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勇麗
摘 要: 本文圍繞小學語文愉快教學方法展開論述,首先認識到語文教師是無比神圣的職業,爾后細致入微地詮釋愉快教學法教學的幾大要點。本文系工作經驗所得,教海無涯,一蠡之測,分享同仁,期待匡誤扶正。
關鍵詞: 愉快教學 小學語文 神圣職業 師生關系 知識拓展
對于學生而言,語文的作用非常關鍵,因為它是各學科的基礎,是表達工具,是溝通器物,可以說,語文能力甚至決定一個人的未來。當然,教好語文,做好教學工作,“路漫漫其修遠兮”,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下面將教學體悟列舉。
一、認識到語文教師是無比神圣的職業
國家的基礎在教育,教育決定一個民族的未來。一個強大的國家,是注重教育的國家;一個最完美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一份最優秀的職業,是教師;一件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授人以漁。古往今來,高徒出自名師,棟梁出自學校,精英原是學子。
再好的璞石,未能雕琢,難成美玉;再豐茂的果樹,不經剪枝,難以碩果累累;再好的天賦,不經指點,難成偉器。教師是人類偉大的職業;教學是師生彼此完善的過程;《尚書·兌命篇》說:“斆學半。”教學是一種修養的重復,是一種新的塑造,是一種快速的提升。《禮記·學記》中記載:“教學相長也。”我喜歡教學,我感恩社會給予的機遇,我慶幸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教學是我的重新塑造。教師是一支永不熄滅的蠟燭,他分分秒秒燃燒著生命之火,他的目的就是點燃一個個傳遞愛心和能量的火炬。
我喜歡教師這份職業,尤其是語文教師。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喜歡語文的人,往往成績也水漲船高。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讓學生點燃熊熊的熱情之火。
二、運用愉快教學法教學
(一)愉快教學法要點
1.學生年紀小,一定要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發生了變化,由教師為主導變為學生為主體。一切都以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主,也就是說,愉快教學法目的在于調動學生主體的內在動力。
2.愉快教學面對的不是個別學生而是全體學生。愉快教學法要充分調動全體同學的內在學習動力,不是調動個別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
3.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愉快教學的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效果不顯著就是不成功的愉快教學法。
(二)實施愉快教學法必須具備的條件
1.建立輕松和諧的師生關系。愉快教學是師生共同完成的教學過程,只有師生之間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密切合作的師生關系,才能將雙方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才能把愉快教學順利進行下去。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相信學生都是有上進心的,都希望學習好,都有旺盛的求知欲,都會改正錯誤。
2.創造愉快的學習環境。教學環境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會影響學生個性發展。學校和班級要設置優良美化的環境,這樣會影響師生上課與學習心理狀態。環境優美能使學生精神煥發、心情舒暢、樂于學習,有助于愉快教學順利進行。
3.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愉快教學要想達到最佳效果和良好課堂氛圍是有密切關系的。學生學習情緒與課堂氣氛和教學內容的情感息息相關,教學要有寬松自如的空間。愉快教學的課堂應該是輕松、活潑、和諧、愉悅的。
4.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教學節奏。語文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生理和運動的特點,教學節奏要與學生年齡相適應。學生大腦的興奮中心在課堂進行到25分鐘左右出現一個疲勞波谷期。課堂上教師要在疲勞波谷期進行有刺激性的提問,加快節奏,讓學生興奮起來,度過疲勞低谷。
5.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小學語文教師運用多媒體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能增強語文教學的形象性、生動性和直觀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愉快教學實施,能很好地落實素質教育。
(三)愉快教學的操作技巧
在愉快教學這個大概念下,凡是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中掌握技能、知識的教學方法,都被定義為愉快教學。
1.想象引導式。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2.愉快游戲式。所有學生都喜歡游戲,把游戲引入課堂既能滿足小學生愛動好玩的特點,又能使他們的注意力持久、穩定,還能提高學生注意力的緊張程度,并在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例如,講授錯別字成因時,讓學生辨認容易出錯的字,錯一個在臉上貼一張紙條,看誰貼得多,上黑板前展示給同學看。不但不會使學生覺得沒面子,反而會使他們覺著好玩有趣,同時加深印象,記住出錯的字。游戲方式很多,如“抽簽背詩”、“找朋友”等。
3.情境表演式。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課文情境,讓學生參與表演,從而受到形象化感染,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4.圖片展示式。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的圖片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圖片學生了解周圍事物與現象。圖片可以刺激人的大腦,增強記憶力對發展思維、語言和想象是非常重要的。語文教師的圖片來源要容易和豐富一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使用一些課本中的圖片,利用多媒體,增加圖片數量。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同時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5.討論探究式。課堂上教師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允許學生發揮想象力。真正有效率的課堂不是肅靜的課堂而是熱鬧爭論的課堂,教師圍繞某一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爭辯,讓他們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教師再歸納總結、補充完整,使授課難點得到很好的解決。
6.知識拓展式。教材中很多知識是可以拓展的,教師要充分利用契機對知識進行補充。
總之,要始終把學生的學放在首要位置,想想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是適合學生的,如何教學生學會學習,怎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等,只有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整體水平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意義重大,但教無定法,教師要用心教學,體悟教學真諦,研究學生的興趣、特點、潛力,才會收獲得盆滿缽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