立創新實驗室的必要性
應用型本科大學是按照中國大學的培養特點,在中國經濟建設現代化和高等教育大眾化推動下產生的一種新型的本科教育。
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行業高級專門人才。其培養的應用型人才既不同于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所培養的理論性人才,也不同于職業性技能型院校所培養的技能人才。其不僅須要掌握現代社會生產的各種高級技能,還要具有將高新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能力,也就是要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傳統的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偏重于基礎知識教學,忽視應用能力的構建。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應以能力培養為中心,做到理論與實踐并重。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必須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工作的空間,此時創新實驗室對學生來說就尤為重要。德國的應用技術大學都給學生提供一個工作空間,如圖1所示,而且是全天開放,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來開展自己的創新項目。德國是一個環保意識很強的國家,很多學生利用廢棄的電子產品,開發出了新的產品。
2 應用型本科創新實驗室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應用型人才培養必須通過創新實驗、創新訓練等各種實踐教學環節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實驗室作為載體來完成這個任務,不僅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和學習的環境,更重要的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用能力,發揮課堂教學不能取代的作用。加強創新實驗室建設,提高實驗室水平,對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但受各種主觀、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創新實驗室的發展和建設過程中與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還有一定差距。
2.1 對創新實驗教學認識不足,建設不夠
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預先設計好的實驗步驟和實驗要求進行實驗操作,結果往往抹殺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不利于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科研能力。同時傳統教學實驗內容較為陳舊,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
2.2 實驗室的師資隊伍不合理,教師素質不高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實驗教學環節沒有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相應的實驗教師隊伍建設沒有提到學校議事日程上,致使實驗室教師嚴重缺失,甚至是一個教師管理多個實驗室。現在很多高校在實驗室工作的教師,學歷相對偏低,引進的碩士、博士都不甘心到實驗室工作。
2.3 實驗室的開放性不夠,利用率不高
現在的實驗室很多還是傳統的實驗模式,由教師指定實驗項目,學生根據教師要求來進行。實驗課時以外的時間,一般不對學生開放,這樣很多實驗設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謂“開放性實驗”是由學生自己根據實驗題目的要求,獨立擬定實驗方案,設計技術路線,完成實驗過程。指導教師只負責對實驗方案進行審查,在實驗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啟發與引導,實驗完成后對實驗結果和報告進行評價。
2.4 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不能同步發展
目前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實驗室管理體制的建設方面還是空白或只停留在紙上,不能與社會發展同步。從事實驗室工作的教師,每天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各種重復性工作上,導致沒時間搞科研。實驗室教師的待遇也不如理論課教師,造成實驗室教師工作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因此,很多實驗教師在實驗室待上幾年,條件一旦成熟就轉崗。
2.5 解決措施
應用型本科以培養應用型學生為辦學目標,要從根本上轉變認識,加強對實驗室的重視程度。必須從機制入手,打破傳統的“教師”與“教輔”二元式教學隊伍結構,提高對實驗、實踐教學地位的認識。要使實驗室建設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采取一些激勵措施,鼓勵理論教師到實驗室工作,充分調動教師從事實驗教學的積極性,以提高實驗教學的實效性,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建立各種創新實驗室,讓學生積極到實驗室完成各種創新項目。黑龍江工程學院為了加強學生創新能力,成立了機械創新實驗室,如圖2所示。學生在這里可以完成自己的創新項目,如圖3所示,在創新實驗室,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在管理方式上,實行全開放的實驗教學模式,這樣會大大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
3 結語
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是應用型本科教學體系中的兩個主體,兩者相互依賴、相輔相成,沒有主次之分。沒有理論的實踐教學不能產生質的提升,沒有實踐的理論教學是枯燥無味的。因此,要從思想上加強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郭瑾莉.完善地方高等院校實踐教學質量監控的策略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6):161-163.
[2]朱高峰.論工程教育研究與改革:對建立工程教育學科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5.
[3]劉子林.淺議高校實驗室的人本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4) :171-180.
[4]張旭,王益明,馬文全.高校實驗隊伍的發展變化及特點[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2) :160 -162.
[5]王峰,魚靜.高校開放實驗室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3):3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