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才周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師要正視小學生不喜歡寫作文、作文質量不高的問題。要更新作文指導觀念和方法,開發學生學習作文的潛能,倡導快樂作文的理念。要確定學生作文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快樂作文。教師要做到讓快樂作文的理念深入人心,及時肯定學生作文的閃光點,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體會寫作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創新教法 快樂作文
小學生不喜歡寫作文、作文質量不高是一些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共同面對的煩惱。試想,學生寫作文的主動性不高,寫作文純屬被逼無奈、應付了事,他的內心是苦惱的、厭煩的,怎么能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呢?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一方面固然有學生寫作興趣不濃厚,生活經歷不多,詞句積累不足等的客觀原因,另一方面更要反思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行為,要正視這樣的局面,作出積極的、相應的改變。
學習是兒童的本能。從本質上來說,學習應該是快樂的。原本應該是快樂的、本能的學習為什么會變成苦惱的、厭煩的呢?這其中隱含的東西是很值得小學語文教師深入思考的。德國著名教育學家斯普朗格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以斯普朗格的觀點證之,不少小學語文教師教導學生寫作文的行為并不是“喚醒”,相反的卻是一種“抑制”。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下決心更新作文指導觀念和方法,開發學生學習作文的潛能,倡導快樂作文的理念,真正地做到確定學生作文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自覺、快樂、高效的作文行為。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確定學生作文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快樂作文呢?
一、讓快樂作文的理念深入人心
中國古代經典著作《論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告訴我們以學習為樂是一種最高的學習境界的道理。縱覽歷朝前賢,多少人數十年如一日地學習,雖然身處逆境仍勤學不輟,樂此不疲,在他們研究的領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其實就是“樂學”的最好證明。另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經提出過興奮與抑制的一組概念,闡述的是一個人在受到外界刺激或是誘導的時候,他的中樞神經系統會處于興奮與抑制的狀態并指揮他進行積極或是消極的相應行為。所以說,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要積極轉變觀念,把快樂作文的理念深植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
快樂作文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可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闡述得了的。本文僅從引導學生做好寫作前的情感準備角度論述。從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來看,生活經歷不足,情感體驗不夠豐富應該是最大的障礙。因為這些東西不像語言積累、技法學習通過主觀努力在短時間就能有所提高的,所以,在布置給學生寫作任務之后,語文老師首要的任務是幫助學生做好寫作前的情感準備,教師可以根據寫作任務組織一些相應的活動,比如說寫景類作文可以組織實地考察,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觀看視頻或是照片等;比如寫人敘事類作文可以組織故事交流會……總之,一句話,不管學生完成什么樣的寫作任務,都要在他們動手作文之前有組織的活動中完成情感的積蓄,讓他們覺得寫作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是一件快樂的事。
二、及時肯定學生作文的閃光點
學生的寫作水平總是存在差距的。有的學生寫作興趣高,寫作水平高;有的學生寫作興趣低,寫作水平有待提高。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情況:寫作水平越高,寫作興趣就越高,而寫作興趣越高,他的寫作水平就提高得越快。可以說,像這樣的學生在寫作興趣與水平上已經形成良性循環,不需要語文教師過多地操心。相反的,那些寫作興趣較低,寫作水平有待提高的同學需要教師更多的關注。
對于那些寫作興趣較低,寫作水平有待提高的同學,語文老師更要注意保護他們的寫作興趣。尤其是在這些學生寫完作文后,要注意及時肯定他們作文中的閃光點。可以撇開他們在作文整體上的不足,單就立意、結構、修辭甚至是某一段落、某一句寫得好進行鼓勵,并以此激發他們求得進步的欲望。當然,及時肯定學生作文的閃光點并不等于沒有原則地一味奉承,還是要在鼓勵的基礎上委婉地指出他們的不足,讓他們明確改進的地方。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在平時的作文訓練過程中,要注意盡量地不要給學生的作文劃分出三六九等,注意不要讓那些寫作水平有待提高的同學屢屢受到教師評價的打擊。如果非要給學生每次作文相應評價,就不妨考慮先給不同水平的學生劃定相應的評分標準,再根據他們的作文實際給出相應的評價。
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學生的寫作興趣需要教師的保護,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但與此同時,學生的寫作興趣更需要教師的激發。以戰爭喻之,保護學生的寫作興趣就像防守,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就像進攻。只有攻守兼備才能打贏戰爭。所以說,保護學生的寫作興趣與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都很重要,而且從某種角度來說,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甚至還要重要。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想方設法,通過多種形式巧妙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盡可能地讓他們感受到寫作帶來的樂趣,從而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寫作中。
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方法有許多,常用的有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豐富生活的體驗;引導學生廣泛閱讀,以讀促寫;要求學生以日記、周記等形式勤練筆;還有寫作經驗交流,等等,不一而足。我認為,這些先進的經驗都是非常好的,是值得小學語文老師學習并實踐的。不過,以上列舉的不過是一些具體的操作辦法。筆者認為,不管選用什么樣的辦法,都要遵循個性化閱讀和個性化作文的原則。要注意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和特長等,鼓勵支持他們的個性發展。因為,只有這樣的教育教學才是學生真正想要的。
四、讓學生體會寫作成功的喜悅
相比過程的快樂來說,結果的快樂總是更令人自豪。這就好比農夫的耕作,耕作的過程再怎么快樂,恐怕也比不過收獲時的快樂。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保持小學生寫作過程的快樂體驗,更要注意讓學生體會到寫作成功的喜悅。因為只有學生很好地體會到寫作成功的喜悅,他們才會覺得寫作過程中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才會激勵他們爭取下一個成功。
每位老師激勵學生的方式方法總是不一樣的。我喜歡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寫作成功的喜悅:我會在學生每次作文之后,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給出相應的意見并要求學生作出相應的修改。然后,我會把學生反復修改之后定稿下來的文章發到班級主頁上,特別好的文章還會推薦到校刊或是其他更高級別的刊物發表。這樣的話,學生就會很好地體會到習作成功的感受。此外,每一個學期,我還會從所有學生的全部作文里選一篇最好的作文,匯編成冊并送到每一位學生家長手中,讓家長們也感受到孩子的進步。這樣,孩子受到家長的表揚,反過來對他們寫作興趣的提高也是一種很好的激勵。
參考文獻:
[1]王婷.小學語文快樂作文教學法初探.時代教育,2010.
[2]黃燕.三“樂”教學法,讓作文快樂無窮.新課程學習,2013.
[3]姜素芹.小學快樂作文教學方法之我見.吉林教育,2014.
[4]周慶華.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作文成功之路,2015.